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记录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44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热敏记录材料,其包括:(a)透明膜,(b)在所述透明膜的一个面上形成的热敏记录层,其含有电子给予性化合物、电子接受性化合物和粘合剂,(c)在所述热敏记录层上形成的保护层,其含有说明书中所述的水性树脂作为主要成分;和(d)在透明膜的另一个面上形成的背面层,其含有颜料和粘合剂,其中背面层含有相对于背面层为0.2-5.0质量%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15μm的球状树脂粒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电子给予性化合物与电子接受性化合物之间的发色反应的热敏记录材料
技术介绍
利用电子给予性化合物与电子接受性化合物之间的发色反应的热敏记录材料相对便宜。使用这种热敏记录材料的记录机器结构紧凑并且容易维护。因此,这种热敏记录材料已经用于广泛的
,例如作为传真、文字处理机、计算机、盒式磁带录像机、医学图像及其它应用的记录介质。近来,越来越需要开发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和图像质量的热敏记录材料,用作取代记录医学图像用卤化银胶片(通常是医学图像用放射照片)的记录介质。然而,当其中在透明膜上形成用于增强透明性和图像质量的热敏记录层的热敏记录材料暴露于高湿度条件时,特别是作为卷的形态使用时,由于其正面和背面的粘合而发生粘连(blocking)。在日本专利2761985中公开了其中在透明膜上形成热敏记录层的这种热敏记录材料,其中热敏记录材料包括在透明膜的一个面上的热敏记录层和在另一个面上的包含粘合剂和粒径为7.5μm到50μm的颜料的抗反射层。该专利的目的是通过提供这种抗反射层以降低当通过其支持体观察热敏记录材料时发生的反光而改善图像质量,但该专利没有公开防止粘连的问题或解决所述问题的方法。还已知的热敏记录材料在透明膜的一个面上包括热敏记录层和在热敏记录层上形成的主要包含树脂和填料的保护层,并在透明膜的另一个面上包括含粘合剂、粒径为约1μm到6μm的球状树脂微粒子和抗静电剂的抗静电层(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1998-193796)。据该专利公开的描述,由于在抗静电层中使用了球状树脂微粒子和抗静电剂如导电金属氧化物,这种热敏记录材料可以在记录装置内平稳进纸、形成尺寸精确的图像、防止灰尘聚集、并防止粘连。然而,当暴露于高湿度条件时,由于正面和背面的粘合,这种热敏记录材料时常发生粘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热敏记录材料,即使当其暴露于非常潮湿的条件如40℃和90%RH时,也不会发生由其正面和背面粘合引起的粘连。在热敏记录材料中,在透明膜的一个面(以下简称为“正面”)上包括含电子给予性化合物、电子接受性化合物和粘合剂的热敏记录层,和含水溶性树脂和/或水可分散的树脂(在下文中统称为“水性树脂”)的保护层;在透明膜的另一个面上(以下简称为“背面”)包括含颜料和粘合剂的背面层。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在背面层中包含相对于背面层为0.2-5.0质量%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μm到15μm的球状树脂粒子作为颜料。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热敏记录材料项目1.热敏记录材料,其包括(a)透明膜;(b)在透明膜的一个面上形成的热敏记录层,其含有电子给予性化合物、电子接受性化合物、和粘合剂;(c)在热敏记录层上形成的保护层,其含有水性树脂作为主要成分;和(d)在透明膜的另一个面上形成的背面层,其含有颜料和粘合剂,所述热敏记录材料在背面层中含有相对于背面层为0.2-5.0质量%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15μm的球状树脂粒子作为颜料。项目2.项目1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背面层的平均厚度为0.5-10μm,且小于背面层中含有的球状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项目3.项目1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背面层中的粘合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80-250℃。项目4.项目1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背面层中的粘合剂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80-250℃的(甲基)丙烯酰胺系树脂粘合剂。项目5.项目4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背面层中的粘合剂进一步含有离聚物型氨基甲酸酯系树脂。项目6.项目1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保护层中的水性树脂为乙酰乙酰基改性的聚乙烯醇,该乙酰乙酰基改性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500-3000,皂化度为至少95摩尔%。项目7.项目6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保护层进一步含有离聚物型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作为另一种水性树脂。