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9199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包括水平底座、安装在水平底座上的电加热炉、放置于电加热炉上的搅拌杯、位于电加热炉后侧的立柱、安装在立柱上且能进行上下移动的水平安装座和随水平安装座同步上下移动的搅拌棒;水平安装座上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下方安装有电机,搅拌棒呈竖直向布设且其上端与电机动力输出轴同轴连接;控制箱包括箱体和电子线路板,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器和计时电路,箱体上安装有参数设置单元,搅拌棒内部装有搅拌过程中对沥青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检测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沥青加热装置存在的使用操作不便、加热过程不易控制、使用效果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包括水平底座、安装在水平底座上的电加热炉、放置于电加热炉上的搅拌杯、位于电加热炉后侧的立柱、安装在立柱上且能进行上下移动的水平安装座和随水平安装座同步上下移动的搅拌棒;水平安装座上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下方安装有电机,搅拌棒呈竖直向布设且其上端与电机动力输出轴同轴连接;控制箱包括箱体和电子线路板,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器和计时电路,箱体上安装有参数设置单元,搅拌棒内部装有搅拌过程中对沥青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检测单元。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沥青加热装置存在的使用操作不便、加热过程不易控制、使用效果较差等问题。【专利说明】一种浙青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浙青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对浙青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黏度等室内试验时,均需要将浙青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浇模使用。目前,对浙青进行加热时,大多数试验室都采用不锈钢杯、温度计、电炉等设备进行加热,设备较为简陋,并且实际进行加热时,通常仅凭试验员经验对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以及搅拌开始时间、搅拌持续时间、加热温度及搅拌速率等参数进行控制。这样,使得浙青加热过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加热过程控制不够精准,不够规范,使试模具有一定的差异,最终将导致试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甚至影响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同时,由于试验过程中使用的容器为普通不锈钢杯或烧杯,因而在高温加热后,不宜用手直接拿放,实际操作不便,易造成烫伤等;并且,试验结束后,这些普通不锈钢杯或烧杯大多被废弃,因而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破坏了环境。技术内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浙青加热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浙青加热装置存在的使用操作不便、加热过程不易控制、使用效果较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浙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底座、安装在水平底座上的电加热炉、放置于电加热炉上且内部装有需加热浙青的搅拌杯、位于电加热炉后侧的立柱、安装在立柱上且能进行上下移动的水平安装座和加热过程中对需加热浙青进行连续搅拌且能随水平安装座同步上下移动的搅拌棒,所述立柱安装在水平底座上;所述水平安装座上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下方安装有电机,所述搅拌棒呈竖直向布设且其上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进行同轴连接,所述搅拌棒位于搅拌杯的正上方;所述控制箱包括箱体和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相接的计时电路,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与控制器相接的参数设置单元,所述搅拌棒内部装有搅拌过程中对需加热浙青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搅拌棒内开有供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安装的空腔,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与控制器相接。上述一种浙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立柱为侧壁上装有齿条的柱体,所述水平安装座套装在立柱上且其内部安装有与所述齿条相配合使用的齿轮,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组成带动水平安装座在立柱上进行上下移动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所述水平安装座上安装有带动所述齿轮进行转动的手动转动件,所述手动转动件与所述齿轮相接。上述一种浙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对其转速进行实时检测的转速检测单元,所述转速检测单元与控制器相接。上述一种浙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还安装有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且其与控制器相接。上述一种浙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搅拌杯为不锈钢杯或玻璃杯,所述搅拌杯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手柄,所述手柄上套装有隔热套。上述一种浙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搅拌棒底部安装有搅拌头。上述一种浙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箱位于电加热炉的正上方。上述一种浙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所述电加热炉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且其与控制器相接。上述一种浙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为温度感应针。上述一种浙青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手动转动件为高度调节螺栓,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轮轴上,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与所述轮轴同轴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及使用操作简便、投入成本较低,使用效果好。2、参数调整简便,可设定的加热温度范围为O~200°C,加热时间范围为O~60min,搅拌持续时间范围为O~60min,搅拌转速范围为O~200r/min。3、所采用的搅拌棒内带有温度感应针,在温度达到加热温度时开始搅拌,并且搅拌过程中能对浙青加热温度变化情形进行监测。4、所采用的搅拌杯能多次重复使用并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不仅能防止浇模过程中浙青从杯沿流出,造成原料浪费及试验台的污染,而且能在清洗过后循环使用,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另外,搅拌杯手柄上所装的隔热套能有效防止浙青加热后因温度过高造成的人身伤害问题,且当隔热套老化或破坏可简便进行更换,不仅安全,还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并能避免因隔热套损坏需更换搅拌杯造成的不必要浪费。5、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外形美观且环保,极大程度上方便了浙青的加热及制模过程,并且加热过程易于控制,浙青加热效果好,能实现浙青加热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能有效避免现有浙青加热过程中存在的人员安全、原料浪费及试验台污染、不可避免地出现差异性试模等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浙青加热装置存在的使用操作不便、加热过程不易控制、使用效果较差等问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搅拌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图4为本技术搅拌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一7jC平底座;2 —电加热炉;3—揽拌杯;3-1一手柄;3-2—隔热套;3-3—刻度线;3-4—尖嘴口 ;4一立柱;5—水平安装座; 5-1—闻度调节螺栓;6—控制箱;7 —电机;8一揽祥棒;9一控制器;10—计时电路;11一参数设置单元;12—温度感应针;13—显示单元;14一电源模块;15—电源开关;16—转速检测单元;17—搅拌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水平底座1、安装在水平底座I上的电加热炉2、放置于电加热炉2上且内部装有需加热浙青的搅拌杯3、位于电加热炉2后侧的立柱4、安装在立柱4上且能进行上下移动的水平安装座5和加热过程中对需加热浙青进行连续搅拌且能随水平安装座5同步上下移动的搅拌棒8,所述立柱4安装在水平底座I上;所述水平安装座5上安装有控制箱6,所述控制箱6下方安装有电机7,所述搅拌棒8呈竖直向布设且其上端与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进行同轴连接,所述搅拌棒8位于搅拌杯3的正上方。所述控制箱6包括箱体和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器9和与控制器9相接的计时电路10,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与控制器9相接的参数设置单元11,所述搅拌棒8内部装有搅拌过程中对需加热浙青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搅拌棒8内开有供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安装的空腔,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与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底座(1)、安装在水平底座(1)上的电加热炉(2)、放置于电加热炉(2)上且内部装有需加热沥青的搅拌杯(3)、位于电加热炉(2)后侧的立柱(4)、安装在立柱(4)上且能进行上下移动的水平安装座(5)和加热过程中对需加热沥青进行连续搅拌且能随水平安装座(5)同步上下移动的搅拌棒(8),所述立柱(4)安装在水平底座(1)上;所述水平安装座(5)上安装有控制箱(6),所述控制箱(6)下方安装有电机(7),所述搅拌棒(8)呈竖直向布设且其上端与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进行同轴连接,所述搅拌棒(8)位于搅拌杯(3)的正上方;所述控制箱(6)包括箱体和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的电子线路板,所述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器(9)和与控制器(9)相接的计时电路(10),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与控制器(9)相接的参数设置单元(11),所述搅拌棒(8)内部装有搅拌过程中对需加热沥青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搅拌棒(8)内开有供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安装的空腔,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与控制器(9)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占平龚芳媛黄志涵张奎汪海年刘玉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