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341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21:41
一种电动滑板车,包含有一车体、一驱动装置,以及一应变规,车体具有一踏板,踏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向立管及一后轮,转向立管的顶端连接一车手把,转向立管的底端设有一前轮,驱动装置具有一马达及一电池盒,马达可选择地安装于前轮或后轮,电池盒设于车体且电性连接马达,用以提供电力来源,应变规可选择地贴设于车体的转向立管或车手把,用以感测转向立管或车手把在受力时所产生的应变而产生一应变信号至一控制器,如此便能根据应变规的应变信号而进一步控制马达的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滑板车,包含有一车体、一驱动装置,以及一应变规,车体具有一踏板,踏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向立管及一后轮,转向立管的顶端连接一车手把,转向立管的底端设有一前轮,驱动装置具有一马达及一电池盒,马达可选择地安装于前轮或后轮,电池盒设于车体且电性连接马达,用以提供电力来源,应变规可选择地贴设于车体的转向立管或车手把,用以感测转向立管或车手把在受力时所产生的应变而产生一应变信号至一控制器,如此便能根据应变规的应变信号而进一步控制马达的动作。【专利说明】电动滑板车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动滑板车,尤指一种操控方便的电动滑板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滑板车是由使用者以单脚持续踩蹬地面来达到滑行前进的效果,但是当遇到上坡路段时,除了滑板车的滑行速度会减慢之外,同时也会耗费使用者相当多的体力才能驱使滑板车前进,如此将会大幅降低使用者对滑板车的兴趣,因此,为了减少上坡路段对滑板车的影响,目前市面上已经有所谓的电动滑板车可以在各种不同的路段提供适当的电助力,让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且轻松地进行操控。目前的电动滑板车不外乎是利用转动握把或踩动踏板的方式达到速度控制的效果,然而无论上述哪一种驱动方式,在操控上都需要有一定的协调性,所以不是每个使用者都能够得心应手,此外,一旦遇到突发状况需要减速煞车时,使用者往往无法实时针对握把或踏板进行适当的反应,无形中将会增加使用上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其能方便使用者控制加速、减速或煞车,并具有良好的操控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滑板车包含有一车体、一驱动装置、至少一应变规,以及一控制器。该车体具有一踏板、一 转向立管、一车手把、一前轮,以及一后轮,该转向立管枢设于该踏板的前端,该车手把设于该转向立管的顶端,该前轮可转动地设于该转向立管的底端,该后轮可转动地设于该踏板的后端;该驱动装置具有一马达及一电池盒,该马达可选择地安装于该车体的前轮或后轮,该电池盒设于该车体且电性连接该马达;该应变规可选择地贴设于该车体的转向立管或车手把,用以感测该转向立管或该车手把在受力时所产生的应变而发送一应变信号;该控制器电性连接该马达、该电池盒,以及该应变规,用以接收该应变规的应变信号而控制该马达的动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转向立管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应变规的信号输出不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主要显示应变规贴设于车手把的状态。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先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滑板车10,包含有一车体20、一驱动装置30、二应变规40,以及一控制器50。车体20具有一踏板21、一转向立管22、一车手把23、一前轮24,以及一后轮25。转向立管22设于踏板21的前端,车手把23设于转向立管22的顶端,用以供使用者握持而对转向立管22进行左右转向、前推或后拉的操控;前轮24可转动地设于转向立管22的底端;后轮25可转动地设于踏板21的后端。请配合参照图3,驱动装置30具有一马达32及一电池盒34。马达32可选择地安装于车体20的前轮24或后轮25,在此以安装于后轮25内为实施态样;电池盒34电性连接马达32且可依据实际需要安装于车体20的踏板21的底面或踏板21内,在此以安装于踏板21内为实施态样,用以提供马达32的电力来源。