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秧盘供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5368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秧盘供给机。包括秧盘输送带机构、秧盘逐个分开的槽轮机构、托秧盘的摆杆机构、驱动摆杆摆动的凸轮机构和秧盘限位机构;秧盘的底面到送秧盘带的上表面的距离要大于单个秧盘的高度;两个横向分秧盘辊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的长度,横向分秧盘辊上的内侧拨片处于水平时之间的距离小于秧盘的长度;两个纵向分秧盘辊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的宽度,纵向分秧盘辊上的内侧拨片处于水平时之间的距离小于秧盘的宽度;横向拨杆轴和纵向拨杆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横向拨杆和锥齿轮;在纵向槽轮轴和横向槽轮轴构成的矩形内的直角处分别设置4个秧盘限位框,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能完成秧盘叠加后其间隙很小的秧盘分离、工作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秧盘供给机。包括秧盘输送带机构、秧盘逐个分开的槽轮机构、托秧盘的摆杆机构、驱动摆杆摆动的凸轮机构和秧盘限位机构;秧盘的底面到送秧盘带的上表面的距离要大于单个秧盘的高度;两个横向分秧盘辊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的长度,横向分秧盘辊上的内侧拨片处于水平时之间的距离小于秧盘的长度;两个纵向分秧盘辊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的宽度,纵向分秧盘辊上的内侧拨片处于水平时之间的距离小于秧盘的宽度;横向拨杆轴和纵向拨杆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横向拨杆和锥齿轮;在纵向槽轮轴和横向槽轮轴构成的矩形内的直角处分别设置4个秧盘限位框,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能完成秧盘叠加后其间隙很小的秧盘分离、工作速度快。【专利说明】一种秧盘供给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秧盘供给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可一次性完成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育秧质量明显提高,解决了手工育秧的播种及出苗不均匀性问题,真正达到了水稻高产栽培的农艺要求。但铺土前,对秧盘的供给通过人工供给一方面效率很低,对工人的劳动力要求很高,另一方面,人工排箱可能不整齐,而导致铺土不均匀。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育秧播种流水线的供给机主要是针对秧盘叠加后其之间的间隙较大的情况,而对于秧盘叠加后其之间的间隙较小的情况却不能将叠加的秧盘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秧盘叠加后其间隙很小的不足,提供一种秧盘供给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横向拨杆轴、横向拨杆轴上的锥齿轮、纵向拨杆轴上的锥齿轮、纵向拨杆轴、秧盘限位框、纵向拨杆、纵向分秧盘辊、拨片、槽轮、纵向槽轮轴、秧盘、托盘摆杆、横向槽轮轴、送秧盘主动轮、送秧盘带、送秧盘中间轮、送秧盘从动轮、机架、托盘摆杆复位弹簧、凸轮、滚子推杆、横向分秧盘辊、横向拨杆、拨片复位弹簧、拨片保持套、输入锥齿轮等;其中在秧盘的横向对称设置有槽轮机构,横向槽轮轴和横向拨杆轴在同一竖直平面,两个横向槽轮轴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处于秧盘叠加时上下秧盘边缘间隙的中间,两个横向分秧盘辊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的长度,横向分秧盘辊上的内侧拨片处于水平时之间的距离小于秧盘的长度;在横向槽轮轴上固定连接有槽轮和若干个拨片,横向拨杆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横向拨杆和锥齿轮;在秧盘的纵向对称设置有槽轮机构,纵向槽轮轴和纵向拨杆轴在同一竖直平面,两个纵向槽轮轴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处于秧盘叠加时上下秧盘边缘间隙的中间,两个纵向分秧盘辊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