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营炉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472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营炉炉头,用于安装在野营炉炉身的顶部,包括中部开设有炉膛口的上盖和与所述上盖固连的防风罩,该野营炉炉头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防风罩上,且沿所述防风罩周向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构件。由于三个支撑构件沿防风罩的周向均匀分布,因而相邻两个支撑构件之间间隔120°,当锅体放置在支撑构件上,三个支撑构件将对锅体形成稳定的三点式支撑,这就实现了对锅体稳定的支撑,避免了锅体产生晃动或者倾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营炉炉头
本技术涉及户外野营旅游装备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野营炉炉头。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户外野营旅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选择,当人们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时,无论是用于野餐还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对食物进行熟制加工,针对这种需求,市面上已经出现了野外熟制加工食物用的野营炉。野营炉一般包括炉头、炉身和支撑架,其中炉头部分一般是用于支撑被加热的锅体,炉身内部设置有为燃料提供燃烧场所的燃烧筒,燃烧筒内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火焰用于为炉头所支撑的锅体加热。然而目前的野营炉的炉头一般由上盖和防风罩组成,其中上盖用于与炉身的上端配合,并且上盖中部设置有与燃烧筒相通的炉膛口,防风罩为围设在上盖上的环状钣金,锅体放置在防风罩上进行加热。由于防风罩仅为一环状钣金件,因而锅体放置在该防风罩上不够稳定,锅体容易产生晃动甚至倾翻,这不仅浪费资源,还容易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如何能够保证放置在野营炉上的锅体更加稳定,避免其产生晃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野营炉炉头,以便使得锅体放置在该野营炉炉头上更加稳定可靠,避免锅体晃动或者倾翻,从而避免使用人员受到伤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野营炉炉头,用于安装在野营炉炉身的顶部,包括中部开设有炉膛口的上盖和与所述上盖固连的防风罩,并且该野营炉炉头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防风罩上,且沿所述防风罩周向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构件。优选的,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防风罩内部,另一端翻折至所述防风罩外部的支撑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腿翻折出所述防风罩一端的鹤嘴支撑块。优选的,所述鹤嘴支撑块用于与锅体接触的一面上还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翻折出所述防风罩的一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 -9°。优选的,所述防风罩为锥台形防风罩,且所述防风罩的大端与所述上盖固连。优选的,所述上盖用于与所述防风罩接触的部位具有与所述防风罩适配的下沉槽。优选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防风罩侧面上用于添加燃料的填料口。优选的,所述上盖的中部面板由所述下沉槽的边缘向所述炉膛口的边缘逐渐降低。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中所提供的野营炉炉头包括上盖和与上盖固连的防风罩,并且防风罩上还固定设置有沿防风罩周向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构件,由于三个支撑构件沿防风罩的周向均匀分布,因而相邻两个支撑构件之间间隔120°,当锅体放置在支撑构件上,三个支撑构件将对锅体形成稳定的三点式支撑,这就实现了对锅体稳定的支撑,避免了锅体产生晃动或者倾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野营炉炉头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野营炉炉头的俯视示意图。[0021 ] 其中,I为上盖,2为防风罩,3为支撑构件,4为下沉槽,5炉膛口 ;31为支撑腿,32为鹤嘴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野营炉炉头,以便使得锅体放置在该野营炉炉头上更加稳定可靠,避免锅体晃动或者倾翻,从而避免使用人员受到伤害。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野营炉炉头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野营炉炉头的俯视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野营炉炉头安装在野营炉炉身的顶部,该野营炉炉头包括上盖I和与上盖I固连的防风罩2,其中上盖I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与炉身内部的燃烧筒连通的炉膛口 5,相比于现有技术,该野营炉炉头中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防风罩2上,并且沿防风罩2周向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构件3,如图1和图2中所示。