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坯、大方坯及矩形坯连铸用增韧氧化锆陶瓷中间包水口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连铸
,尤其涉及板坯、大方坯及矩形坯连铸用增韧氧化锆陶瓷中间包水口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代钢铁生产,无论是自铁矿石烧结开始的长流程工艺还是自废钢冶炼开始的短流程工艺,冶炼完成的钢水均通过连铸机铸造成可直接用于轧钢的连铸坯,以便轧制成各种商品钢材。
[0003]钢铁连铸,是通过连铸机完成的,连铸机由大包迴转台、中间包、结晶器、二冷区、拉矫机、铸坯定尺切割装置、去毛刺喷号装置等组成;冶金炉冶炼完成的钢水注入盛钢桶(大包)后吊运到连铸机大包迴转台上,大包迴转台将大包钢水迴转到中间包上方,通过滑动水口、长水口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内的钢水经夹杂物上浮、温度均化后,通过塞棒与中间包水口配合开关控流,经挂在中间包底部的浸入式水口,注入结晶器,结晶器内的钢水在高压冷却水的强冷作用下冷凝成具有一定厚度坯壳、带有液相芯的钢坯,拉矫机通过引锭杆将连铸坯通过气雾冷却二冷区向下拉坯矫直,完全冷凝固化的、达到定尺长度的连铸坯被铸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板坯、大方坯及矩形坯连铸用增韧氧化锆陶瓷中间包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锆陶瓷内衬和耐火材料外套;氧化锆陶瓷内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稳定氧化锆10~60份、单斜相氧化锆35~90份、α
‑
Al2O3微粉2~17份、碳化硅微粉1~11份、氮化硼微粉1~3份、氧化镁微粉1~6份、氧化钇微粉1~2份;耐火材料外套,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棕刚玉、白刚玉、高铝均化料或高铝矾土45~80份、鳞片石墨8~25份、熔融石英颗粒料5~25份、煅烧氧化铝微粉3~15份、金属硅粉0.5~4份、酚醛树脂8~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大方坯及矩形坯连铸用增韧氧化锆陶瓷中间包水口,其特征在于,氧化锆陶瓷内衬原料中的稳定氧化锆的稳定度为60~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大方坯及矩形坯连铸用增韧氧化锆陶瓷中间包水口,其特征在于,耐火材料外套原料中的棕刚玉、白刚玉、高铝均化料或高铝矾土的品位在85%及以上。4.板坯、大方坯及矩形坯连铸用增韧氧化锆陶瓷中间包水口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氧化锆陶瓷内衬的制备:S1
‑
1、配料与预混:将稳定氧化锆、单斜相氧化锆、α
‑
Al2O3微粉、碳化硅微粉、氮化硼微粉、氧化镁微粉、氧化钇微粉按重量份加入均混机预混,得预混配合料;S1
‑
2、研磨制浆:将预混配合料装入氧化锆衬的高速球磨机中,加入去离子水研磨,制得浆料;S1
‑
3、成型:成型方式为注凝法成型、注浆法成型、加压振动成型法、机压法成型和等静压成型法中的一种;S1
‑
4、生坯干燥:使用鼓风干燥窑强制干燥,干燥后毛坯水含量小于0.1%;S1
‑
5、烧成:使用高温硅钼棒为发热体的高温箱式炉或隧道式高温窑烧成,最高烧成温度在1520~1760℃之间,升温速度为4~8℃/小时,最高温度下保温时间不少于6小时;S1
‑
6、加工研磨以及表面涂料涂覆;S2、耐火材料外套的制备:S2
‑
1、配料:将棕刚玉、白刚玉、高铝均化料或高铝矾土、鳞片石墨、熔融石英颗粒料、煅烧氧化铝微粉、金属硅粉按重量份置入配料机,混合均匀;S2
‑
2、混合造粒:将全部配合粉料投入带有高速转子的混合造粒机中干混3~7分钟,投入酚醛树脂高速混合造粒8~30分钟后排料;S2
‑
3、泥料干燥:混练料困料24小时后进行干燥,排出多余的溶剂;S2
‑
4、产品成型:采用20Gr或45#淬火钢内模、硬橡胶或高弹性聚氨酯外模,使用等静压力机成型:组装内模和外模,填充并封模,将模具装入等静压力机高压缸加压处理后取出脱模;S2
‑
5、干燥:使用鼓风干燥窑进行强制干燥,干燥后毛坯水含量小于0.1%;S2
‑
6、烧成:在还原气氛下,在最高1040℃温度下烧成,形成碳网络结合;S2
‑
7、加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坯、大方坯及矩形坯连铸用增韧氧化锆陶瓷中间包水口的
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氧化锆陶瓷内衬采用注浆法成型时,S1
‑
2步骤中,将预混配合料装入氧化锆衬的高速球磨机中,添加0.4~6重量份的聚乙烯醇、0.2~3重量份的糊精或羟甲基纤维素、40~200重量份的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学,吴佩霞,吴建湘,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瑞耐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