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71975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敞开;面板,面板设在壳体的顶部,面板上设有触摸按键;主板,主板设在壳体的下方,主板上设有LED灯;以及导光膜,导光膜设在壳体上且位于触摸按键的下方,导光膜通过导光结构将LED灯的灯光传至导光膜,导光结构包括:折弯部,折弯部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从导光膜水平向前延伸,第二板从所述第一板的自由端朝向壳体的方向延伸;和连接部,连接部设在壳体上且包括沿竖向贯穿壳体的贯穿部和支撑部,其中第二板穿过贯穿部,第一板连接在支撑部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通过将LED灯设在主板上,无需采用带有LED灯的FPC及相关的转接器件,且节省空间,从而使得移动终端厚度较薄,且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
,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通讯产品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青睐轻而薄的通讯产品,从而使得通讯产品的控制键盘由物理按键被触摸按键代替,触摸按键由于外观需求及主观体验一般都需要一定的亮度,那么就需要相应的发光灯及相应结构来实现,同时要保证其亮度均匀且发光效果好。传统技术是采用主板供电而使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发光,然后通过导光膜将光均匀地扩散开,从而使得触摸按键发光且亮度均匀。传统的移动终端通常在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线路板)上设有LED灯,该FPC背面通过双面胶粘贴在前壳上,然后通过FPC上的定位孔与前壳的定位柱组装定位,该带LED灯的FPC尾部设有触点以与主板上的弹片接触,主板设在前壳的下方,导光膜一侧带胶,贴在前壳上,并位于触摸按键的下方。通过上述结构,LED等就能连通主板电源,从而控制其发光,LED灯发出的光通过导光膜作用后,均匀地传播到触摸按键的位置,视觉上触摸按键被点亮。然而,该种结构的移动终端的LED灯需要占用FPC,且FPC需要两个弹片或连接器转接到主板上,这就要求前壳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有时甚至需要增加整机的厚度,从而限制了整机的尺寸,且增加了整机的材料成本和组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节省空间且成本低的移动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凹槽;面板,所述面板容纳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凹槽中,所述面板上设有触摸按键;主板,所述主板设在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主板上设有LED灯;以及导光膜,所述导光膜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触摸按键的下方,所述导光膜通过导光结构将所述LED灯的灯光传至所述导光膜,所述导光结构包括: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从所述导光膜水平向前延伸,所述第二板从所述第一板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壳体上且包括沿竖向贯穿所述壳体的贯穿部和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二板穿过所述贯穿部,所述第一板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将LED灯设在主板上,无需采用带有LED灯的FPC及相关的转接器件,且节省空间,从而使得移动终端厚度较薄,且降低了成本,通过将第一板连接在支撑部上,从而使得导光膜固定在壳体上而不易脱落,通过将第二板伸入贯穿部,主板上的LED灯可通过第二板传播到导光膜,在导光膜的作用下,从而使得面板上的触摸按键被点亮。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从所述壳体前侧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贯穿部沿竖向贯穿所述支撑部的中部。由此,加工简单且成本低。可选地,所述第二板的底面与所述壳体的底面大致水平,所述第一板粘接至所述支撑部,所述LED灯位于所述第二板的下方。由此,节省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可选地,所述第一板通过双面胶粘贴至所述支撑部。由此,导光膜不易松脱且连接可靠。另外,安装方便且装配效率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通过弧线光滑连接。由此,安全可靠且外形美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结构为两个且所述两个连接结构彼此间隔开设置。由此,导光膜可牢靠地连接在壳体上,同时有效保证了触摸按键的亮度和均匀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光膜覆盖所述触摸按键在其上的正投影区域。由此,当面板上设有多个触摸按键时,可有效保证每个触摸按键的亮度一致。可选地,所述折弯部和所述导光膜一体成型。由此,加工简单且成本低。可选地,所述LED灯通过焊接与所述主板连接成一体。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爆炸图;图2是图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图3中圈示的B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包括:壳体1、面板2、导光膜3以及主板4。其中,壳体1的顶部设有凹槽。面板2容纳在壳体1的顶部的凹槽中,面板2上设有触摸按键21。主板4设在壳体1的下方,主板4上设有LED灯41。导光膜3设在壳体1上且位于触摸按键21的下方,导光膜3通过导光结构5将LED灯41的灯光传至导光膜3,导光结构5包括:折弯部51和连接部52。折弯部51包括第一板511和第二板512,第一板511从导光膜3水平向前延伸,第二板512从第一板511的自由端朝向壳体1的方向延伸。连接部52设在壳体1上,且连接部52包括沿竖向贯穿壳体1的贯穿部521和支撑部522,其中第二板512穿过贯穿部521,第一板511连接在支撑部522上。在图1的示例中,壳体1的顶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凹槽,面板2设在凹槽内,壳体1和面板2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导光膜3设在容纳空间内,触摸按键21有四个且均设在面板2上,四个触摸按键21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间隔开设置,导光膜3位于四个触摸按键21的正下方以使触摸按键21亮度更好,主板4用于给LED灯41供电。可以理解的是,触摸按键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第一板511和第二板512大致垂直,第一板511与导光膜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从导光膜3的前侧水平向前延伸,第二板512从第一板511的前侧竖直向下延伸,贯穿部521沿上下方向贯穿壳体1以使第二板512伸入贯穿部521内,当壳体1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凹槽;面板,所述面板容纳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凹槽中,所述面板上设有触摸按键;主板,所述主板设在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主板上设有LED灯;以及导光膜,所述导光膜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触摸按键的下方,所述导光膜通过导光结构将所述LED灯的灯光传至所述导光膜,所述导光结构包括: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从所述导光膜水平向前延伸,所述第二板从所述第一板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壳体上且包括沿竖向贯穿所述壳体的贯穿部和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二板穿过所述贯穿部,所述第一板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凹槽;面板,所述面板容纳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凹槽中,所述面板上设有触摸按键;主板,所述主板设在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主板上设有LED灯;以及导光膜,所述导光膜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触摸按键的下方,所述导光膜通过导光结构将所述LED灯的灯光传至所述导光膜,所述导光结构包括: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从所述导光膜水平向前延伸,所述第二板从所述第一板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壳体上且包括沿竖向贯穿所述壳体的贯穿部和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二板穿过所述贯穿部,所述第一板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从所述壳体前侧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贯穿部沿竖向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霞杨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