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519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上述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壳体,具有大于宽度的长度,以与上述汽车的长度方向轴平行的长度配置在前座与前座之间;送风机组装体,配置在上述汽车的仪表板的下侧或者引擎室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上述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壳体,具有大于宽度的长度,以与上述汽车的长度方向轴平行的长度配置在前座与前座之间;送风机组装体,配置在上述汽车的仪表板的下侧或者引擎室的内部。【专利说明】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送风机
本申请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HVAC, Heating, Ventilating andAir Conditioning)系统,尤其涉及具有最小装配要素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在设计汽车的过程中,规定车辆本体的形状及尺寸。这决定车辆系统以及要设置的要素的可利用空间的最大量。这种处理的结果常指构筑要素的装配要素。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尤其空气调节单元的装配要素需要集约(intensive)型开发工作,这是因为这种装备需要蚕食车辆的内部乘客空间的相当的空间。典型地,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在装配要素中必须要考虑的多个热交换器、送风机马达和其他电要素或机械要素。这种开发工作,集中于将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大小最小化,并集中于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位置,来将与乘客之间的干涉最小化。其结果,为了将驾驶员及前座乘客可利用的放脚空间(f oot space)最大化,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常配置在仪表板的内部。但是,若将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配置在仪表板的内部,则将仪表板占车辆的前方部的空间最大化,由此,导致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安装空间增加。仍需要最小限度地占有车辆的内部的空间的同时不占有仪表板的内部的空间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专利技术内容】与本申请专利技术相一致地,惊奇地发现了最小限度地占有车辆的内部的空间的同时不占有仪表板的内部的空间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在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长度大于宽度,上述壳体以与汽车的长度方向轴实质上平行的长度配置;以及送风机组装体,配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上述送风机组装体与上述汽车的仪表板相邻地配置。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长度大于宽度,以与汽车的长度方向轴实质上平行的长度配置,上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汽车的前座与前座之间;以及送风机组装体,配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上述送风机组装体与上述汽车的仪表板相邻地配置。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长度大于宽度,上述壳体以与汽车的长度方向轴实质上平行的长度配置,上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汽车的前座与前座之间;以及送风机组装体,配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与汽车的外部以能使流体流动的方式连通,上述送风机组装体与上述车辆的仪表板相邻地配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当参照附图考虑时,本申请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与优选的实施例相关的以下的具体说明容易地理解本申请专利技术的上述优点以及其他优点。图1为用局部的简图示出内部具有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汽车的一部分的内部的上端俯视图。图2为示出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单元及图1的内部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图3为示出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单元及车辆的内部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图4为示出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单元及车辆的内部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具体说明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并示出专利技术的多种例示性的实施例。这种说明及附图起到使本申请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制作和利用专利技术的作用,并且以任何方式也没有限制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意图。图1及图2示出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配置在具有内燃机的汽车或者电池动力型(powered)汽车等汽车12的内部,但这种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可配置在需要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任意车辆的内部。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包括壳体14、送风机组装体24、第一热交换器26及第二热交换器28。壳体的尺寸及形状反映配置在内部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的要素的整体的尺寸及形状。如图1至图3所示,在这里说明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的要素以在实质上相同的高度整齐排列在实质上相同的平面内。但是,这些要素可以与配置在比热交换器26、28中的某一个或者两个都高的高度的送风机组装体24 —起进行配置,或者热交换器26、28可配置在送风机组装体24的高度或高于送风机组装体24的高度的位置。类似地,送风机组装体24、第一热交换器26及第二热交换器28分别配置在不同的高度,从而如图4所示,形成具有阶梯-高度差横截面形状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及壳体14。如图1至图3所示,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的长度16大于其高度18。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的宽度20小于其长度16,但根据需要可大于或小于其高度18。为了将对车辆12的内部的装配要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随着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的宽度20增加,高度18减小。为了将乘客就座空间最大化,优选地,将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宽度20最小化。如图1中最明确示出,沿着与车辆12的中央的长度方向轴实质上平行的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的长度方向,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配置在车辆12的前座22与前座22之间。根据需要,以仅使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的包括热交换器26、28中的某一个或者两个都包括的部分或整个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可配置在前座22与前座22之间的方式,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的一部分配置在前座22与前座22之间。送风机组装体24为了通过热交换器26、28向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的内部和车辆12的内部引入(drawing)空气,包括风扇、马达及其他电要素。送风机组装体24通过导管34与新鲜(fresh)空气通风帽32以能使流体流动的方式连通。根据需要,导管34可局部地或者完全配置在仪表板30的内部、仪表板30的下侧或车辆12的引擎室35的内部。在图1、图2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送风机组装体24配置在车辆12的内部和仪表板30的下侧。在图3的实施例中,送风机组装体24以送风机组装体24与车辆的内部之间形成防火墙36的方式配置在车辆的引擎室35的内部。图3的实施例可利用于任意汽车的内部,但最佳地利用于不具有内燃机或者具有大小最小的引擎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第一热交换器26配置在送风机组装体24的下游且第二热交换器28的上游。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热交换器26为用于使经引导而通过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流动的空气冷却的蒸发器。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使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10、第一热交换器26、第二热交换器28或者它们的组合与车辆12的外部之间以能使流体流动的方式连通,可包括用于帮助来自它们的冷凝液(condensate)的流动的导管(未图示)。典型地,上述导管为了帮助有效地去除冷凝物(condensation),与配置在车辆12的车辆底面(floorboard)的内部的具有多孔性过滤器的排管(drain)连通。通过提供用于帮助冷凝物向车辆外部流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长度大于宽度,以与汽车的长度方向轴平行的长度配置;以及送风机组装体,配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与上述汽车的仪表板相邻地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N·戈恩卡E·K·豪普特H·克兰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汉拿伟世通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