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建杂交后代无性系群体的方法,尤其涉及,属于植物育种
技术介绍
欧美国家在20世纪初即对百合新品种选育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至2008年全球官方登记的百合品种数量已达9465个。欧洲百合育种强国荷兰每年能推出近200个百合新品种。目前,我国的百合栽培品种几乎都来自荷兰,国内百合育种业近年虽有较大进步,但是培育出的百合品种数量仍然无法与国外强国相比。由于我国百合育种起步晚,而百合杂交后代种球的培育周期较长,仅从杂交种子到开花的周期就长达4 5年,选育一个品种至少需要11年时间,如此长的育种周期严重制约着百合花卉育种行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难于满足市场对自育百合新品种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快百合品种的育种进程,对现有的育种技术进行改进,以缩短百合新品种的培育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缩短百合育种周期、加快百合新品种的培育速度、规模化地推出百合新品种,本专利技术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这样,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将经过筛选后的百合目标亲本经过切割柱头杂交,于杂交后30 120天之内视果实的生长状况采集杂交果实进行胚挽救,胚挽救获得的杂种胚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建百合杂交后代无性系群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A、切去母本百合花柱上部连接柱头,保留子房以上0.5~1cm的部分,把父本新鲜花粉涂抹于切口处进行授粉;B、经步骤A授粉后30~120天内,当果实发育停止或缓慢时,采下由子房发育而成的百合蒴果;C、将步骤B所得百合蒴果进行消毒清洗;D、从步骤C处理的蒴果中取出种子,挤出幼胚,接种到MS+NAA(0.01~0.05)mg/L、pH=5.8的培养基上,在培养温度为20~25℃,光照强度为2000~5000Lx,光照时间8~12小时/天的条件下,培养30~80天,得到幼苗;E、将步骤D的幼苗转接到MS+BA(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建百合杂交后代无性系群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A、切去母本百合花柱上部连接柱头,保留子房以上O.5 Icm的部分,把父本新鲜花粉涂抹于切口处进行授粉; B、经步骤A授粉后30 120天内,当果实发育停止或缓慢时,采下由子房发育而成的百合蒴果; C、将步骤B所得百合蒴果进行消毒清洗; D、从步骤C处理的蒴果中取出种子,挤出幼胚,接种到MS+NAA(0.01 O. 05)mg/L、pH=5. 8的培养基上,在培养温度为20 25°C,光照强度为2000 5000Lx,光照时间8 12小时/天的条件下,培养30 80天,得到幼苗; E、将步骤D 的幼苗转接至Ij MS+BA (O. 5 l)mg/L+NAA(0. I O. 5)mg/L、pH=5. 8 的培养基上,在与D步骤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光芬,吴丽芳,王祥宁,王继华,贾文杰,段青,唐开学,马璐琳,张艺萍,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