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高锰、高氧钢用塞棒头,棒头材料以刚玉、尖晶石及炭素为主要原料,由传统的Al2O3-C材料改进为Al2O3-MgO-C材料,并按照特定比例添加一部分金属粉及非氧化物。金属粉选用金属铝、金属硅;非氧化物选用碳化硼、氮化硼。金属粉、非氧化物总加入量为1%~5%。通过加入以上四种材料,在浇铸高锰、高氧钢时,极大地改善了棒头材料的抗冲蚀性能,能够将塞棒头使用寿命提高5小时以上。【专利说明】一种连铸高锰、高氧钢用塞棒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火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连铸高锰、高氧钢用塞棒头。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耐火材料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铝碳耐火材料是上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兴起的一种新型耐火材料。最初主要应用于钢包砖方面,后来逐渐地推广向连铸中间包方面。为钢铁行业连铸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连铸用铝碳耐火材料俗称为连铸三大件,主要由长水口、整体塞棒、浸入式水口组成。整体塞棒作为连铸三大件产品之一,在连铸过程中起到控流、截流等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是保障连铸过程顺利进行的主要功能元件。作为铝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高锰、高氧钢用塞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板状刚玉30%~50%,尖晶石15%~30%,鳞片石墨5%~15%,粉末状酚醛树脂1%~5%,液态酚醛树脂5%~15%,金属硅1%~5%,金属铝%~5%,碳化硼0.5%~3% ,氮化硼0.5%~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湘,黄亚平,蒋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瑞耐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