的宽度,纵向分秧盘辊上的内侧拨片处于水平时之间的距离小于秧盘的宽度;在纵向槽轮轴上固定连接有槽轮和若干个拨片,纵向拨杆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纵向拨杆和锥齿轮;在纵向槽轮轴和横向槽轮轴构成的矩形内的直角处分别设置4个秧盘限位框,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送秧盘主动轮、送秧盘中间轮、送秧盘从动轮和送秧盘带组成输送秧盘机构,秧盘的底面到送秧盘带的上表面的距离要大于单个秧盘的高度;在秧盘的下方,设置有一对托盘摆杆,托盘摆杆和机架铰接,托盘摆杆通过托盘摆杆复位弹簧和机架连接;在送秧盘带的下方设置凸轮,两个托盘摆杆与滚子推杆铰接连接;两根横向拨杆轴和两根纵向拨杆轴处在一个平面上;横向拨杆轴上的锥齿轮和纵向拨杆轴上的锥齿轮哨合(如图1所不);在拨片底端设置拨片复位弹簧,在纵向分秧盘辊和横向分秧盘辊外表面设置拨片保持套,防止拨片转动和脱离分秧盘辊(如图8所示);输入锥齿轮与横向拨杆轴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的横向分秧盘辊和纵向分秧盘辊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拨片。当分秧盘辊旋转时,分秧盘辊上的拨片先与秧盘的侧壁接触,使拨片复位弹簧受压缩,当分秧盘辊上的拨片转到与两个叠加秧盘的缝隙平行时,在拨片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拨片插入两个叠加秧盘的缝隙中。继续旋转分秧盘辊,最底下的秧盘就与其上的秧盘分离开来。当拨片很薄时,就可以分离秧盘叠加后缝隙很小的情况。2、工作时,输入齿轮连续转动,通过槽轮机构,将连续转动转化为间歇转动,再加上槽轮机构的自锁作用,从而实现了对秧盘的分离。分离秧盘稳定、可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苗箱供给机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B向视图; 图3是图1的C向视图; 图4是图1的B向视图和图1的C向视图; 图5是图1的B向视图和图1的C向视图; 图6是图1的B向视图和图1的C向视图; 图7是图1的B向视图和图1的C向视图; 图8是图1朝A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横向拨杆轴1、横向拨杆轴上的锥齿轮2、纵向拨杆轴上的锥齿轮3、纵向拨杆轴4、秧盘限位框5、纵向拨杆6、纵向分秧盘辊7、拨片8、槽轮9、纵向槽轮轴10、秧盘11、托盘摆杆12、横向槽轮轴13、送秧盘主动轮14、送秧盘带15、送秧盘中间轮16、送秧盘从动轮17、机架18、托盘摆杆复位弹簧19、凸轮20、滚子推杆21、横向分秧盘辊22、横向拨杆23、拨片复位弹簧24、拨片保持套25,输入锥齿轮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横向拨杆轴1、横向拨杆轴上的锥齿轮2、纵向拨杆轴上的锥齿轮3、纵向拨杆轴4、秧盘限位框5、纵向主动拨杆6、纵向分秧盘辊7、拨片8、槽轮9、纵向槽轮轴10、秧盘11、托盘摆杆12、横向槽轮轴13、送秧盘主动轮14、送秧盘带15、送秧盘中间轮16、送秧盘从动轮17、机架18、托盘摆杆复位弹簧19、凸轮20、滚子推杆21、横向分秧盘辊22、横向拨杆23、拨片复位弹簧24、拨片保持套25、输入锥齿轮26。送秧盘主动轮14、送秧盘中间轮16、送秧盘从动轮17和送秧盘带15组成输送秧盘机构,秧盘11的底面到送秧盘带15的上表面的距离要大于单个秧盘11的高度;两个横向分秧盘辊22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11的长度,横向分秧盘辊22上的内侧拨片8处于水平时之间的距离小于秧盘11的长度;两个横向槽轮轴13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处于秧盘11叠加时上下秧盘边缘间隙的中间;横向槽轮轴13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槽轮9,沿横向分秧盘辊23的圆周和轴向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拨片8 ;两横向拨杆轴I的转向相反,转速相等(如图2所不),横向拨杆轴I的轴线和横向槽轮轴13的轴线处于同一垂直面内,横向拨杆轴I在横向槽轮轴13正上方,横向拨杆轴I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横向拨杆23和锥齿轮2(如图I和图2所示);两个纵向分秧盘辊7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11的宽度,纵向分秧盘辊7上的内侧拨片8处于水平时之间的距离小于秧盘11的宽度;两个纵向槽轮轴10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处于秧盘11叠加时上下秧盘边缘间隙的中间;纵向槽轮轴10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槽轮9,沿纵向分秧盘辊22的圆周和轴向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拨片8 ;两纵向拨杆轴4的转向相反,转速相等(如图3所示),纵向拨杆轴4的轴线和纵向槽轮轴10的轴线处于同一垂直面内,纵向拨杆轴4在纵向槽轮轴10正上方,纵向拨杆轴4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纵向拨杆6和锥齿轮3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纵向槽轮轴10和横向槽轮轴13构成的矩形内的直角处分别设置4个秧盘限位框5,其固定连接在机架18上(如图1所示);在秧盘11的下方,设置有一对托盘摆杆12,托盘摆杆12和机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秧盘供给机,它包括:横向拨杆轴(1)、横向拨杆轴上的锥齿轮(2)、纵向拨杆轴上的锥齿轮(3)、纵向拨杆轴(4)、秧盘限位框(5)、纵向拨杆(6)、纵向分秧盘辊(7)、拨片(8)、槽轮(9)、纵向槽轮轴(10)、秧盘(11)、托盘摆杆(12)、横向槽轮轴(13)、送秧盘主动轮(14)、送秧盘带(15)、送秧盘中间轮(16)、送秧盘从动轮(17)、机架(18)、托盘摆杆复位弹簧(19)、凸轮(20)、滚子推杆(21)、横向分秧盘辊(22)、横向拨杆(23)、拨片复位弹簧(24)、拨片保持套(25)、输入锥齿轮(26);其特征在于:在秧盘(11)的下方设置有送秧盘主动轮(14)、送秧盘中间轮(16)和送秧盘从动轮(17),送秧盘带(15)套在送秧盘主动轮(14)、送秧盘中间轮(16)和送秧盘从动轮(17)上;送秧盘主动轮(14)、送秧盘中间轮(16)、送秧盘从动轮(17)和送秧盘带(15)组成输送秧盘机构,秧盘(11)的底面到送秧盘带(15)的上表面的距离要大于单个秧盘(11)的高度;两个横向分秧盘辊(22)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11)的长度,横向分秧盘辊(22)上的内侧拨片(8)处于水平时之间的距离小于秧盘(11)的长度;两个横向槽轮轴(13)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处于秧盘(11)叠加时上下秧盘边缘间隙的中间;横向槽轮轴(13)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槽轮(9),沿横向分秧盘辊(23)的圆周和轴向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拨片(8);两横向拨杆轴(1)的转向相反,转速相等,横向拨杆轴(1)的轴线和横向槽轮轴(13)的轴线处于同一垂直面内,横向拨杆轴(1)在横向槽轮轴(13)正上方,横向拨杆轴(1)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横向拨杆(23)和锥齿轮(2);两个纵向分秧盘辊(7)之间的距离大于秧盘(11)的宽度,纵向分秧盘辊(7)上的内侧拨片(8)处于水平时之间的距离小于秧盘(11)的宽度;两个纵向槽轮轴(10)的轴线所形成的平面处于秧盘(11)叠加时上下秧盘边缘间隙的中间;纵向槽轮轴(10)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槽轮(9),沿纵向分秧盘辊(22)的圆周和轴向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拨片(8);两纵向拨杆轴(4)的转向相反,转速相等,纵向拨杆轴(4)的轴线和纵向槽轮轴(10)的轴线处于同一垂直面内,纵向拨杆轴(4)在纵向槽轮轴(10)正上方,纵向拨杆轴(4)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纵向拨杆(6)和锥齿轮(3);在纵向槽轮轴(10)和横向槽轮轴(13)构成的矩形内的直角处分别设置4个秧盘限位框(5),其固定连接在机架(18)上;在秧盘(11)的下方,设置有一对托盘摆杆(12),托盘摆杆(12)和机架(18)铰接,托盘摆杆(12)通过托盘摆杆复位弹簧(19)和机架连接;在送秧盘带(15)的下方设置凸轮(20),两个托盘摆杆(12)与滚子推杆(21)铰接连接;两根横向拨杆轴(1)和两根纵向拨杆轴(4)处在一个平面上;横向拨杆轴上的锥齿轮(2)和纵向拨杆轴上的锥齿轮(3)啮合;在拨片(8)底端设置拨片复位弹簧(24),在纵向分秧盘辊(7)和横向分秧盘辊(22)外表面设置拨片保持套(25),防止拨片(8)转动和脱离分秧盘辊;输入锥齿轮(26)与横向拨杆轴(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孔月李革王益君张雷李明杰张继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