项目8.项目7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离聚物型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的含量相对于乙酰乙酰基改性的聚乙烯醇为10-60质量%。项目9.项目1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保护层进一步含有含氟表面活性剂和选自烷基磷酸酯盐、蜡和高级脂肪酸酰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项目10.项目9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含氟表面活性剂与选自烷基磷酸酯盐、蜡和高级脂肪酸酰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总量相对于保护层为0.5-15质量%。项目11.项目9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所述选自烷基磷酸酯盐、蜡和高级脂肪酸酰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相对于含氟表面活性剂为50-800质量%。项目12.项目1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保护层含有烷基磷酸酯盐、含氟表面活性剂、及选自蜡和高级脂肪酸酰胺的化合物。项目13.项目1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保护层含有烷基磷酸酯盐、高级脂肪酸酰胺和含氟表面活性剂。项目14.项目1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热敏记录层中的粘合剂为离聚物型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苯乙烯-丁二烯系树脂。项目15.项目14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苯乙烯-丁二烯系树脂以每100质量份的离聚物型(ionomeric)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为100-300质量份的量存在。项目16.项目1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热敏记录层中的电子给予性化合物为无色染料,该无色染料为被包封在树脂膜中的微囊形式或为含在树脂中的复合粒子形式。项目17.项目14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热敏记录层的厚度为15-30μm。项目18.项目1的热敏记录材料,其中透明膜是厚度为40-2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项目19.项目1的热敏记录材料,其浊度值为10-50%。专利技术详述透明膜透明膜的例子为未拉伸的和双轴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聚苯乙烯膜、聚丙烯膜、聚碳酸酯膜等。虽然这种膜的厚度可以适当地选自宽的范围,但考虑到容易施用背面层涂料组合物和热敏记录层涂料组合物,优选其为约40μm到约250μm。这种透明膜可被着色为如蓝色,使其浊度值不高于10%,以增强其对Schaukasten(医生观察X光照片时使用的观察箱)的适合性。热敏记录材料的浊度值优选为约10%到约50%,特别优选为约10%到约35%。可根据本说明书的教导通过适当地选择背面层、热敏记录层和保护层的组分以及这些层的涂布量等控制热敏记录材料的浊度值在上述范围。背面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透明膜的一个面(正面)上形成热敏记录层和保护层,而在透明膜的另一个面(背面)上形成含颜料和粘合剂的背面层,其中包含比例相对于背面层为0.2到5.0质量%、更优选为0.3到3.5质量%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15μm的球状树脂粒子作为颜料,从而即使当暴露于40℃和90%RH的条件下时,生产的热敏记录材料也不会发生由正面和背面粘合引起的粘连。<背面层用颜料> 当体积平均粒径为2-15μm的球状树脂粒子的比例低于0.2质量%时,可能显著地降低防止粘连的效果,使正面和背面粘合。当比例高于5.0质量%时,可能降低热敏记录材料的浊度值。此外,当使用体积平均粒径小于2μm的球状树脂粒子时,防止粘连的效果可能显著地降低。另一方面,当使用体积平均粒径大于15μm的球状树脂粒子时,树脂粒子容易从背面层分离,或使热敏记录材料的正面被破坏。更优选的体积平均粒径为约3到约10μm。在本说明书中,球状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根据库尔特计数器法测量。优选在背面层中使用绝对球状的树脂粒子。然而,也可使用不是绝对球状的树脂粒子。虽然对其球形度没有限制,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热敏记录材料,其包括:(a)透明膜;(b)在透明膜的一个面上形成的热敏记录层,其含有电子给予性化合物、电子接受性化合物、和粘合剂;(c)在热敏记录层上形成的保护层,其含有水性树脂作为主要成分;和(d)在透明膜 的另一个面上形成的背面层,其含有颜料和粘合剂,所述热敏记录材料在背面层中含有相对于背面层为0.2-5.0质量%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15μm的球状树脂粒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俊朗松泽茂治田尻政直万道律雄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