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模具无动力自动锁模和快速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848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0:52
一种组合模具无动力自动锁模和快速脱模装置,其主要是:模具A前部顶面设有模具A凸块,模具B前部顶面设有卡槽,模具B后部顶面设有支耳,其与锁紧卡钩后端铰接,该锁紧卡钩下面的前部与中部分别设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卡扣,前卡扣与模具A凸块相匹配,后卡扣与模具B上的卡槽相匹配。上述前后卡扣之间构成一个凹槽。在后卡扣与支耳之间设有拉紧弹簧,该拉紧弹簧上端固定在锁紧卡钩上,下端固定在模具B上。另在模具A后部上面设有楔形开模凸块,其一个面固定在工作台侧面,该凸块的斜面与锁紧卡钩前卡扣斜面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需要辅助动力,无动力实现组合模具的锁模和开模动作,有效地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模具无动力自动锁模和快速脱模装置,其主要是:模具A前部顶面设有模具A凸块,模具B前部顶面设有卡槽,模具B后部顶面设有支耳,其与锁紧卡钩后端铰接,该锁紧卡钩下面的前部与中部分别设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卡扣,前卡扣与模具A凸块相匹配,后卡扣与模具B上的卡槽相匹配。上述前后卡扣之间构成一个凹槽。在后卡扣与支耳之间设有拉紧弹簧,该拉紧弹簧上端固定在锁紧卡钩上,下端固定在模具B上。另在模具A后部上面设有楔形开模凸块,其一个面固定在工作台侧面,该凸块的斜面与锁紧卡钩前卡扣斜面对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需要辅助动力,无动力实现组合模具的锁模和开模动作,有效地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专利说明】一种组合模具无动力自动锁模和快速脱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模锻装置。尤其是一种组合模具的锁紧和脱开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金属模锻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多向模锻时,模腔内会产生很大的胀模力。为了保证组合模具可以充分合模以达到锁紧坯料的作用。为确保在锻造过程中不会开模,需要再提供额外的合模力。模锻通常采用液压式锁模装置,即由液压缸将待锁紧模具压靠在一起,完成锁模。这种锁模装置的缺点是:合模的刚性和可靠性不够;模腔内胀模力大于锁模力时,会导致模具开缝,使坯料从分型面溢出;并且在成形过程中需要持续提供压力来锁紧模具,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的无动力自动锁紧和快速脱开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组合模具、楔形开模凸块、锁紧卡钩、弹簧及工作台。其中,安装在液压机滑块上的组合模具是由模具A和模具B组成的,模具A前部(朝向模具B)顶面设有模具A凸块,即模具A前端竖直面顶部与一斜面下端边相连,该斜面上端边与一水平面前端边相连,该水平面后端边与一竖直面上端边相连,该竖直面下端边与模具A顶面相连构成模具A凸块。模具B前部(朝向模具A)顶面设有凹槽即卡槽,最好,该卡槽前部的立面为斜面,后部的立面为直面。模具B后部顶面设有支耳,其通过芯轴与锁紧卡钩后端铰接。该锁紧卡钩为一条状杆,其下面的前部与中部分别设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凸块状卡扣,前卡扣与模具A上的凸块相匹配,即前卡扣前部为与模具A凸块平行的斜面,前卡扣后部设竖直面,其高度>模具A凸块高度,该前卡扣斜面与竖直面之间为平面。位于锁紧卡钩中部的后卡扣与模具B上的卡槽相匹配,并且后卡扣高度>卡槽深度,最好,前部为斜面,后部为竖直面,两者之间为平面。上述前后卡扣之间构成一个凹槽,该凹槽宽度>模具A凸块竖直面到前端距离+模具B卡槽斜面到前端距离之和,使模具A和模具B两前端接触时,前卡扣卡在模具A的凸块上,后卡扣卡在模具B的卡槽内将两模具锁住。在后卡扣与支耳之间设有拉紧弹簧,该拉紧弹簧上端固定在锁紧卡钩上,下端固定在模具B上,使锁紧卡钩在通常状态下基本与模具B顶面平行。另在模具A后部上面设有楔形开模凸块,其一个面固定在工作台侧面,该凸块的斜面与锁紧卡钩前卡扣斜面对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模具B后移,模具中装料,如图1所示,装料后模具B前移,模具A在原位置不动。锁紧卡钩的斜面与模具A凸块的斜面接触并向顺时针方向摆动,如图2所示,模具B继续前移,当锁紧卡钩的前卡扣卡在模具A凸块上时,由于弹簧作用锁紧卡钩向逆时针方向摆动,锁紧模具A、模具B,如图3所示。开模时,如图4所示,锁紧后的模具A、模具B —同向模具A后面移动,于是锁紧卡钩的斜面与楔形开模凸块的斜面接触并向顺时针方向摆动,卡钩结构打开,在胀模力的作用下,模具A与模具B之间离开一定距离,模具B向后移动实现开模动作,模具A、模具B均移至开始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由两个卡扣结构承载锻造时产生的胀模力,摆轴不承力,有效地避免了摆轴被破坏,提高了结构的强度。