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杂交制种
,具体涉及杂交水稻制种父本实施大苗人工栽插、母本小苗机械栽插的制种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 4亿亩,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对我国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并将持续发挥重大作用。杂交水稻制种是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杂交稻种子产量、质量和效益。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其基本技术操作是建立在人工操作的层面上的,这不仅耗费大量的劳力,而且由于人工操作速度慢,容易造成父母本花期错位,延误最佳栽插期,影响父母本生长发育和花期相遇,造成产量下降;特别是对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容易导致母本穗分化期遭遇低温干扰而育性波动,降低种子纯度,对生产造成重大损失。随着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大量转 移,杂交水稻制种依靠人工操作的矛盾更显突出。其解决的途径,势必开拓规模化机械制种。据报道,美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始于1981年,2. 3公顷南优2号制种产量为145. 5kg/公顷;1987年凰环种子公司和德克萨斯州农场应用父母本生育期接近的L301A/R29组合,产量为每英亩385磅和880. 2磅。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杂交水稻机械制种技术,其特征是杂交水稻制种田按照父母本的适宜行比1∶6~8,父本采用大苗双行或单行人工栽插,母本小苗机械栽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水稻机械制种技术,其特征是杂交水稻制种田按照父母本的适宜行比I 6 8,父本采用大苗双行或单行人工栽插,母本小苗机械栽插。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父本,其育苗方式是湿润育秧,根据父母本播差期确定父本适宜播种期,实施父本分2期播种,I期与II期间隔时间10 12天,稀播培育壮苗;采用父本大苗单行或双行人工栽插,行株距30cmX14 15cm,每穴I 3苗。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母本,其播种期比常规湿润育秧人工栽插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长乐,王宝和,曹跃先,薛良鹏,戴正元,李爱宏,李育红,刘晓斌,张哲,李忠芹,高建军,赵步洪,黄年生,潘存红,肖宁,刘广清,汪南雁,曹坤,张洪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