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组成物与橡胶层及双面橡胶复合层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9301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橡胶组成物与橡胶层及双面橡胶复合层的制造方法。所述双面橡胶复合层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基布,基布具有两个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将基布含浸于黏着剂中;分别涂布第一黏着层及第二黏着层于上表面及下表面;制作厚度为0.07至0.1厘米的第一橡胶层及第二橡胶层,分别披覆于第一黏着层及第二黏着层;最后,进行硫化处理,使第一橡胶层及第二橡胶层固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双面橡胶复合层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基布,基布具有两个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将基布含浸于黏着剂中;分别涂布第一黏着层及第二黏着层于上表面及下表面;制作厚度为0.07至0.1厘米的第一橡胶层及第二橡胶层,分别披覆于第一黏着层及第二黏着层;最后,进行硫化处理,使第一橡胶层及第二橡胶层固化。【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橡胶组成物及其应用,且特别是涉及橡胶组成物及应用该组成物的橡胶层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对于薄化橡胶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做为耐燃防护衣、工业雨衣、医疗床罩的主要材质。但在充气筏制品上仍使用厚度较厚且重量较重的橡胶皮料,因此,制成成品后的重量会造成搭载船的负荷。在现有的橡胶工业中,由于橡胶无法在过高的温度下加工,要将橡胶压薄至0.1厘米,在技术上已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用作充气筏制品的橡胶皮料对于气密性、黏着性、机械强度、耐油、耐水、抗紫外线以及耐寒等性质要求甚高,以适用于恶劣的环境。另外,在加工充气筏的橡胶皮料时,其中一道工序是将黏着剂涂布于橡胶皮料的两个相对的表面,再将橡胶皮料卷起,使涂布黏着剂的两个相对的表面相互黏着贴合,并要求黏合时的强度至少75N/5cm以上。日后对充气筏以高压充气时,才能尽量避免充气筏接缝气爆的危险。因此,如何开发重量轻,同时又符合上述需求的薄化橡胶皮料,以应用于充气型产品,或进一步应用于其他领域,为当今业界所欲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橡胶组成物,包括:40至60重量份(parts by weight)的天然胶;20至40重量份的氯丁橡胶;20至40重量份的乙丙烯橡胶;100至200重量份的无机填充剂;5至20重量份的有机填充剂;及2至5重量份的硫化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层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上述的橡胶组成物;混炼橡胶组成物,并在约50至95°C的温度下将橡胶组成物充分混合;在60至95°C温度下,将橡胶组成物压延至大约0.07至0.1厘米形成一橡胶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橡胶复合层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基布,基布具有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将基布含浸于一黏着剂中;分别涂布一第一黏着层及一第二黏着层于上表面及下表面;提供上述的橡胶组成物;混炼橡胶组成物,并在50至95°C温度下将橡胶组成物充分混合;施以一压延工艺,将橡胶组成物在60至95°C的温度下,压延至0.07至0.1厘米,形成一第一橡胶层,并将第一橡胶层贴合于第一黏着层上;重复压延工艺,将橡胶组成物压延形成一第二橡胶层,并将第二橡胶层贴合于第二黏着层上;及进行一硫化处理,使第一橡胶层及该第二橡胶层固化。为了可应用于充气筏的主要材料,上述形成第一橡胶层及第二橡胶层分别贴合于第一黏着层及 第二黏着层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披覆一织物于第一橡胶层及第二橡胶层上,以使第一橡胶层及第二橡胶层表面产生压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双面橡胶复合层每平方米的重量只有400g,相较于已知的充气筏橡胶皮料来说,重量更轻,厚度更薄,且仍具有高气密性及高黏着性。除了应用于制作充气筏之外,也可进一步应用于其他领域。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作任何的限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制作橡胶层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制作双面橡胶复合层的流程图。