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种石蒜和除虫菊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9781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控方法,即石蒜与除虫菊搭配种植在农作物栽培地周围,起到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目的。该方法作用是:改善栽培地的生态环境,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栽培地农作物病虫害得到控制,使栽培地主栽作物农药使用量大大减少,保证农作物农药残留量不超标,生产有机农作物;充分利用土地美化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控
,是涉及一种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的病虫害生物防控体系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原因,常用的化学防治手段虽然效果明显,但是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造成农作物农药残留量超标,品质下降,环境和地下水污染等严重问题,长期使用某些农药,使病害虫产生抗药性,必须增大用药剂量,用药剂量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差,环境污染就越来越严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农作物品质、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了,化学农药已经不适用社会的发展,因此环保、生态的防控方法才是今后农作物生产中防控病虫害的出路。部分植物具有化感作用,对病、虫害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这些化感物质来自植物体内,是环境长期选择的结果,对环境不会造成不利影响,是农业中具开发价值的环保型农药,如石蒜和除虫菊就是这类植物。石蒜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而生物碱是一类常见的具有化感抑制作用的代谢产物,具有杀虫、杀菌的作用,石蒜含有的雪花莲凝集素对部分害虫具有毒杀作用。除虫菊中含有除虫菊酯,对害虫具有趋避作用,且具有广谱性,是世界上唯一集约化栽培的杀虫植物。从除虫菊中提取的杀虫药一除虫菊酯因其无公害的特点,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在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提取石蒜和除虫菊中的有效成分用于治虫杀虫,如文献《石蒜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繁育研究建议》中指出石蒜喊等毒性较大,将其提取制成闻效杀虫、杀菌的低浓度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原料除虫菊的栽培技术》中提到除虫菊主要含有除虫菊和灰菊素,花、茎、叶均可制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合成敌杀死、速灭杀丁及制作蚊香、避蚊油、灭虱粉的重要原料,而在现有技术中用种植杀虫植物来进行生物防控的技术还鲜见报道。参考文献: 石蒜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繁育研究建议.杨志玲,谭梓峰.经济林研究.2003,21[4]:97-99 生物农药原料除虫菊的栽培技术.孟宪粉,黄寅玲,王艳芳.河南农业.2006,1:15 石蒜的人工栽培.沈明山,陈睦传,徐金森,等.厦门科技.1999,02:21-22。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控方法,通常的生物防控作物病虫害是用动物天敌,如赤眼蜂防稻纵卷叶螟,而本专利技术开发的是一种用种植植物的方法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控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是在农作物田土周边或在果树、茶树间隙中间间种石蒜和除虫菊,按照一行石蒜,一行除虫菊间作种植,石蒜和除虫菊的行距为18~20cm ;将直径不低于3cm的石蒜鳞茎按株距为18~20cm摆栽,后覆土,鳞莖露出地面l-2cm,在距石蒜行18~20cm处挖深4~5cm、宽4~5cm的条沟,将进行催芽后的除虫菊种子,用湿润的草木灰与土的混合物拌匀,其草木灰与土的重量比为1:2,然后均匀撒于条沟内,并覆一层薄土,待除虫菊出苗后进行间苗、补苗,使株距为8~10cm,间种行数根据田土周边空地和树间间隙情况决定;间种的石蒜和除虫菊种植一次用4-6年,4-6年后将所有种植物破碎入土,再按上述方法重新补种,补种的时间为当年3-4月份。以上所述的石蒜为黄花石蒜Lycoris aurea Herb,所述的除虫菊名称为白花除虫菊 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所述除虫菊种子催芽方法是将除虫菊种子用纱布包好,浸泡于40°C温水中两个小时,取出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I小时后,再放入40°C温水中浸泡两小时,又取出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I小时后,最后放入40°C温水中再浸泡两小时;若此时气温在20°C以上,则将浸泡好的种子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时刻保持种子湿润,若气温在20°C以下,则用经高温消毒的湿润旧棉絮包裹种子,待种子破胸,用草木灰与土的混合物拌匀即可。撒除虫菊种子的条沟内除虫菊种子的量为10-20粒/m。间种石蒜和除虫菊的行数根据田土周边空地和树间间隙情况决定,但每亩地至少种植600~630株石蒜和1200~1260株除虫菊。上述的所有种植物破碎入土的方法是,将石蒜叶片、石蒜鳞茎与除虫菊茎杆收割、干燥、破碎,耕地前均匀撒于农作物地中,耕地时将土翻耕,将碎屑埋于地下。本专利技术优点: 运用石蒜与除虫菊配置,每年10月到次年4月石蒜叶片生长期;4月下旬石蒜叶片枯萎,除虫菊发芽;6月除虫菊开花;8月除虫菊枯萎,石蒜开花,两者生长互不影响。