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509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含底板、键帽、升降机构、发光单元、不透光罩及挠性不透光管状件;该键帽通过该升降机构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移动;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键帽的透光部下方,用以发射光线;该不透光罩盖住该发光单元使得该光线经由该不透光罩的开口朝向该键帽射出该不透光罩;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发光单元之间并以开口端环绕该不透光罩以防止光线泄漏;当该键帽朝向该底板移动时,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受到该键帽与该不透光罩拘束而扭曲变形,但该光线仍能经由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朝向该键帽射出该不透光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按键结构能有效防止光线自该键帽的周围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包含底板、键帽、升降机构、发光单元、不透光罩及挠性不透光管状件;该键帽通过该升降机构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移动;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键帽的透光部下方,用以发射光线;该不透光罩盖住该发光单元使得该光线经由该不透光罩的开口朝向该键帽射出该不透光罩;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发光单元之间并以开口端环绕该不透光罩以防止光线泄漏;当该键帽朝向该底板移动时,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受到该键帽与该不透光罩拘束而扭曲变形,但该光线仍能经由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朝向该键帽射出该不透光罩。本专利技术的按键结构能有效防止光线自该键帽的周围泄漏。【专利说明】按键结构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按键结构,尤指一种具有灯光指示的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键盘为常见的输入装置,传统键盘多于键帽表面印刷有文字、图样以提示使用者该按键的功能,另于结构边框上设置灯光(例如LED)以提示使用者键盘特定功能,例如大小写切换提示、数字键盘区启用、视窗滚动锁定等。目前有些键盘将某些特定功能的指示灯光直接设置于切换该功能的功能键上,例如大小写切换键。此时,LED固定设置于键帽下方,键帽具有对应的透光部,以供此LED发射的光线穿透,进而达到指示的效果。然而,一般LED发射的光线并无特定方向或是具有不小的发散角度,故LED发射的光线不会全部穿过透光部,且有相当部分的光线自键帽与底板之间漏出。对此问题,目前多使用光罩,罩于LED上,以控制LED发射光线射出该光罩后的发散角度。此解决方案虽可减轻前述光线漏出的程度,但于实际运用中不可避免的,即使射出光罩的光线均直指该透光部,于光线进入该透光部的界面时,必有光线被反射,这反射的光线将有部分会自键帽与底板之间漏出,并且射出光罩的光线在空气中行进,亦将有折射、反射等现象,亦会产生光线自键帽与底板之间漏出的情形。因此,前述解决方案并无法有效且彻底的解决光线自键帽与底板之间漏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利用挠性不透光管状件防止光线泄出按键结构,以解决习知技术中发光件发射的光线易自键帽周围漏出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包含底板、键帽、升降机构、发光单元、不透光罩及挠性不透光管状件;键帽具有透光部及底表面;该升降机构连接于该底表面及该底板之间,使得该键帽通过该升降机构而相对于该底板上下移动;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透光部下方,该发光单元用以发射光线;不透光罩具有朝向该键帽的开口,该不透光罩盖住该发光单元而使得该光线经由该开口朝向该键帽射出该不透光罩;挠性不透光管状件设置于该底表面与该发光单元之间,且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具有第一开口端,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以该第一开口端环绕该不透光罩;其中,当该键帽被按压以朝向该底板移动时,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受到该键帽与该不透光罩拘束而扭曲变形。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结构还包含薄膜电路板,该薄膜电路板用以提供输入信号,该薄膜电路板设置于该发光单元下。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具有第二开口端,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以该第二开口端密封连接于该底表面上。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的刚性小于该键帽的刚性。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键帽与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一体成型结合。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键帽具有围部,该围部相对于该底表面朝向该发光单元延伸一长度,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具有第二开口端,该第二开口端正对该透光部,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开口端与该底表面间具有间距,该间距小于该长度。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薄膜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板上,且该底板具有通孔,该发光单元位于该通孔中。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结构还包含支撑板,该薄膜电路板设置于该支撑板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该键帽被按压以朝向该底板移动时,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受到该键帽与该不透光罩拘束而扭曲变形,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之该开口端仍可保持环绕该不透光罩,仍能有效避免该光线自该开口端漏出。此时,该光线仍能经由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朝向该键帽行进并自该透光部射出该键帽,仍保有提示使用者的功能。故本专利技术的按键结构能有效防止光线自该键帽的周围泄漏,解决习知技术中光线易自键帽周围漏出的问题。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按键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按键结构沿线X-X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按键结构于键帽下压时的剖视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按键结构于键帽下压时的剖视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I的示意图,图2为按键结构I的爆炸图,图3为按键结构I沿线X-X的剖视图。于本实施例中,按键结构I为键盘的大小写切换键,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例如应用于其他功能键或字母、数字键等。按键结构I包含底板10、键帽12、升降机构14、薄膜电路板16、弹性圆突18、发光单元20、不透光罩22及挠性不透光管状件24。键帽12设置于底板10之上并具有透光部122及底表面124,升降机构14连接于底表面124及底板10之间,使得键帽12通过升降机构14能相对于底板10上下移动,于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4为剪刀式支架,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薄膜电路板16设置于底板10上,发光单元20例如但不限于发光二极体设置于透光部122下方并直接电连接于薄膜电路板16上,薄膜电路板16可提供输入信号(未表示于图中)以驱动发光单元20发光。薄膜电路板16亦包含开关162 (于图2及图3中以虚线指示其的投影位置),弹性圆突18对应开关162设置于薄膜电路板16上,使得键帽12能通过升降机构14向底板10移动以挤压弹性圆突18而触发开关162。不透光罩22设置(例如粘贴)于薄膜电路板16上以盖住发光单元20,不透光罩22具有朝向键帽12的开口 222,使得发光单元20发射的光线LI仅能经由开口 222朝向透光部122射出不透光罩22。挠性不透光管状件24设置于底表面124与发光单元20之间,挠性不透光管状件24具有第一开口端242及相对第一开口端242的第二开口端244,挠性不透光管状件24以第一开口端242环绕不透光罩22。于本实施例中,挠性不透光管状件24以第一开口端242紧密套住不透光罩22,使得光线LI自不透光罩22的开口 222射出后,不会从第一开口端242处漏出,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例如于实际运用中,第一开口端242与不透光罩22间可存有间隙,只要光线LI不会从第一开口端242处漏出,或是从第一开口端242处漏出的光线LI可忽略(例如不易为人眼所感知)。第二开口端244朝向透光部122,使得光线LI自不透光罩22的开口 222射出并进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24后,能再自第二开口端244射出挠性不透光管状件24以朝向透光部122行进,进而穿过透光部122而射出键帽12。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端244的边缘完整接触底表面124,故进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24形成的通道内的光线LI亦不会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底板;键帽,具有透光部及底表面;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连接于该底表面及该底板之间,使得该键帽通过该升降机构而相对于该底板上下移动;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该透光部下方,该发光单元用以发射光线;不透光罩,具有朝向该键帽的开口,该不透光罩盖住该发光单元而使得该光线经由该开口朝向该键帽射出该不透光罩;以及挠性不透光管状件,设置于该底表面与该发光单元之间,且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具有第一开口端,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以该第一开口端环绕该不透光罩;其中,当该键帽被按压以朝向该底板移动时,该挠性不透光管状件受到该键帽与该不透光罩拘束而扭曲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廷陈铭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