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识别方法和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758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印版收纳物、油墨收纳容器的识别方法及印刷装置。识别印版辊及油墨收纳容器种类的检测部件在两者种类的识别中共用,所述印版辊及油墨收纳容器均有具有共振电路的标签。检测部件包括:印版辊用检测部,检测印版辊的种类;油墨收纳容器用检测部,检测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和一个控制部件,根据所述印版辊用检测部和所述油墨收纳容器用检测部分别输出的各检测信号,判定印版辊的种类及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识别方法,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印刷装置,印版收纳物的识别方法,印版收纳物,油墨收纳容器的识别方法以及油墨收纳容器。通常,印刷装置是一边由供给源供给印版(版)和油墨一边使用的。而且,在印刷装置主体侧,具有对卷绕印版而形成的印版辊(印版收纳物)的终端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和对收纳油墨的油墨收纳容器进行有无油墨的检测的传感器等检测部件,如果它们显示供给源用尽,则操作人员可设置新的供给源而继续使用。孔版式制版印刷装置用印版辊,根据尺寸及印版的种类不同而有若干不同的种类,根据机种及工作目的地等不同而设置不同的种类。为了防止将这些种类混同而误将不同的印版辊安装在孔版式制版印刷装置上,提出了若干种有关其方法方式的提案。其中,最简单的有(1)通过改变卷绕印版辊的纸芯的内径尺寸(d)而设定多种类型的方式。还有(2)在纸芯的内部或外部设置特定的标志(被识别部件),通过检测该标志而进行检测的方式。作为其例子公开于例如特开平5-290227号公报中。另一方面,用于印刷的油墨是根据印版的种类、所要印刷图象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或其他各种条件的不同等而开发最佳的油墨,以正确的组合而使用的。油墨的种类根据油墨的颜色、印刷机的机种、使用的国别及地域、贩卖渠道的不同而设定为各种种类。为了防止将针对每种油墨种类而不同设置的油墨收纳容器混同,而误将不同的油墨收纳容器安装在印刷装置中,提出了若干方法方式。最简单的有下述方式,(3)在油墨收纳容器的外面局部各自不同的位置设置凹部,而在另一侧的设置油墨收纳容器用承接台部,设置可对应嵌入上述凹部的凸部,利用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的嵌入,来防止油墨收纳容器的误安装。该例公开于例如本申请人提出的特开平10-264357号公报。但是,上述(1)、(2)的印版辊的识别方式及(3)的油墨收纳容器的识别方式,存在下述各问题。(1)的印版辊识别方式是通过改变纸芯的内径尺寸(d),故最容易识别,很简单,但是,要早在纸芯的制造工序而将其改变,很麻烦。另外,存在所谓“大可兼小”,即纸芯内径尺寸(d)大的印版辊能够装在适应于比其小的印版辊的装置上的问题。(2)的例如公开于特开平5-290227号公报中的、在纸芯的内部或外部设置特定的标志(被识别部件)的方式,也要追溯到纸芯的制造工序,需要制作多种标志,非常麻烦。虽然也有其后在纸芯上印刷的方法,但由于纸芯的内径部非常狭小,故用于印刷的装置是特殊而昂贵的装置。在(3)的油墨收纳容器的识别方式中,是利用设置在油墨收纳容器外面局部的凹部和设在油墨收纳容器设置用承接台部的凸部,通过凸部和凹部的嵌合而防止误设置的方式,但是,有可能将油墨收纳容器勉强设置上而使其变形,且其种类也受到限制。在上述现有例中,对印版辊(印版收纳物)和油墨收纳容器,提出了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方式来防止误设置的防止方法、方式和识别检测方法、方式,但是,它们均需要多个印刷装置主体侧的检测装置,控制也很复杂,成本高。另外,出现了由于设置并使用印版辊或油墨收纳容器的粗糙品或非纯正品,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品质缺陷的问题。最差的情况下,出现了不能确保印刷装置主体进行正常的操作和印刷品质的问题。关于防止安装设置这种粗糙品和非纯正品,目前也分别就用于油墨收纳容器的方法、方式和用于印版辊的方法、方式分别提出了方案,但是,这种情况下,就一台印刷装置而言,不仅结构变得复杂,而且,使得设计时间延长,结果导致成本提高。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开发的,提供一种新的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识别方法、印刷装置、印版收纳物的识别方法、印版收纳物、油墨收纳容器的识别方法及油墨收纳容器,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方法、方式存在的各问题,可以可靠地仅将正确的印版收纳物(例如印版辊等)及油墨收纳容器进行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每一方面列举其目的如下。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识别方法,在印刷装置主体侧,具有检测部件,用于识别可相对于该印刷装置主体装拆的具有被识别部件的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使印版收纳物种类的识别方法及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的识别方法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两者的种类的识别中,通过共用用于识别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的检测部件,可实现检测部件的成本降低和省空间化及控制的简单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的基础上,检测部件通过在时间上使印版收纳物的种类的识别时间及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的识别时间错开,而顺序识别印版收纳物种类和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从而使得,虽然各检测部件本身由于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在印刷装置内配置于分开的位置上而单独设置,但是可时间上错开而对它们分别识别,故可有效地进行操作。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仅通过使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各被识别部件属于同一种类,即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目的在于,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目的的基础上,使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同一种类的各被识别部件采用具有共振电路的结构,在检测部件中,通过施加在配设于印刷装置主体侧的各励磁线圈或各振荡天线上的规定频率的电压,在各共振电路感应规定频率的电压,利用各共振电路感应的规定频率的电压,在配设于印刷装置主体侧的各检测线圈或各检测天线上感应规定频率的电压,通过判定各检测线圈或各检测天线上感应的电压,识别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从而,即使印版收纳物侧及油墨收纳容器侧的各共振电路离开数十mm,也可非接触高可靠性地进行检测,另外,各被识别部件的结构简单,容易大量生产,因此可使成本较低。例如,尤其是通过使各被识别部件采用具有共振电路的共振标签方式,可使其结构最简单,容易大量生产,因此,可使成本最低。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具有检测部件,该检测部件设在印刷装置主体侧,用于识别可相对于该印刷装置主体装拆的、具有被识别部件的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在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两者的种类的识别中,通过共用用于识别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的检测部件,可实现检测部件的成本降低和省空间化及控制的简单化。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目的在于,使检测部件包括印版用检测部件,检测印版收纳物的种类;油墨用检测部件,检测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和一个控制部件,根据印版用检测部件和油墨用检测部件分别输出的各检测信号,判定印版收纳物的种类及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从而使得,虽然各检测部件本身由于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在印刷装置内配置于分开的位置上而分别单独设置,但是可使控制各检测部件并接收判断它们的检测结果的控制部件通用化,而设置为一个,由此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目的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目的的基础上,使检测部件具有切换部件,该切换部件切换由印版用检测部件输出的检测信号和由油墨用检测部件输出的检测信号,由控制部件控制切换部件,使得由印版用检测部件输出的检测信号和由油墨用检测部件输出的检测信号在时间上错开,从而可进行有效的操作。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的目的在于,仅通过使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各被识别部件属于同一种类,即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第六或第七方面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的目的在于,使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识别方法,在印刷装置主体侧具有检测部件,用于识别可相对于该印刷装置主体装拆的具有被识别部件的印版收纳物及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其特征在于,上述印版收纳物种类的识别方法及上述油墨收纳容器的种类的识别方法是相同的方法,上述检测部件在所述印版收纳物及所述油墨收纳容器两者的种类识别中共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光雄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理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