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及其混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8137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3 11:06
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蓝绿光光源以及橘红光光源,工作时,蓝绿光光源发出蓝绿光,橘红光光源发出橘红光,蓝绿光光源发出的蓝绿光与橘红光光源发出的橘红光混合而得到白光。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采用蓝绿光光源取代蓝光光源,可避免蓝光对人眼视网膜造成伤害,尤其是波长为441nm的蓝光,并且由蓝绿光与橘红光混合后得到的白光具有更好的演色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混光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蓝绿光光源以及橘红光光源,工作时,蓝绿光光源发出蓝绿光,橘红光光源发出橘红光,蓝绿光光源发出的蓝绿光与橘红光光源发出的橘红光混合而得到白光。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采用蓝绿光光源取代蓝光光源,可避免蓝光对人眼视网膜造成伤害,尤其是波长为441nm的蓝光,并且由蓝绿光与橘红光混合后得到的白光具有更好的演色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混光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的混合,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国学者经过多项研究表明,蓝光通过提高视觉细胞对光的敏感度和光氧化反应导致细胞的死亡,损害视力。经过研究发现,蓝光照射视网膜时可产生大量活性视紫红质,显著提高视网膜感光能力,故视网膜对蓝光更敏感。试验中显示,441nm的蓝光对视网膜破坏力最强。脂褐素为视网膜细胞代谢的残留物。随着年龄增加脂褐素具有强烈吸收蓝光的特性,使视网膜色素上皮对蓝光敏感性增加。在有氧的条件下,蓝光刺激视网膜启动光氧化机制,形成严重的氧化反应,破坏机体正常的氧化还原的动态平衡,导致感光细胞凋亡,现认为脂褐素与蓝光的作用是导致黄斑变性的重要原因。大量的实验表明蓝光能够激活视网膜细胞的氧化反应,启动细胞凋亡机制,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和损伤。然而,目前业界常用的制造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方法为蓝光混合黄色荧光粉。如图1所示,示出了目前利用蓝光与黄光混合方法的光谱示意图。其中,蓝光频谱内包含有波峰I位于441nm附近的蓝光。因此,目前利用蓝光混合黄光的白光发光二极管中包含了相对强度较高的且对人体视网膜伤害较大的441波长的蓝光,如长期使用难免对视网膜造成伤害,进而利用蓝光混合黄光制程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行业发展将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避免上述伤害的发光二极管混光方法及使用该混光方法的发光二极管。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蓝绿光光源以及橘红光光源,工作时,蓝绿光光源发出蓝绿光,橘红光光源发出橘红光,蓝绿光光源发出的蓝绿光与橘红光光源发出的橘红光混合而得到白光。一种发光二极管混光方法,提供蓝绿光光源以及橘红光光源,蓝绿光光源发出蓝绿光,橘红光光源发出橘红光;混合蓝绿光及橘红光而得到白光。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采用蓝绿光光源取代蓝光光源,可避免蓝光对人眼视网膜造成伤害,尤其是波长为441nm的蓝光,并且由蓝绿光与橘红光混合后得到的白光具有更好的演色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当中采用蓝光混合黄光的光谱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混光方法在CIE1931色坐标中的示意图。图3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混光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图4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混光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绿光光源以及橘红光光源,工作时,蓝绿光光源发出蓝绿光,橘红光光源发出橘红光,蓝绿光光源发出的蓝绿光与橘红光光源发出的橘红光混合而得到白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蓝绿光光源发出的蓝绿光峰波长大于490n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蓝绿光在CIE1931色坐标中的坐标在(0-0.3,0.3-0.8)范围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橘红光光源发出的橘红光峰波长大于580n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橘红光在CIE1931色坐标中的坐标在(0.4-0.8,0.2-0.5)范围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蓝绿光光源为一第一芯片,该橘红光光源为设于该第一芯片出光光路上的荧光粉,该第一芯片发出蓝绿光,该荧光粉被第一芯片发出的光激发后发出橘红光。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橘红光光源为一第一芯片,该蓝绿光光源为设于该第一芯片出光光路上的荧光粉,该第一芯片发出橘红光,该荧光粉被第一芯片发出的光激发后发出蓝绿光。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该发光芯片的封装层,该荧光粉设于封装层内。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蓝绿光光源为第一芯片,该橘红光光源为第二芯片,该第一芯片发出蓝 绿光,该第二芯片发出橘红光。10.一种发光二极管混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蓝绿光光源以及橘红光光源,蓝绿光光源发出蓝绿光,橘红光光源发出橘红光;混合蓝绿光及橘红光而得到白光。【文档编号】H01L33/48GK103904188SQ201210569000【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张忠民, 张简千琳, 胡雪凤, 孙正文, 吴雅婷 申请人: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绿光光源以及橘红光光源,工作时,蓝绿光光源发出蓝绿光,橘红光光源发出橘红光,蓝绿光光源发出的蓝绿光与橘红光光源发出的橘红光混合而得到白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民张简千琳胡雪凤孙正文吴雅婷
申请(专利权)人: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