请配合参照图2,两应变规40在本实施例中分别贴设于车体20的转向立管22的前侧面及后侧面而与车体20的行进方向一致,用以感测转向立管22在受力时所产生的应变。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应变规40可以设置于转向立管22的顶端(亦即靠近车手把23的位置)、转向立管22的中央或转向立管22的其他位置,其中以图1所贴设的位置所能提供的感测效果最好,另外,应变规40不一定要同时设置两组,只要有至少一组设置于转向立管22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即可。控制器50设于车体20的踏板21内且电性连接马达32、电池盒34,以及两应变规40,用以接收两应变规40的应变信号而控制马达32的动作,例如加速、减速、停止运转或煞车。请配合参照图4(纵轴是电压值V,横轴是时间T),当使用者对转向立管22施予前推力量时,两应变规40会感测转向立管22的变形而分别发送一应变信号至控制器50,一旦各应变规40所发送的应变信号值V2大于控制器50所内建的一默认值+Vl时,控制器50会控制马达32增加对后轮25的动力输出,使车体20开始进行加速,如此可以避免因使用者误触转向立管22或受到路面震动的影响而意外产生控制马达32动作的信号,以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同样地,当使用者对转向立管22施予后拉力量时,两应变规40会感测转向立管22的变形而分别发送另一应变信号至控制器50,一旦各应变规40所发送的应变信号值V3小于控制器50所内建的另一默认值-Vl时,控制器50会控制马达32减少对后轮25的动力输出,使车体20开始减速。除此之外,当控制器50接收到应变规40的应变信号而控制马达32加速时,若使用者将转向立管22保持在前推的状况下,控制器50会控制马达32维持在一定的动力输出,一旦使用者将转向立管22施予后拉力量时,控制器50才会根据应变规40所发送的另一个感应信号时而控制马达32减速,另外可以再配合一组回生煞车系统(此为已知技术而容不赘述)作为煞车之用,亦即将马达32所产生的电能导入一外接电阻(图中未示),用以增加马达32运转的阻力而快速达到煞车的效果。另一方面,应变规40的贴设位置不限于贴设于转向立管22,亦可贴设于车手把23的中央或两端,如图5所示,用以感测车手把23于受到推力、拉力、扭力或握力时所产生的应变。除此之外,应变规40可以依据不同操作模式的电动滑板车50而贴设于转向立管52的不同位置,如图6所示,应变规40可以贴设于转向立管52的顶端、左侧面或右侧面,用以感测转向立管22在受到扭力或握力时所产生的应变而发送应变信号至控制器50,同样能够控制马达32加速、减速、停止运转或煞车。当然,应变规40不一定要同时设置两组,只要有至少一组贴设于转向立管52的顶端、左侧面或右侧面即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滑板车10通过将一或两组应变规贴设于转向立管或车手把的设计,让使用者以前推、后拉、左扭或右扭的方式操控转向立管或车手把时即能同步控制马达加速、减速、停止运转或煞车,操作上不但方便且具有良好的使用安全性,以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滑板车,包含有: 一车体,具有一踏板、一转向立管、一车手把、一前轮,以及一后轮,该转向立管枢设于该踏板的前端,该车手把连接于该转向立管的顶端,该前轮可转动地设于该转向立管的底端,该后轮可转动地设于该踏板的后端; 一驱动装置,具有一马达及一电池盒,该马达可选择地安装于该车体的前轮或后轮,该电池盒设于该车体且电性连接该马达; 至少一应变规,可选择地贴设于该车体的转向立管或车手把,用以感测该转向立管或该车手把在受力时所产生的应变而产生一应变信号;以及 一控制器,电性连接该马达、该电池盒,以及该应变规,用以接收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滑板车,包含有:一车体,具有一踏板、一转向立管、一车手把、一前轮,以及一后轮,该转向立管枢设于该踏板的前端,该车手把连接于该转向立管的顶端,该前轮可转动地设于该转向立管的底端,该后轮可转动地设于该踏板的后端;一驱动装置,具有一马达及一电池盒,该马达可选择地安装于该车体的前轮或后轮,该电池盒设于该车体且电性连接该马达;至少一应变规,可选择地贴设于该车体的转向立管或车手把,用以感测该转向立管或该车手把在受力时所产生的应变而产生一应变信号;以及一控制器,电性连接该马达、该电池盒,以及该应变规,用以接收该应变规的应变信号而控制该马达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源芳
申请(专利权)人: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