石蒜与除虫菊两者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低,两者耐贫瘠,植株高度为50cm以下,不与农作物争光,且分布范围广,在水稻田、果园、茶园、菜地等周围均可栽种。夏季温暖潮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严重,而此时正好是除虫菊与石蒜开花时期,能有效趋避害虫,由于控制了虫害的发生程度,减少了病害传播途径,能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发生范围;而冬季石蒜叶片生长期,占据了部分害虫(如螟虫、棉铃虫等)越冬寄主的生存空间,可影响其顺利越冬、减少次年虫源。本专利技术还充分利用土地,改善农作物栽培地的生态环境,增加观赏性,且石蒜与除虫菊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谓是一劳永逸,是生产有机农作物、建设有机果园等的很好方法。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用种植植物防控农作物病虫害代替传统的用动物天敌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以虫治虫方法,是一种新的生物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2、本专利技术比农药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方法绿色环保、无污染、无残留,比以虫治虫的方法容易管理、成本低;3、石蒜、除虫菊易栽异种、耐贫瘠、分布范围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一次可以管多年;4、石蒜、除虫菊植株高50cm以下,不与农作物争光,而且花卉美丽,颇具观赏性;5、夏季温暖潮湿,农作物病虫害严重时,正是除虫菊、石蒜先后开花期,能有效趋避害虫;6、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对朱砂叶螨、小菜蛾、菜蚜虫、粘虫、蚊、蝇、稻纵卷叶螟、蝗虫、稻飞虱、叶蝉、蚜虫、线虫、锈病、纹枯病、稻曲病都有一定防控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述各实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对本专利技术并没有限制。任何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和实施例作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属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 实施例一试验于2012年4月10日开始进行。除虫菊种子来源:网上购买,商家四川乐山市,乐山中天异泰商贸有限公司。石蒜种球来源:贵阳市乌当区羊昌基地。试验地设在乌当区羊昌镇的水稻种植地进行,该水稻种植地种植一季稻,水稻于4月10日播种,采用直播方法。于2012年4月10日,按照权力要求3所述对除虫菊种子进行浸种催芽,2012年4月14日,在一块面积为I亩的稻田田埂上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种植一行石蒜、一行除虫菊,并在稻田中部做一田埂,并按同种方法种上石蒜与除虫菊。每次水稻进行追肥时,给石蒜与除虫菊施用适量肥料。病虫害调查于栽种后次年进行,即2013年6月15日、7月15日、8月15日、9月15日各进行一次,在栽培石蒜与除虫菊的田块附近约200米处、相同纬度取两块水稻田作为对照(其中一块水稻田不施农药,其中一块按常规方式施用农药)。调查时每块田取5个点,每个点取一平米,调查结果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种石蒜和除虫菊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农作物田土周边或在果树、茶树间隙中间间种石蒜和除虫菊,按照一行石蒜,一行除虫菊间作种植,石蒜和除虫菊的行距为18~20cm;将直径不低于3cm的石蒜鳞茎按株距为18~20cm摆栽,后覆土,鳞茎露出地面1~2cm,在距石蒜行18~20cm处挖深4~5cm、宽4~5cm的条沟,将进行催芽后的除虫菊种子,用湿润的草木灰与土的混合物拌匀,其草木灰与土的重量比为1:2,然后均匀撒于条沟内,并覆一层薄土,待除虫菊出苗后进行间苗、补苗,使株距为8~10cm,间种行数根据田土周边空地和树间间隙情况决定;间种的石蒜和除虫菊种植一次用4‑6年,4‑6年后将所有种植物破碎入土,再按上述方法重新补种,补种的时间为当年3‑4月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种石蒜和除虫菊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农作物田土周边或在果树、茶树间隙中间间种石蒜和除虫菊,按照一行石蒜,一行除虫菊间作种植,石蒜和除虫菊的行距为18~20cm ;将直径不低于3cm的石蒜鳞茎按株距为18~20cm摆栽,后覆土,鳞莖露出地面I~2cm,在距石蒜行18~20cm处挖深4~5cm、宽4~5cm的条沟,将进行催芽后的除虫菊种子,用湿润的草木灰与土的混合物拌匀,其草木灰与土的重量比为1:2,然后均匀撒于条沟内,并覆一层薄土,待除虫菊出苗后进行间苗、补苗,使株距为8~10cm,间种行数根据田土周边空地和树间间隙情况决定;间种的石蒜和除虫菊种植一次用4-6年,4-6年后将所有种植物破碎入土,再按上述方法重新补种,补种的时间为当年3-4月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种石蒜和除虫菊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石蒜为黄花石蒜Lycoris aurea Herb,所述的除虫菊为白花除虫菊Pyrethrumcinerariifoliu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种石蒜和除虫菊防控农作物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君石贵阳陈光强刘涛唐巧玲柳永娥丁影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芊芊园艺新技术发展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