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载药的低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78612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2 18:44
一种可载药的低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水溶性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浓度2-10m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溶液;b、依次加入浓度0.1-0.3mg/ml的牛血清蛋白水溶液和浓度0.1-0.3mg/ml的三聚磷酸钠水溶液,室温搅拌条件下,自发生成载药纳米粒子;其中,其中,水溶性壳聚糖溶液、牛血清蛋白水溶液和三聚磷酸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1-0.3):(0.1-0.3)。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中性条件下获得水溶性壳聚糖纳米颗粒,对牛血清蛋白等药物存在缓释效果,工艺简单可行、所得的纳米粒子平均粒径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的天然的碱性多糖,其基本单位为葡萄糖胺,不溶于水、碱性溶液或普通有机溶剂,但可溶于盐酸、硝酸、甲酸、乙酸等稀酸,壳聚糖以其优良特性,例如生物相容性、降解性、无毒性、吸附性、来源丰富等,已在医药、食品、化工、农业、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于1991年被日本、美国、欧洲等地的医学界和营养食品研究机构认定为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第六大生命要素。壳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和生物粘附性,可使药物在局部保持高浓度,且可打开上皮粘膜的紧密连接,增强药物在粘膜的渗透作用。壳聚糖纳米粒子比微米粒子具有更多优越性,可使大分子顺利通过上皮组织,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适当的表面修饰使它对特定器官或病灶具有靶向作用。尤其适用于口服或粘膜等更为方便的给药途径,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有效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副作用。由于常用的壳聚糖分子量大、粘度高,无法在生理pH条件下溶解,限制了壳聚糖作为疫苗载体的应用。而低分子量的壳聚糖及其纳米粒的细胞毒性较低,纳米粒子可显著增加A549细胞的摄取作用。目前在制备纳米粒子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载药的低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水溶性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浓度2‑10m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溶液;b、依次加入浓度0.1‑0.3mg/ml的牛血清蛋白水溶液和浓度0.1‑0.3mg/ml的三聚磷酸钠水溶液,室温搅拌条件下,自发生成载药纳米粒子;其中,其中,水溶性壳聚糖溶液、牛血清蛋白水溶液和三聚磷酸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1‑0.3):(0.1‑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载药的低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水溶性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浓度2-10mg/ml的水溶性壳聚糖溶液; b、依次加入浓度0.1-0.3mg/ml的牛血清蛋白水溶液和浓度0.1-0.3mg/ml的三聚磷酸钠水溶液,室温搅拌条件下,自发生成载药纳米粒子; 其中,其中,水溶性壳聚糖溶液、牛血清蛋白水溶液和三聚磷酸钠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1-0.3):(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尹爱国周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