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缓释控释肥料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9287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9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释控释肥料壳体,属于肥料缓释控释领域。一种缓释控释肥料壳体,由第一U型体、第二U型体、方形体、肥料填充层、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组成,所述第一U型体开口端与第二U型体开口端相对固定于方形体外壁上并形成两个密闭腔室,所述两个密闭腔室内为肥料填充层,方形体内为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构成此缓释控释肥料壳体两种材料:一为木材剩余物,它保留有木材多孔的性质,渗透性好;二为热固性树脂,它为高聚合物,渗透性差,当树脂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后,肥料才易于渗透出去,通过调整木材剩余物和热固性树脂的质量比例、壳体厚度达到肥料缓释与控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缓释控释肥料壳体,属于肥料缓释控释领域。一种缓释控释肥料壳体,由第一U型体、第二U型体、方形体、肥料填充层、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组成,所述第一U型体开口端与第二U型体开口端相对固定于方形体外壁上并形成两个密闭腔室,所述两个密闭腔室内为肥料填充层,方形体内为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构成此缓释控释肥料壳体两种材料:一为木材剩余物,它保留有木材多孔的性质,渗透性好;二为热固性树脂,它为高聚合物,渗透性差,当树脂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后,肥料才易于渗透出去,通过调整木材剩余物和热固性树脂的质量比例、壳体厚度达到肥料缓释与控释。【专利说明】一种缓释控释肥料壳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释控释肥料壳体,属于肥料缓释控释领域。
技术介绍
在林业生产中,由于树木的生长周期较长,运输和工作条件又较差,对施放缓释肥料有着越来越紧迫的要求。1968年Tennessee Valley Ala就研制开发了有关硫包膜尿素颗粒的加工技术,制作出硫包膜肥料。但是硫作为涂覆材料并不能很好地密封肥料颗粒表面,包膜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些“针孔”或裂缝的问题,使水很容易透过孔或缝进入到肥料核心,导致肥料快速溶解及渗出硫包膜,降低了缓释效果(见赵世民等,包膜型缓释/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化工科技,2003,11(5):50?54)。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缓释肥料壳体。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缓释控释肥料壳体,由第一 U型体、第二 U型体、方形体、肥料填充层、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组成,所述第一 U型体开口端与第二 U型体开口端相对固定于方形体外壁上并形成两个密闭腔室,所述两个腔室内为肥料填充层,方形体内为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优选的是:所述的第一 U型体和第二 U型体厚度分别为0.6?1.2mm,高度分别为5?15_,口径直径分别为3?6_,二者的厚度、高度和口径直径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的是:所述的方形体壁厚度为0.6?1.2mm,长度为9?12mm,宽度为6?IOmm,高为 6 ?10mnin优选的是:所述的方形体未与第一 U型体或第二 U型体连接的侧壁上开有4?8个小孔,且孔径为0.5?1mm。所述的第一 U型体、第二 U型体及方形体是由木材剩余物及热固性树脂压制而成,所述木材剩余物质量百分数为20%?40%,热固性树脂质量百分数为60?80%。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中二者的质量比为10:1。 本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I)构成此缓释控释肥料壳体的两种材料:一为木材剩余物,它保留有木材多孔的性质,渗透性好;二为热固性树脂,它为高聚合物,渗透性差,当树脂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后,肥料才易于渗透出去,通过调整木材剩余物和热固性树脂的质量比例、壳体厚度达到肥料缓释控释。(2)雨水进入肥料壳体后,溶解的肥料先通过木材的固有空隙通道,随后又通过热固性树脂降解产生的新通道渗出供给植物养分,肥料源源不断的渗出,起到缓释作用。(3)有机废弃物经过EM菌发酵形成有机肥和CO2,使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有机肥及EM菌通过木材空隙通道及热固性树脂降解产生的新通道渗出,EM菌能活化土壤,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co2通过方形体侧壁的小孔上释放出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4)此缓释控释肥料壳体最终也会在土壤中被分解,作为养分供植物吸收。【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缓释控释肥料壳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 U型体2、第二 U型体3、方形体4、肥料填充层5、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并不受制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两个厚度均为0.6mm,高度均为5mm,口径直径均为3mm的第一 U型体I和第二 U型体2的开口端相对固定于方形体3外壁上,所述的方形体3壁厚度为0.6mm,长度为9mm,宽度为6mm,高度为6mm。第一 U型体1、第二 U型体2与方形体3形成的密闭腔室内装满肥料形成肥料填充层4,方形体3内装5克有机废弃物与0.5克EM菌制得的混合物形成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5,所述的第一 U型体1、第二 U型体2及方形体3是由10克木材剩余物及40克热固性树脂混合均匀后压制而成。在方形体3未与第一 U型体I和第二 U型体2连接的侧壁上开有4个孔径为Imm的小孔。实施例2将厚度为0.6mm,高度为5mm,口径直径为3mm的第一 U型体I和厚度为1mm,高度为10mm,口径直径为4mm的第二 U型体2开口端相对固定于方形体3外壁上,所述的方形体3壁厚度为1mm,长度为10mm,宽度为7mm,高度为7mm。第一 U型体1、第二 U型体2与方形体3形成的密闭腔室内装满肥料形成肥料填充层4,方形体3内装7克有机废弃物与0.7克EM菌制得的混合物形成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5,所述的第一 U型体1、第二U型体2及方形体3是由30克木材剩余物及70克热固性树脂压制而成。在方形体3未与第一 U型体I和第二 U型体2连接的侧壁上开有6个孔径为0.8mm的小孔。实施例3将两个厚度均为1.2mm,高度均为15mm, 口径直径均为6mm的第一 U型体I和第二 U型体2的开口端相对固定于方形体3外壁上,所述的方形体3壁厚度为1.2mm,长度为12mm,宽度为10mm,高度为10mm。第一 U型体1、第二 U型体2与方形体3形成的密闭腔室内装满肥料形成肥料填充层4,方形体3内装10克有机废弃物与I克EM菌制得的混合物形成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5,所述的第一 U型体1、第二 U型体2及方形体3是由50克木材剩余物及75克热固性树脂混合均匀后压制而成。在方形体3未与第一 U型体I和第二 U型体2连接的侧壁上开有8个孔径为0.5mm的小孔。以上实施例中各肥料释放效果如表I所示:表I肥料养分释放率【权利要求】1.一种缓释控释肥料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第一 U型体、第二 U型体、方形体、月巴料填充层、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组成,所述第一 U型体开口端与第二 U型体开口端相对固定于方形体外壁上并形成两个密闭腔室,所述两个腔室内为肥料填充层,方形体内为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控释肥料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U型体和第二U型体厚度分别为0.6?1.2mm,高度分别为5?15mm,口径直径分别为3?6mm,二者的厚度、高度和口径直径可以相同或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控释肥料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体壁厚度为0.6?1.2臟,长度为9?12臟,宽度为6?ICtam,高度为6?10mn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控释肥料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体未与第一U型体或第二 U型体连接的侧壁上开有4?8个小孔,且孔径为0.5?1mm。【文档编号】C05G3/00GK203683407SQ201420069896【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8日 【专利技术者】孙静, 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释控释肥料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第一U型体、第二U型体、方形体、肥料填充层、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组成,所述第一U型体开口端与第二U型体开口端相对固定于方形体外壁上并形成两个密闭腔室,所述两个腔室内为肥料填充层,方形体内为有机废弃物及EM菌混合物填充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静符韵林梁炳钊黄腾华刘晓玲王钟黄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