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匣承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27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为一种墨水匣承载架,其系适用于印表机,用以承载多个墨水匣,且多个墨水匣系具有凸缘部,该墨水匣承载架系包含本体,其系包含多个横向容置槽及纵向容置槽以及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系用以支撑多个墨水匣;多个卡扣组件,其设置于本体上的纵向及横向容置槽中,每一卡扣组件系包含一压掣元件、一压缩元件以及一推导元件,压掣元件用以将墨水匣的凸缘部卡扣于本体上,当按压推导元件时,可使压掣元件向上移动而将墨水匣松脱;以及一容置框体,其系固定于本体上,用以封盖横向容置槽及纵向容置槽及容置墨水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墨水匣承载架,尤指一种适用于喷墨式印表机的墨水匣承载架。先前技术近年来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喷墨印表机已成为个人电脑设备中必备的产品之一,在一般利用加热板加热而产生气泡以将油墨经由喷嘴喷出的加热板型喷墨式列印技术中,由于墨水匣的使用周期有一定的期限,因此墨水匣与墨水匣承载架通常被设计成不同的结构主体,以方便使用者更换墨水匣。请参阅图1,其系为美国专利US 4,907,018所揭露的墨水匣承载架及墨水匣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墨水匣承载架10系具有本体11,且本体11上系包含扣合弹簧12以及电性导接片16,至于墨水匣14则包含有凸缘部141、电子信号输入点142以及喷墨头143(如图2所示)。请参阅图3,其系为习知墨水匣承载架及墨水匣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习知墨水匣承载架10及墨水匣14组装的方式系为首先,墨水匣14需先置入本体11前方的框槽15中,并利用墨水匣14的凸缘部141和本体11的扣合弹簧12互相扣合,藉此将墨水匣14固定于框槽15中,使墨水匣14的电子信号输入点142与本体11的电性导接片16接触,使电子信号能够传送至墨水匣14,以控制墨水匣14上的喷墨头143产生印刷字元。然而习知墨水匣承载架10只能承载单一墨色的墨水匣14,以目前常用600~1200解析度(dpi)的墨水匣而言,需将黑色及彩色墨水匣一并承载于墨水匣承载架10上运用,如此一来就必须将两组同样型态的墨水匣承载架设置在喷墨印表机上,这样将使得整个喷墨印表机的零件组设计变的很复杂,且设置成本也会较昂贵。另外,在墨水匣14需要更换时,使用习知墨水匣承载架10必须使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墨水匣14上的凸缘141自扣合弹簧12中拔取出来,除了使用上不甚便利的外,也容易造成喷墨印表机损坏。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习知技术缺失的墨水匣承载架,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系在于提供一种墨水匣承载架,通过卡扣组件将墨水匣固定于墨水匣承载架上,拆装墨水匣时只需要推压推导元件就可将墨水匣从墨水匣承载架上卸下,另外具有一可容纳多个墨水匣的框槽,使本专利技术的墨水匣承载架能同时承载多个墨水匣,并同时能轻易的达于拆卸多个墨水匣的另一目的,俾解决传统墨水匣承载架因只能承载单一墨色墨水匣而需要较高生产成本,且构造复杂以及拆卸墨水匣不易等缺点。为达上述等目的,本专利技术之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墨水匣承载架,其系适用于一印表机,用以承载多个墨水匣,且该多个墨水匣系分别具有一凸缘部,该墨水匣承载架系包含一本体,其系包含一第一横向容置槽、一第二横向容置槽、一第一纵向容置槽、一第二纵向容置槽以及一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系用以支撑该多个墨水匣;一第一卡扣组件,其系包含一第一压掣元件、一第一压缩元件以及一第一推导元件,该第一压掣元件系容置于该第一横向容置槽及该第一纵向容置槽的共同连通区域且具有一压掣部,该第一压缩元件系容置于该第一纵向容置槽内且与该第一压掣元件相抵顶,该第一压缩元件系施力于该第一压掣元件以使该压掣部与其对应的墨水匣的该凸缘部相卡扣,该第一推导元件系部分容置于该第一横向容置槽且具有一斜楔部,当按压该第一推导元件时,该斜楔部将推移该第一压掣元件向上移动,使原本与该压掣部卡扣的该墨水匣松脱;一第二卡扣组件,其系包含一第二压掣元件、一第二压缩元件以及一第二推导元件,该第二压掣元件系容置于该第二横向容置槽及该第二纵向容置槽的共同连通区域且具有一压掣部,该第二压缩元件系容置于该第二纵向容置槽内且与该第二压掣元件相抵顶,该第一压缩元件系施力于该第一压掣元件以使该压掣部与其对应的墨水匣的该凸缘部相卡扣,该第二推导元件系部分容置于该第二横向容置槽且具有一斜楔部,当按压该第二推导元件时,该斜楔部将推移该第二压掣元件向上移动,使原本与该压掣部卡扣的该墨水匣松脱;以及一容置框体,其系固定于该本体上,且具有一压板及多个容置空间,该压板系用以封盖该等横向容置槽及该等纵向容置槽,该多个容置空间系用以容置该多个墨水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墨水匣承载架更包含一电性联结装置,其系设置于该本体上,且具有多个接触点,用以与该墨水匣的多个电性接点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墨水匣承载架更包含一驱动卡扣组件,其系设置于该本体的后方,用以使该印表机带动该本体位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驱动卡扣组件系包含一半圆弧轮毂以及一导引座,该导引座系包覆该半圆弧轮毂且两者之间具有一间距,用以使该印表机的驱动机构能置入该间距中,以带动该本体位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