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以水为冷/热源的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建筑,尤其是既有建筑的门窗由于气密性和保温性差,门窗能耗占到建筑能耗的50%,同时,为防雾霾对室内空气的污染,需在外墙上增开各种进排风洞口,增设新风净化通风系统,因而,造成室内冷热源的损失和外墙保温性的下降;建筑能耗进一步提升。而对于地暖系统,一般来说是三分产品七分安装,但如上所述,门窗能耗过高,外墙预留洞口多、热损失大,即使地暖系统安装再好,外墙保温再不错,也由于门窗能耗过大,外墙开洞能耗过多,也难以保证供暖温度,尤其对于空气源热泵系统出水温度只有40℃左右的低温水来说,尽管集中供暖水温高,能满足供暖要求,但由于能耗过大,造成运行成本高,碳排放大。此外,如何利用辐射供暖地面末端水暖盘管系统,在夏季时走经空气源热泵或地源热泵制冷设备制冷水供冷,并解决供冷时,地面易结露返潮,以及冷气下沉淤积在地板内,释放不到空间来,舒适度不佳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地暖界的一大难题。而现有“保温模块辐射供暖供冷地面及通风空调系统”专利技术,由于利用传统保温模块沟槽内的地暖管线外壁与沟槽内壁之间的缝隙作为除湿散热风道等技术手段,起不到通气除湿散热的作用,因此,上述难题仍未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专利号为ZL201320468480.5的“预制组合式保温模块辐射供暖供冷空调地面”和专利号为ZL201420434694.5的“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包括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通风空调系统(9)及保温通风窗(10);所述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其特征在于,自下往上依次由通风保温模块本体(1)、地暖管线(2)与分集水器(2′)、除湿散热送风管(3)、除湿散热风道(4)、除湿散热集风管(3′)、空调地送风管(5)、防潮导热层(6)、抗裂水泥砂浆填充层(7)、粘结层(7′)及地面饰面板(8)构成;所述通风保温模块本体(1),由标准直槽板(1Z)和两端弯槽板(1W1、1W2)拼装而成;所述标准直槽板(1Z)由通风保温模块(1‑1)和导热层(1‑11′)组成;所述通风空调系统(9),由热回收送风系统(9A)、地面除湿通风空调系统(9B)及排风管道系统(10‑13)构成;所述保温通风窗(10)与热回收送风系统(9A)、地面除湿通风空调系统(9B)及排风管道系统(10‑13)相连通,形成一个完整的节能通风空调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23 CN 20141080362471.一种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包括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
面、通风空调系统(9)及保温通风窗(10);所述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其特征在于,
自下往上依次由通风保温模块本体(1)、地暖管线(2)与分集水器(2′)、除湿散热送风管
(3)、除湿散热风道(4)、除湿散热集风管(3′)、空调地送风管(5)、防潮导热层(6)、抗
裂水泥砂浆填充层(7)、粘结层(7′)及地面饰面板(8)构成;
所述通风保温模块本体(1),由标准直槽板(1Z)和两端弯槽板(1W1、1W2)拼装而成;
所述标准直槽板(1Z)由通风保温模块(1-1)和导热层(1-11′)组成;
所述通风空调系统(9),由热回收送风系统(9A)、地面除湿通风空调系统(9B)及排风
管道系统(10-13)构成;
所述保温通风窗(10)与热回收送风系统(9A)、地面除湿通风空调系统(9B)及排风管
道系统(10-13)相连通,形成一个完整的节能通风空调系统。
2.一种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包括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
面、通风空调系统(9)及保温通风窗(10);所述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其特征在于,
自下往上依次由可发性聚乙烯垫层(1D)、通风保温模块本体(1)、地暖管线(2)与分集水器
(2′)、除湿散热送风管(3)、除湿散热风道(4)、除湿散热集风管(3′)、空调地送风管(5)、
防潮导热层(6)及木地板(8′)构成;
所述通风保温模块本体(1),由标准直槽板(1Z)和两端弯槽板(1W1、1W2)拼装而成;
所述标准直槽板(1Z)由通风保温模块(1-1)和导热层(1-11′)组成;
所述通风空调系统9,由送风系统(9S)及地面除湿通风空调系统(9B)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送风系统(9S),由新风进风管道(10-11)、电动进回风口(10-JH)、送风管(9S1)、
送风三通(9A2)、空气净化器(9A3)、送风管(9S2)、静音风机(9A4)和送风口(9A5′)
构成.;
所述新风进风管道(10-11),由进风罩(10-114)、电动风阀(10-113)、空气净化器(115)
和三通管(10-116)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地面除湿通风空调系统(9B),由回排风口(9B1)、回风立管(9B5)、回风立管三通
(9B51)、地送风回风管(9B52)、除湿散热回风管(9B53)、除湿散热送风管(3)、除湿散热
风道(4)、除湿散热集风管(3′)、除湿散热集风立管(3″)、排风热回收管道系统(9P)、
空调地送风管(5)、地送风立管(51)、送风三通(9A2)、空气净化器(9A3)、送风管(9S2)、
静音风机(9A4)及送风口(9A5′)构成;
所述排风热回收管道系统(9P),由电动排风口(9P1)、除湿排风三通(9P2)、排风机(9P3)
及排风管道(9P4)及排风罩(9P5)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保温通风窗(10),自室内向室外依次由通风内窗(10-1)、吸热反光遮阳帘(10′)
及中空玻璃外窗(10-2)组成。
6.一种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包括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
面、通风空调系统(9)及太阳能保温通风窗(10T);所述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其特
征在于,自下往上依次由通风保温模块本体(1)、地暖管线(2)、分集水器(2′)、除湿散
热送风管(3)、除湿散热风道(4)、除湿散热集风管(3′)、空调地送风管(5)、石墨导热填
充浆(7A)、防潮导热层(6)、基层板(7-1)、环氧树脂胶粘结层(7-1A)及地面饰面板(8)
构成;
所述通风保温模块本体(1),由标准直槽板(1Z)和两端弯槽板(1W1、1W2)拼装而
成;所述标准直槽板(1Z)由通风保温模块(1-1)和导热层(1-11′)组成;
所述通风空调系统(9),由热回收送风系统(9A)及地面除湿通风空调系统(9B)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风保温模块供暖供冷地面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太阳能保温通风窗(10T),自室内向室外依次由通风内窗(10-1)、吸热反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