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368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热流道板、母模板、公模板、模脚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组互不接触的模具组,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安装面上对应各模具组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板安装台和下固定板安装台,所述上固定板安装台和下固定板安装台之间安装模具组组件,所述模具组的组件自上而下依次热流道板、母模板、公模板和模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模具板件由一件整体式分隔为两件或多件分体式,从而减轻模具重量,节省模具钢材,分散、并行加工避免大型模具对大型加工设备的依赖,降低模具开发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热流道板、母模板、公模板、模脚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组互不接触的模具组,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安装面上对应各模具组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板安装台和下固定板安装台,所述上固定板安装台和下固定板安装台之间安装模具组组件,所述模具组的组件自上而下依次热流道板、母模板、公模板和模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模具板件由一件整体式分隔为两件或多件分体式,从而减轻模具重量,节省模具钢材,分散、并行加工避免大型模具对大型加工设备的依赖,降低模具开发成本。【专利说明】一种轻量化注塑模具
本技术属注塑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量化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模具,现有类似模具采用如图1所示方式,所有模具板件均为一件整体式结构。这就造成当模具重量超出注塑机载荷时,注塑机无法正常运转。非关键部位,存在结构性钢料浪费问题。大件模板加工困难,且需与之对应的大型加工设备才能加工,加工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化注塑模具,将模具板件由一件整体式分隔为两件或多件分体式,从而减轻模具重量,节省模具钢材,分散、并行加工避免大型模具对大型加工设备的依赖,降低模具开发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热流道板、母模板、公模板、模脚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组互不接触的模具组,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安装面上对应各模具组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板安装台和下固定板安装台,所述上固定板安装台和下固定板安装台之间安装模具组组件,所述模具组的组件自上而下依为次热流道板、母模板、公模板和模脚。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2组互不接触的模具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模具板件由一件整体式分隔为两件或多件分体式,从而减轻模具重量,节省模具钢材,分散、并行加工避免大型模具对大型加工设备的依赖,降低模具开发成本。由此解决模具重量超出注塑机载荷时注塑机无法正常运转、结构性钢材浪费、大件模板加工困难等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热流道板2、母模板3、公模板4、模脚5和下固定板6,所述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6之间设置有多组互不接触的模具组,所述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6安装面上对应各模具组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板安装台7和下固定板安装台8,所述上固定板安装台7和下固定板安装台8之间安装模具组组件,所述模具组的组件自上而下依次为热流道板2、母模板3、公模板4和模脚5。所述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6之间设置有2组互不接触的模具组。【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I)、热流道板(2)、母模板(3)、公模板(4)、模脚(5)和下固定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6)之间设置有多组互不接触的模具组,所述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6)安装面上对应各模具组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板安装台(7)和下固定板安装台(8),所述上固定板安装台(7)和下固定板安装台(8)之间安装模具组组件,所述模具组的组件自上而下依次为热流道板(2)、母模板(3)、公模板(4)和模脚(5)。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6)之间设置有2组互不接触的模具组。【文档编号】B29C45/26GK203680669SQ201320739875【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专利技术者】刘黄军 申请人: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热流道板(2)、母模板(3)、公模板(4)、模脚(5)和下固定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6)之间设置有多组互不接触的模具组,所述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6)安装面上对应各模具组分别设置有上固定板安装台(7)和下固定板安装台(8),所述上固定板安装台(7)和下固定板安装台(8)之间安装模具组组件,所述模具组的组件自上而下依次为热流道板(2)、母模板(3)、公模板(4)和模脚(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黄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