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秋专利>正文

一种车架悬挂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913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悬挂连接结构,包括钢板弹簧、吊耳,钢板弹簧中间通过U型钉固定在车轴上,钢板弹簧两端通过吊耳连接车架,其特征在于:钢板弹簧两端均设置卷耳,通过卷耳与吊耳连接,所述吊耳为单吊耳和双吊耳,双吊耳采用马鞍形结构,在钢板弹簧上还设置有液压油缸卷耳,用于连接液压油缸。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重载车辆运行的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汽车,杜绝了不平坦路面上造成的断大梁、断轴、断弹簧钢板或爆胎等诸多问题,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在轻载时,减少多轮胎同时使用,减少了轮胎损耗和油耗,遇到打滑时,通过操作液压油缸挤压钢板弹簧形成一种杠杆,使得车辆避免打滑,轻松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悬挂连接结构,包括钢板弹簧、吊耳,钢板弹簧中间通过U型钉固定在车轴上,钢板弹簧两端通过吊耳连接车架,其特征在于:钢板弹簧两端均设置卷耳,通过卷耳与吊耳连接,所述吊耳为单吊耳和双吊耳,双吊耳采用马鞍形结构,在钢板弹簧上还设置有液压油缸卷耳,用于连接液压油缸。本专利技术在重载车辆运行的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汽车,杜绝了不平坦路面上造成的断大梁、断轴、断弹簧钢板或爆胎等诸多问题,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在轻载时,减少多轮胎同时使用,减少了轮胎损耗和油耗,遇到打滑时,通过操作液压油缸挤压钢板弹簧形成一种杠杆,使得车辆避免打滑,轻松通过。【专利说明】一种车架悬挂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车辆的制造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架悬挂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辆,特别是载重车辆的悬挂连接结构,主要是通过减震钢板构成的悬挂连接结构,但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在重载车辆运行的过程中,现有的这种悬挂连接结构在不平坦的路面上容易造成断大梁、断轴、断弹簧钢板或爆胎等诸多问题,而且轮胎的使用寿命短;在轻载时,多轮胎同时使用增加了轮胎损耗和油耗。而且现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打滑时,没有解决的办法,主要是通过外力推拉,对于单车无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减少油耗、使用安全的车架悬挂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车架悬挂连接结构,包括钢板弹簧、吊耳,钢板弹簧中间通过U型钉固定在车轴上,钢板弹簧两端通过吊耳连接车架,其特征在于:钢板弹簧两端均设置卷耳,通过卷耳与吊耳连接,所述吊耳为单吊耳和双吊耳,双吊耳采用马鞍形结构,在钢板弹簧上还设置有液压油缸卷耳,用于连接液压油缸。进一步的,所述钢板弹簧设置三组,第一组钢板弹簧一端通过单吊耳连接车架,另一端连接中间固定在车架上的前双吊耳的一端;第二组钢板弹簧一端连接前双吊耳的另一端,另一端通过单吊耳与后双吊耳的一端连接,且第二组钢板弹簧的卷耳位于后双吊耳的上方;第三组钢板弹簧的一端通过单吊耳与后双吊耳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三组钢板弹簧的卷耳高于后双吊耳的另一端,第三组钢板弹簧的另一端与车架吊耳通过卷耳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缸通过钢板弹簧上的液压油缸卷耳固定在钢板弹簧上,设置数量与钢板弹簧的数量相同,设置在第一组钢板弹簧的右侧、第二组钢板弹簧的右侧、第三组钢板弹簧的左侧。进一步的,车架悬挂连接结构还包括气囊,气囊设置在车大梁与车轴之间,通过气囊固定支架固定安装。更进一步的,所述气囊设置两个,分布在气囊固定支架两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重载车辆运行的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汽车,杜绝了不平坦路面上造成的断大梁、断轴、断弹簧钢板或爆胎等诸多问题,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在轻载时,减少多轮胎同时使用,减少了轮胎损耗和油耗,遇到打滑时,通过操作液压油缸挤压钢板弹簧形成一种杠杆,使得车辆避免打滑,轻松通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视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囊设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钢板弹簧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板弹簧,11、第一组钢板弹簧,12、第二组钢板弹簧,13、第三组钢板弹簧,2、吊耳,21、前双吊耳,22、后双吊耳,3、车架,4、液压油缸卷耳,5、液压油缸,6、气囊,7、气囊固定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的一种车架悬挂连接结构,包括钢板弹簧1、吊耳2,钢板弹簧I中间通过U型钉固定在车轴上,钢板弹簧I的两端通过吊耳2连接车架3,其特征在于:钢板弹簧I两端均设置卷耳,通过卷耳与吊耳2连接,所述吊耳2为单吊耳和双吊耳,双吊耳采用马鞍形结构,在钢板弹簧I上还设置有液压油缸卷耳4,用于连接液压油缸5。