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载拍照设备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043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搭载拍照设备的无人机,机身、与机身一体成型的机翼、V型尾翼、连接机身与V型尾翼的尾管、位于机身前部分的动力装置。机身与机翼的接合处设有平滑圆角,尾管为一中空的金属管,其一端与机身末端固接,另一端设有V型尾翼。机身内设置有拍照设备搭载装置,拍照设备搭载装置内部搭载的拍照设备镜头可以通过机身底面上设的通孔拍摄地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机身经过专门设计通过减轻机体的重量用于搭载较重的拍照设备,加上改良的机身结构设计和拍照设备稳定结构,使得能长时间高稳定性的拍摄地面图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搭载拍照设备的无人机,机身、与机身一体成型的机翼、V型尾翼、连接机身与V型尾翼的尾管、位于机身前部分的动力装置。机身与机翼的接合处设有平滑圆角,尾管为一中空的金属管,其一端与机身末端固接,另一端设有V型尾翼。机身内设置有拍照设备搭载装置,拍照设备搭载装置内部搭载的拍照设备镜头可以通过机身底面上设的通孔拍摄地面。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机身经过专门设计通过减轻机体的重量用于搭载较重的拍照设备,加上改良的机身结构设计和拍照设备稳定结构,使得能长时间高稳定性的拍摄地面图片。【专利说明】一种搭载拍照设备的无人机
本技术属于航空航天飞行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搭载拍照设备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对于民用领域的无人机主要承担着地貌拍摄,地图绘制,环境测绘等功能。特别是地图绘制使用的搭载拍照设备的无人飞机,现阶段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其具有成本低廉飞行覆盖面积适中的特点,但是由于动力的问题其搭载的拍照设备大多是简便的摄像头或者数码相机。拍照后的质量和拍照续航能力都比较差,不适合大范围高清晰度的地图绘制。而且对于复杂的天气条件也没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一种搭载拍照设备的无人机,特别适合于搭载高清晰拍照能力的单反相机进行航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搭载拍照设备的无人机,包括:机身;与机身一体成型的机翼;V型尾翼;连接机身与V型尾翼的尾管;位于机身前部分的动力装置;所述机身与机翼的接合处设有平滑圆角;所述尾管为一中空的金属管,其一端与机身末端固接,另一端与V型尾翼连接;所述机身内设置有拍照设备搭载装置,拍照设备搭载装置内部搭载的拍照设备镜头可通过机身底面上设的通孔拍摄地面。进一步的,所述拍照设备搭载装置包括:搭载设备主体,其内部为带有两个阶梯的阶梯槽;下方较小截面积的第一阶梯槽贯通搭载设备主体,其放置拍照设备镜头;上方较大截面积的第二阶梯槽放置拍照设备机身。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汽油发动机和螺旋桨,汽油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提供飞机动力。进一步的,所述机身为碳纤维材料,尾管为钛合金材料。进一步的,还包括拍照设备缓冲部件;其设于拍照设备机身和搭载设备主体中第二阶梯槽端面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拍照设备缓冲部件为橡胶垫或者海绵垫。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机身经过专门设计通过减轻机体的重量用于搭载较重的拍照设备,加上改良的机身结构设计和拍照设备稳定结构,使得能长时间高稳定性的拍摄地面图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该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该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该技术的拍照设备搭载装置局部图。图中:1-机身;2_机翼;3_动力装置;4_尾管;5-V型尾翼;6_机身与机翼上部接合处;7_机身与机翼下部接合处;9_副翼;10_升降舵和方向舵;11_拍照设备搭载装置;1101-搭载设备主体;1102-拍照设备镜头;1103-拍照设备机身;1105_拍照设备缓冲部件;1106-拍照设备紧固部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搭载拍照设备的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身I内主要用于设置拍照设备以及一些功能性测绘设备。与机身I 一体成型的机翼2。