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法兰使用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8112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法兰使用的模具。属于机械锻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锻造法兰使用的模具。其锻模腔室内与置放加热锻坯坯料的定位接触处的腔室表面高温不易磨损,高温不易变形,提高其使用寿命。其技术方案要点如下:包括有圆饼形状的上柱室(103),其特点在于:在上柱室(103)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圆柱体形状的下柱室(104),并且在下柱室(104)内设置有圆柱体形状的垫块(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锻造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锻造行业其自由锻是不可缺少的工序。其自由锻使用的锻模也多种多样。其锻模的使用寿命不尽相同,有的可以使用几万次,有的只能使用几千次。其锻模的热磨损是造成其模具报废的主要原因,人们常选择耐高温的合金材料来制作锻模。但是仅选用较好的耐高温合金材料还存在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在于:锻模腔室内与置放高温锻坯坯料的定位接触处的腔室表面易产生高温磨损,易产生变形,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锻造法兰使用的模具。其锻模腔室内与置放加热锻坯坯料的定位接触处的腔室表面高温不易磨损,高温不易变形,提高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锻造法兰使用的模具,包括有圆饼形状的上柱室103,其特点在于:在上柱室103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圆柱体形状的下柱室104,并且在下柱室104内设置有圆柱体形状的垫块2。由于设置有垫块2,其圆饼形状的上柱室102的底平面至圆柱体形状的模外胎1的底平面之间的尺寸距离得到增加,其金属材料也得到增加。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圆柱体形状的垫块2置放于圆柱体形状的下柱室104内,随后,将高温锻坯坯料置放于垫块2上,平稳后对坯料进行连续锤击、成形,退模即可。由于垫块2及时代替上柱室103的腔室表面吸收了高温锻坯坯料被连续锤击之前散发的热量,以及垫块2易更换,易降温的特点,使得置放加热锻坯坯料的定位接触处,即上柱室103腔室表面处温度有所降低,其降低了高温磨损,其不易产生高温变形,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与稳定了锻件质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使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锻模腔室内置放加热锻坯坯料的定位接触处的腔室表面不易产生高温磨损与变形,提高了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中模外胎1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中模外胎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在图1图2图3所示第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锻造法兰使用的模具,包括有圆柱体形状的模外胎1,所述模外胎1的上端面设置有凹下的圆饼形状的大腔室102,其大腔室102的中部设置有凹下的圆饼形状的上柱室103,其特点是:上柱室103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凹下的圆柱体形状的下柱室104,并且在下柱室104内设置有圆柱体形状的垫块2。所述模外胎1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夹持用的环形槽101。由于设置有垫块2,其圆饼形状的上柱室102的底平面至圆柱体形状的模外胎1的底平面之间的尺寸距离得到增加,其金属材料也得到增加。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圆柱体形状的垫块2置放于圆柱体形状的下柱室104内,随后,将高温锻坯坯料置放于垫块2上,平稳后对坯料进行连续锤击、成形,退模即可。由于垫块2及时代替上柱室103的腔室表面吸收了高温锻坯坯料被连续锤击之前散发的热量,以及垫块2易更换,易降温的特点,使得置放加热锻坯坯料的定位接触处,即上柱室103腔室表面处温度有所降低,其降低了高温磨损,其不易产生高温变形,提高了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法兰使用的模具,包括有圆饼形状的上柱室(103),其特征在于:在上柱室(103)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凹下的圆柱体形状的下柱室(104),并且在下柱室(104)内设置有圆柱体形状的垫块(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法兰使用的模具,包括有圆饼形状的上柱室(103),其特征在于:在上
柱室(103)的下方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全喜郭树林张雁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天宝风电法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