由于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野营炉炉头中,防风罩2上还设置有三个支撑构件3,并且三个支撑构件3沿防风罩2的周向均匀分布,因而相邻两个支撑构件3之间间隔120°,当锅体放置在支撑构件3上,三个支撑构件3将对锅体形成稳定的三点式支撑,这就实现了对锅体稳定的支撑,避免了锅体产生晃动或者倾翻。三个支撑构件3可以直接设置在防风罩2的外壁上,也可以设置在防风罩2的内部上并且向外翻折形成用于托住锅体的支撑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支撑构件3具体包括支撑腿31和设置在支撑腿31上的鹤嘴支撑块32,如图1中所示,支撑腿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防风罩2的内壁上,另一端向防风罩2的外部翻折,并且鹤嘴支撑块32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腿31翻折出防风罩2的一端。该种支撑构件3可以称为外倾式鹤嘴锅架,由于鹤嘴支撑块32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腿31翻折出防风罩2的一端,因而该种支撑构件3可以进行折叠,在野营炉处于收纳状态时,鹤嘴支撑块32可以翻折至防风罩2内部,从而减小野营炉炉头所占用的空间,提高整个野营炉的便携性能。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支撑构件3折叠后,三个支撑腿31的外端所在的圆的直径为30mm-70mm,当支撑构件3打开至使用状态后,三个鹤嘴支撑块32外端所在的圆的直径为 90mm-120mm。为了进一步提高放置在支撑构件3上的锅体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支撑构件3的鹤嘴支撑块32用于与锅体接触的一面上还设置有防滑纹,如图1中所示,防滑纹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大鹤嘴支撑块32与锅体底部的摩擦力,从而避免放置在支撑构件3上的锅体产生滑动。支撑腿31翻折出防风罩2的一端与水平面之间设置合适的夹角可以进一步提高锅体的稳定性,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支撑腿31翻折出防风罩的一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 -9°,优选的为7°或8°。防风罩2除了防风的作用之外,还具有这将炉膛中的火焰汇聚到锅体底部的作用,为了提高防风罩2的聚火作用,本实施例中的防风罩2设置为锥台形防风罩,并且该锥台形防风罩的大端与上盖I固连,为了保证到达防风罩2位置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还可以在防风罩2的侧壁上开设适量的通风孔,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野营炉炉头的上盖I上还设置有下沉槽4,该下沉槽4设置在上盖I用于与防风罩2接触的部位,从而使防风罩2更加稳定的安装在上盖I上,下沉槽4的深度为lmm-1.5mm。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防风罩2侧面上还开设有用于添加燃料的填料口,由于锅体放置在支撑构件3上,在防风罩2的侧面开设填料口后可以在不端下锅体的情况下向炉膛内部填充燃料,这大大增强了野营炉炉头的实用性,为了使燃料容易下漏到燃烧筒内,本实施例中上盖I的中部面板由下沉槽4的边缘向炉膛口 5的边缘逐渐降低,从而使整个上盖I形成一个类似于漏斗的形状,以便燃料迅速进入到燃烧筒内进行燃烧,避免燃料积存于上盖I中。填料口的宽度设置在50mm-60mm的范围内,高度可以与防风罩2的高度一致。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野营炉炉头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营炉炉头,用于安装在野营炉炉身的顶部,包括中部开设有炉膛口(5)的上盖(1)和与所述上盖(1)固连的防风罩(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防风罩(2)上,且沿所述防风罩(2)周向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构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营炉炉头,用于安装在野营炉炉身的顶部,包括中部开设有炉膛口(5)的上盖(I)和与所述上盖(I)固连的防风罩(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防风罩(2)上,且沿所述防风罩(2 )周向均匀分布的三个支撑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炉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3)包括: 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防风罩(2)内部,另一端翻折至所述防风罩(2)外部的支撑腿(31); 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腿(31)翻折出所述防风罩(2)—端的鹤嘴支撑块(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营炉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鹤嘴支撑块(32)用于与锅体接触的一面上还设置有防滑纹。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立维彭继东黄晓斌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风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