所述钢板弹簧I设置三组,第一组钢板弹簧11 一端通过单吊耳连接车架3,另一端连接中间固定在车架3上的前双吊耳21的一端;第二组钢板弹簧12 —端连接前双吊耳22的另一端,另一端通过单吊耳与后双吊耳22的一端连接,且第二组钢板弹簧12的卷耳位于后双吊耳22的上方;第三组钢板弹簧13的一端通过单吊耳与后双吊耳22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三组钢板弹簧13的卷耳高于后双吊耳22的另一端,第三组钢板弹簧13的另一端与车架吊耳通过卷耳连接。所述液压油缸5通过钢板弹簧上的液压油缸卷耳4固定在钢板弹簧I上,设置数量与钢板弹簧的数量相同,设置在第一组钢板弹簧11的右侧、第二组钢板弹簧12的右侧、第三组钢板弹簧13的左侧。本车架悬挂连接结构还包括气囊6,气囊6设置在车大梁与车轴之间,通过气囊固定支架7固定安装。所述气囊6设置两个,分布在气囊固定支架7两端。在重载车辆运行的过程中,本车架悬挂连接结构能有效的保护汽车的行驶安全和驾驶的舒适性,杜绝了不平坦路面上造成的断大梁、断轴、断弹簧钢板或爆胎等诸多问题,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在轻载时,可通过液压油缸的控制来减少多轮胎同时使用,减少轮胎损耗和油耗,遇到打滑时,通过操作液压油缸挤压钢板弹簧形成一种杠杆,使得车辆避免打滑,轻松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只为说明本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但不限定其使用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此结构所做的任何变化均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车架悬挂连接结构,包括钢板弹簧(I)、吊耳(2),钢板弹簧(I)中间通过U型钉固定在车轴上,钢板弹簧(I)的两端通过吊耳(2)连接车架(3),其特征在于:钢板弹簧(I)两端均设置卷耳,通过卷耳与吊耳(2)连接,所述吊耳(2)为单吊耳和双吊耳,双吊耳采用马鞍形结构,在钢板弹簧(I)上还设置有液压油缸卷耳(4),用于连接液压油缸(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悬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弹簧(I)设置三组,第一组钢板弹簧(11) 一端通过单吊耳连接车架(3),另一端连接中间固定在车架(3)上的前双吊耳(21)的一端;第二组钢板弹簧(12) —端连接前双吊耳(22)的另一端,另一端通过单吊耳与后双吊耳(22)的一端连接,且第二组钢板弹簧(12)的卷耳位于后双吊耳(22)的上方;第三组钢板弹簧(13)的一端通过单吊耳与后双吊耳(22)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三组钢板弹簧(13)的卷耳高于后双吊耳(22)的另一端,第三组钢板弹簧(13)的另一端与车架吊耳通过卷耳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悬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5)通过钢板弹簧上的液压油缸卷耳(4)固定在钢板弹簧(I)上,设置数量与钢板弹簧的数量相同,设置在第一组钢板弹簧(11)的右侧、第二组钢板弹簧(12)的右侧、第三组钢板弹簧(13)的左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悬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6),气囊(6)设置在车大梁与车轴之间,通过气囊固定支架(7)固定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悬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设置两个,分布在气囊固定支架(X)两端。【文档编号】B60G15/06GK103963592SQ201410161225【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1日 【专利技术者】李晓秋 申请人:李晓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悬挂连接结构,包括钢板弹簧(1)、吊耳(2),钢板弹簧(1)中间通过U型钉固定在车轴上,钢板弹簧(1)的两端通过吊耳(2)连接车架(3),其特征在于:钢板弹簧(1)两端均设置卷耳,通过卷耳与吊耳(2)连接,所述吊耳(2)为单吊耳和双吊耳,双吊耳采用马鞍形结构,在钢板弹簧(1)上还设置有液压油缸卷耳(4),用于连接液压油缸(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秋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