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建百合杂交后代无性系群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2819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建百合杂交后代无性系群体的方法,将经过筛选后的百合目标亲本经切割柱头、杂交、采集后,经萌芽、增殖和结球等胚挽救,由一株扩繁至上百株,待籽球生长后进行春化处理,处理结束后籽球栽培到温室土壤中,连续越二个冬季,在第三个冬季来临前挖出种球,即获得有上百株个体的开花无性系群体。采用该方法,年限大大缩短,由十一年减少至五年,加快了百合育种速度,提高了培育百合新品种的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流程简单,对于百合远缘杂交后代的获得及杂种无性系群体的快速创制具有明显的效果,群体内各个植株的性状表现一致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建杂交后代无性系群体的方法,尤其涉及,属于植物育种

技术介绍
欧美国家在20世纪初即对百合新品种选育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至2008年全球官方登记的百合品种数量已达9465个。欧洲百合育种强国荷兰每年能推出近200个百合新品种。目前,我国的百合栽培品种几乎都来自荷兰,国内百合育种业近年虽有较大进步,但是培育出的百合品种数量仍然无法与国外强国相比。由于我国百合育种起步晚,而百合杂交后代种球的培育周期较长,仅从杂交种子到开花的周期就长达4 5年,选育一个品种至少需要11年时间,如此长的育种周期严重制约着百合花卉育种行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难于满足市场对自育百合新品种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快百合品种的育种进程,对现有的育种技术进行改进,以缩短百合新品种的培育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缩短百合育种周期、加快百合新品种的培育速度、规模化地推出百合新品种,本专利技术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这样,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将经过筛选后的百合目标亲本经过切割柱头杂交,于杂交后30 120天之内视果实的生长状况采集杂交果实进行胚挽救,胚挽救获得的杂种胚不定芽扩繁至100株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建百合杂交后代无性系群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A、切去母本百合花柱上部连接柱头,保留子房以上0.5~1cm的部分,把父本新鲜花粉涂抹于切口处进行授粉;B、经步骤A授粉后30~120天内,当果实发育停止或缓慢时,采下由子房发育而成的百合蒴果;C、将步骤B所得百合蒴果进行消毒清洗;D、从步骤C处理的蒴果中取出种子,挤出幼胚,接种到MS+NAA(0.01~0.05)mg/L、pH=5.8的培养基上,在培养温度为20~25℃,光照强度为2000~5000Lx,光照时间8~12小时/天的条件下,培养30~80天,得到幼苗;E、将步骤D的幼苗转接到MS+BA(0.5~1)mg/L+NA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建百合杂交后代无性系群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A、切去母本百合花柱上部连接柱头,保留子房以上O.5 Icm的部分,把父本新鲜花粉涂抹于切口处进行授粉; B、经步骤A授粉后30 120天内,当果实发育停止或缓慢时,采下由子房发育而成的百合蒴果; C、将步骤B所得百合蒴果进行消毒清洗; D、从步骤C处理的蒴果中取出种子,挤出幼胚,接种到MS+NAA(0.01 O. 05)mg/L、pH=5. 8的培养基上,在培养温度为20 25°C,光照强度为2000 5000Lx,光照时间8 12小时/天的条件下,培养30 80天,得到幼苗; E、将步骤D 的幼苗转接至Ij MS+BA (O. 5 l)mg/L+NAA(0. I O. 5)mg/L、pH=5. 8 的培养基上,在与D步骤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光芬吴丽芳王祥宁王继华贾文杰段青唐开学马璐琳张艺萍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