而且不需要附加合模力,有效地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2、锁紧卡钩在弹簧的作用下,通过与楔形平面的滑动实现锁模和开模,整个动作无需辅助动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初始状态的主视示意简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正在合模状态的主视示意简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已合模状态的主视示意简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开模状态的主视示意简图。图中:1_工作台,2-楔形开模凸块,3-模具A,4_模具A凸块,5-前卡扣,6-锁紧卡钩,7-后卡扣,8-弹簧,9-芯轴,10-模具B。【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组合模具无动力自动锁模和快速脱模装置的示意简图中,安装在液压机滑块上的组合模具是由模具A和模具B组成的,模具A朝向模具B的一端即前端的竖直面顶部与一斜面下端边相连,该斜面上端边与一水平面前端边相连,该水平面后端边与一竖直面上端边相连,该竖直面下端边与模具A顶面相连构成模具A凸块。模具B前部(朝向模具A)顶面设有卡槽,该卡槽前部的立面为斜面,后部的立面为直面。模具B后部顶面设有支耳,其通过芯轴与锁紧卡钩后端铰接。该锁紧卡钩为一条状杆,其下面的前部与中部分别设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凸块状卡扣,前卡扣与模具A上的凸块相匹配,SP前卡扣前部为与模具A凸块平行的斜面,前卡扣后部设竖直面,其高度>模具A凸块高度,该前卡扣斜面与竖直面之间为平面。位于锁紧卡钩中部的后卡扣,前部为斜面,后部为竖直面,两者之间为平面,该后卡扣与模具B上的卡槽相匹配,并且后卡扣高度>卡槽深度。上述前后卡扣之间形成一个凹槽,该凹槽宽度>模具A凸块竖直面到前端距离+模具B卡槽斜面到前端距离之和。在后卡扣与支耳之间设有拉紧弹簧,该拉紧弹簧上端固定在锁紧卡钩上,下端固定在模具B上。另在模具A后部上面设有楔形开模凸块,其一个面固定在工作台侧面,该凸块的斜面与锁紧卡钩前卡扣斜面对应。【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模具无动力自动锁模和快速脱模装置,安装在液压机滑块上的组合模具是由模具A和模具B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模具A前部顶面设有模具A凸块,模具B前部顶面设有卡槽,模具B后部顶面设有支耳,其通过芯轴与锁紧卡钩后端铰接,该锁紧卡钩下面的前部与中部分别设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凸块状卡扣,前卡扣与模具A上的凸块相匹配,即前卡扣前部为与模具A凸块平行的斜面,前卡扣后部设竖直面,其高度>模具A凸块高度,该前卡扣斜面与竖直面之间为平面,位于锁紧卡钩中部的后卡扣与模具B上的卡槽相匹配,并且后卡扣高度>卡槽深度,上述前后卡扣之间构成一个凹槽,该凹槽宽度>模具A凸块竖直面到前端距离+模具B卡槽斜面到前端距离之和,在后卡扣与支耳之间设有拉紧弹簧,该拉紧弹簧上端固定在锁紧卡钩上,下端固定在模具B上,另在模具A后部上面设有楔形开模凸块,其一个面固定在工作台侧面,该凸块的斜面与锁紧卡钩前卡扣斜面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模具无动力自动锁模和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具B前部顶面所设的卡槽,前部的立面为斜面,后部的立面为直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模具无动力自动锁模和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卡钩后卡扣前部为斜面,后部为竖直面,两者之间为平面。【文档编号】B21J13/10GK103894532SQ201410079807【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6日 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模具无动力自动锁模和快速脱模装置,安装在液压机滑块上的组合模具是由模具A和模具B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模具A前部顶面设有模具A凸块,模具B前部顶面设有卡槽,模具B后部顶面设有支耳,其通过芯轴与锁紧卡钩后端铰接,该锁紧卡钩下面的前部与中部分别设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凸块状卡扣,前卡扣与模具A上的凸块相匹配,即前卡扣前部为与模具A凸块平行的斜面,前卡扣后部设竖直面,其高度≥模具A凸块高度,该前卡扣斜面与竖直面之间为平面,位于锁紧卡钩中部的后卡扣与模具B上的卡槽相匹配,并且后卡扣高度≥卡槽深度,上述前后卡扣之间构成一个凹槽,该凹槽宽度≥模具A凸块竖直面到前端距离+模具B卡槽斜面到前端距离之和,在后卡扣与支耳之间设有拉紧弹簧,该拉紧弹簧上端固定在锁紧卡钩上,下端固定在模具B上,另在模具A后部上面设有楔形开模凸块,其一个面固定在工作台侧面,该凸块的斜面与锁紧卡钩前卡扣斜面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石岩韩光金淼张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