该实施例中的机身I与机翼2通过模具一次加工成型,未采用分体组装形式。这种安装形式的优点在于:在恶略的飞行环境中,连接部分不易损坏断裂,从而延长使用寿命。V型尾翼5,夹角在120° -150°的呈V型的两个尾翼设置。符合空气动力学设计,飞行时稳定性好适于进行长时间的航拍和拍照作业。连接机身I与V型尾翼5的尾管4,将原本应该为一个整体的机体分割为前端机身I后端尾管4,然后相固接的组合。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无人机整体的重量,将该部分的载重能力用来搭载精密的拍照航拍设备。位于机身I前部分的动力装置3,用于提供飞机飞行的动力。所述机身I与机翼2的接合处设有平滑圆角,如图中的机身与机翼上部接合处6和机身与机翼下部接合处7。圆滑的表面可以减小飞行时候的空气阻力,提高飞机飞行中的稳定性。同时较小的阻力还能提高飞机的续航能力,延长飞行时间。所述尾管4为一中空的金属管,其一端与机身I末端固接,另一端与V型尾翼5连接。如图3所示,机身I内设置有拍照设备搭载装置11,拍照设备搭载装置11内部搭载的拍照设备镜头1102可以通过机身I底面上设的通孔拍摄地面。通过预先设定好的拍摄控制软件,可以自动的控制拍照设备搭载装置11进行拍摄,拍摄地面情况完成航拍作业。所述拍照设备搭载装置11包括:搭载设备主体1101,设置在机身I的下部,本实施例中其设置在机身I的下端,并且凸出机身底面。凸出的设置可以更好的进行无盲区航拍。搭载设备主体1101,内部为带有两个阶梯的阶梯槽。下方较小截面积的第一阶梯槽贯通搭载设备主体1101,其放置拍照设备镜头1102 ;上方较大截面积的第二阶梯槽放置拍照设备机身1103。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汽油发动机和螺旋桨,汽油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提供飞机动力。所述机身I为碳纤维材料,尾管4为钛合金材料。可以减少飞机整体重量增加有效载重量。还包括拍照设备缓冲部件1105 ;其设于拍照设备机身1103和搭载设备主体1101中第二阶梯槽端面之间。所述拍照设备缓冲部件1105为橡胶垫或者海绵垫。并且如图3所示,还设置有固定拍照设备机身1103的拍照设备紧固部件1106。使得航拍拍照时拍照设备机身1103稳定不晃动,提高拍照质量。综上所述,该方案采用V型尾翼5形式,飞机的航向稳定性能大大提升。采用翼身融合的方式,飞机的滑翔能力大大提升。从正视图机身的下部呈现向下鼓的趋势,这个是为了适应类似roll数码相机等的头部而设计的。这种方式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减小飞机重量的理念,省去了没有必要使用的空间,而机身和机翼处的大弧度圆滑过渡则充分体现了翼身融合的特点。机身下半部分突出的部分相对 来说比较小,和机翼融合部分的弧度和顺滑度比较好,这样就增加了升力面积。机身I后半截用尾管4替代,减轻了飞机总体重量、增加了载重量、增加了飞机的航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搭载拍照设备的无人机,包括: 机身(I); 与机身(I) 一体成型的机翼(2); V型尾翼(5); 连接机身(I)与V型尾翼(5)的尾管(4); 位于机身(I)前部分的动力装置(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身(I)与机翼(2)的接合处设有平滑圆角; 所述尾管(4)为一中空的金属管,其一端与机身(I)末端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的V型尾翼(5)连接; 所述机身(I)内设置有拍照设备搭载装置(11),拍照设备搭载装置(11)内部搭载的拍照设备镜头(I 102)可通过机身(I)底面上设的通孔拍摄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搭载拍照设备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设备搭载装置(11)包括: 搭载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搭载拍照设备的无人机,包括:机身(1);与机身(1)一体成型的机翼(2);V型尾翼(5);连接机身(1)与V型尾翼(5)的尾管(4);位于机身(1)前部分的动力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与机翼(2)的接合处设有平滑圆角;所述尾管(4)为一中空的金属管,其一端与机身(1)末端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的V型尾翼(5)连接;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拍照设备搭载装置(11),拍照设备搭载装置(11)内部搭载的拍照设备镜头(1102)可通过机身(1)底面上设的通孔拍摄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么世广周伟郝强王星星张德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