【符号说明】S10~S12 流程步骤S20~S26 流程步骤【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作橡胶层的流程图。包含下列步骤:首先,进行步骤S10,提供一橡胶组成物。所述的橡胶组成物至少包括添加40至60重量份(PHR)的天然胶、20至40重量份的氯丁橡胶、20至40重量份的乙丙烯橡胶、100至200重量份的无机填充剂、5至20重量份的有机填充剂、及2至5重量份的硫化剂。其中,无机填充剂选自碳酸钙、黏土、锻烧土及其混合所组成的群组其中的一种;有机填充剂选自硬酯酸、树酯、凡士林及其混合所组成的群组其中的一种。而硫化剂选自由硫磺、有机促进剂及氧化锌组成的群组其中的一种。有机或无机填充剂可增加橡胶制品的硬度、抗张强度、耐磨性及抗撕裂性,而硫化剂则用以使橡胶组成物高温时,产生固化反应。除了上述组成之外,也可视情况加入其他种类添加剂,比如:抗氧化剂、色料等。接着,于步骤Sll中,混炼上述橡胶组成物,并在一第一预定温度下将橡胶组成物充分混合。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所述的橡胶组成物的胶料利用混炼机混炼,例如是万马力混炼机,并在50~95° C的环境下经二滚轮(包含粗轮、细轮)充分混合。于步骤S12中,在一第二预定温度下,将橡胶组成物压延至一设定厚度,形成一橡胶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是将橡胶组合物的胶料以输送带送入压延贴合机中。若压延时的温度太高,会使橡胶产生硫化反应而产生热固性弹性体,使橡胶变硬,就无法再继续加工压薄到预定的厚度。若压延时温度太低,橡胶韧性太大,无法压延至指定厚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延时的第二预定温度控制在60至95° C,可将橡胶层压延至0.07厘米至0.1厘米。请参照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面橡胶复合层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步骤S20中,提供一基布,基布具有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本实施例的基布为尼龙基布或聚酯纤维布,且为高强度轻量型的强力纱,以可减轻成品的重量。但并不仅限于这两种材质,也可依据应用的领域,选择其他种类。接着,于步骤S21中,将基布含浸于一黏着剂中。本实施例中,黏着剂的黏度约5至50cps,黏着剂例如(但不限于)氯丁橡胶糊、天然胶糊、氯磺化橡胶糊等。于步骤S22中,分别涂布一第一黏着层及一第二黏着层于基布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黏着层及第二黏着层材料例如(但不限于)氯丁橡胶糊、天然胶糊及氯磺化橡胶糊等。倘若双面橡胶复合层欲使用于制作充气筏,则第一黏着层及第二黏着层的黏度控制必须精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黏着层及第二黏着层黏度较前一步骤的黏着剂黏度高,约200至300cps。于步骤S23中,形成第一橡胶层及第二橡胶层,分别披覆于第一黏着层及第二黏着层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形成第一橡胶层及第二橡胶层时,是采用图1的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前述橡胶组成物,接着将橡胶组成物混炼,并在50至95° C温度下将橡胶组成物充分混合;施以一压延工艺,在60至95° C温度下将橡胶组成物,压延至厚度0.07至0.1厘米,以形成所述的第一橡胶层,再将第一橡胶层贴合于第一黏着层上。接着,重复上述的压延工艺,将橡胶组成物压延形成一第二橡胶层,并将第二橡胶层以压延贴合机贴合于第二黏着层上。于步骤S24中,披覆一织物于第一橡胶层及第二橡胶层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织物例如:为尼龙基布、聚酯纤维布、棉布、玻璃纤维、聚酯尼龙纤维混纺纱布及其他不同组成纤维的混纺纱布其中之一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双面橡胶复合层将用来制作充气筏,因此第一橡胶层与第二橡胶层表面将涂布黏着剂,以相互黏合,黏合的强度需要至少75N/5cm。在第一橡胶层及第二橡胶层上披覆织物,可使第一橡胶层及第二橡胶层表面产生压纹,形成凹凸表面,而增加橡胶层表面积。换句话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胶组成物,其特征在于,包括:40至60重量份的天然胶;20至40重量份的氯丁橡胶;20至40重量份的乙丙烯橡胶;100至200重量份的无机填充剂;5至20重量份的有机填充剂;及2至5重量份的硫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辉徐正己
申请(专利权)人: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