第一横向容置槽及该第二横向容置槽系分别具有一挡缘,用以防止该等推导元件滑出该本体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等推导元件系具有一直角面,用以与该等横向容置槽的该挡缘相抵顶,用以防止该等推导元件滑出该本体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支撑组件系包含多个L形支撑板及一ㄩ型挡板,该等L形支撑板及该ㄩ型挡板的相对侧分别具有一凸缘,用以支撑该多个墨水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本体更包含一轴承孔,其系设置于该本体的后方,用以使该本体设置于该印表机上进行水平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等压掣元件系具有一突出耳,该突出耳的底部系具有一斜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等推导元件的该斜楔部系具有一斜面,用以与该等压掣元件的该突出耳的该斜面进行相对滑动,使该等压掣元件向上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等推导元件系具有一按压部,用以供使用者按压并使该等压掣元件向上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容置框体系由塑胶材料所制成且一体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印表机系为一喷墨式印表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等压缩元件系为一弹簧。附图说明图1其系为习知墨水匣承载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其系为习知墨水匣的结构示意图。图3其系为习知墨水匣承载架及墨水匣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其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墨水匣结构示意图。图5其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墨水匣承载架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a)其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卡扣组件的正面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b)其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卡扣组件的背面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c)其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墨水匣承载架的本体及卡扣组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a)其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容置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b)其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本体与容置框体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7(c)其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墨水匣承载架与墨水匣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8其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之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系当作说明的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系为一种墨水匣承载架,其系适用于一喷墨式印表机(未图示),可同时承载多个墨水匣41,且墨水匣41的顶面系分别具有一凸缘部411(如图4所示),且主要系由本体、第一卡扣组件、第二卡扣组件、容置框体、电性联结装置以及驱动墨匣组件所构成。请参阅图5,其系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墨水匣承载架的本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体51系具有第一横向容置槽511、第二横向容置槽512、第一纵向容置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墨水匣承载架,其系适用于一印表机,用以承载多个墨水匣,且该多个墨水匣系分别具有一凸缘部,该墨水匣承载架系包含:一本体,其系包含多组间隔分开且具有共同连通区域的横向容置槽及纵向容置槽,以及一用以支撑该多个墨水匣的支撑组件; 多组卡扣组件,该卡扣组件系包含压掣元件、压缩元件以及推导元件;其中该压掣元件系容置于该横向容置槽及纵向容置槽的共同连通区域且具有一压掣部;该压缩元件系容置于纵向容置槽内且与该压掣元件相抵顶,且压缩元件系施力于该压掣元件以使该 压掣部与其对应的墨水匣的凸缘部相卡扣;该推导元件系部分容置于该横向容置槽且具有一斜楔部,当按压该推导元件时,该斜楔部将推移该压掣元件向上移动,使原本与该压掣部卡扣的该墨水匣松脱;以及一容置框体,其系固定于该本体上,且具有一压 板及多个容置空间,该压板系用以封盖该等横向容置槽及该等纵向容置槽,该多个容置空间系用以容置该多个墨水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为萧纪南陈智忠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