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供给装置、流体喷射装置及流体供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476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供给装置、流体喷射装置及流体供给方法,在利用水位压力的供墨方式中,能够将从流体收纳体向流体喷射头的流体供给口的每一个供给的流体的供给不均控制得较小。在流体供给装置中,从同一种颜色的墨的供给源、亦即墨盒(25Y)(流体收纳体)延伸出的多根供墨管(26)在中途分支成多根(例如三根或四根)支管部(26B),各支管部(26B)与构成有行式喷射头(12)的各记录头(15)的连接部(15C)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于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流体喷射装置来使用的、向 流体喷射装置的流体喷射头供给流体的流体供给装置、流体喷射装置及 流体供给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l中公开了一种供墨装置,该供墨装置从主收纳箱 (流体收纳体)延伸出一个流路,从该流路分出的分支路径分别与多个 流体喷射头连接。在该供墨装置中,作为流体的墨由主收纳箱供给并供 给到构成记录头的各单位头。并且,该流体供给路径是一种将从主收纳 箱送出的墨再次向主收纳箱回流的墨循环方式。另外,在很多喷墨式打 印机中,采用的是由主收纳箱供给的墨不进行回流而是单向地向记录头 侧送出的非循环方式(单向供给方式)。例如,如图10所示,从墨收纳箱61延伸出的一根供墨管62与构 成行式喷射头63的各个记录头64连接。这时,供墨管62沿行式喷射 头63的长边方向配设在经由构成行式喷射头63的所有记录头64的流 路上,并且供墨管62是以下供给路构造与各记录头64相对应的支管 部62A分出了与喷射头数相等的数量。并且,通过驱动供给路中的分泵 (供给泵)来供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124号公报(例如图2、图3 )然而,在该供给方式中,若做成由一根管分支为多个管的如图10 所示的结构,则由于墨4艮难供给到以下记录头64的连接部64A (流体 供给口 ),该记录头64是与位于供墨路径上离墨收纳箱61较远侧(下 游侧)的支管部62A (图10中的左端侧的部分)连接的记录头,因此 在供给流路中还要配置供给泵。然而,若配置供给泵,则在其下游侧, 压力会升高,因此有可能会导致管的连接脱开或破裂等,还存在成本升 高这样的问题。因此,优选,不使用供给泵而是利用墨收纳箱61和记 录头64的水位差来供墨,然而,还是存在很难供墨这样的以往的课题。这是因为供墨路径越长,供墨压力因压力损耗等而变得越低。其结果,记录头64之间产生供墨不均,将会引起记录头64之间的墨喷射量的偏 差,从而存在因此导致打印质量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以下流体供给装置、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流体供给方法对于利用水位压力进行供墨的方式,能 够将从流体收纳体向流体喷射头的各个流体供给口供给的流体的供给不 均控制得较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为了将流体供给到流体喷射头而安装在流体喷射装置 上来使用的流体供给装置,具备收纳流体的至少一个流体收纳体;以 及流体供给路径,其用于利用7jc位压力从上述流体收纳体向上述流体喷 射头供给同一种流体;从上述流体收纳体侧延伸出多根上述流体供给路 径,并且该多根流体供给路径的延伸端的端部连接到该多根以上的个数 的上述流体喷射头的流体供给口 。由此,由于流体通it^流体收纳体延伸出的多根流体供给路径供给到 该多根以上的个数的流体供给口 ,因此能够将到流体喷射头的各流体供给 口为止的流体供给#长度的差控制得较小。因此,能够将向流体喷射头 的各个流体供给口供给的流体的供给不均控制得较小。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流体供给装置中,优选,上述多根流体供给路径的 一部分在中途分支成多根支路,各上述支路连接到上述流体喷射头的流 体供给口。这里,也可以是,上述多根流体供给路径分别在中途分支成多根支路, 且各上述支路连接到上述流体喷射头的流体供给口 。由此,能够将与流体收纳体连接的流体供给路径的根数控制得比该多 根流体供给路径的连接目的地、亦即流体喷射头的流体供给口的个数少。 因此,即便是流体供给口为多数的结构,也能够将与流体收纳体连接的流 体供给路径的根数控制得比流体供给口的个数少。例如,在采用将全部的 多根流体供给路径分支成两根以上的支路的结构时,能够将流体供给路径 的根数控制在流体供给口的个数的一半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流体供给装置中,优选,设置有多个上述流体收纳体,从 上述多个流体收纳体分别延伸出多根上述流体供给路径。另外,对于各 流体收纳体,从多个流体收纳体延伸出的流体供给路径的根数,可以各 不相同。由此,由于从多个流体收纳体分别延伸出多根流体供给路径,因此, 即便例如流体喷射头的流体供给口较多,也能够在将流体收纳体作为公共 的流体供给源的多个流体供给口附近配置各流体收纳体,因此能够将流体 收纳体和流体喷射头间的流体供给路径控制得比较短。通过将流体供给路 径控制得比较短,可进一步抑制例如流体的压力损耗,且更加容易控制流 体向流体喷射头的各流体供给口的供给不均.在本专利技术的流体供给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流体收纳体具有各向异性 形状,且上述多根流体供给路径从沿上述流体收纳体的长边方向延伸的 表面延伸出来。由此,即便从流体收纳体延伸出多根流体供给i^,也能够空出适当 间隔来配置流体供给路径的延伸部位,并且还会提高布局的自由度。由此,能够将流体供给路径的延伸部位设定在沿流体收纳体的长边方 向延伸的表面上的靠近作为连接目的地的流体供给口的位置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流体供给装置中,优选为,上述多根流体供给路径的流体 供给路径长度全都相同。由此,由于多根流体供给路径的流体供给^长度全都相同,因此, 若支路以外的部分的流路直径相同,则流体供给路径的流路阻力全都相 同,从而能够防止流体供给i^间的供墨不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喷射装置,具备流体喷射头、和将流体供给到 上述流体喷射头的流体供给口的每一个的上述专利技术的流体供给装置。由此,该流体喷射装置由于具备上述专利技术的流体供给装置,因此能够 获得与上述专利技术相同的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供给方法,对用于利用水位压力向流体 喷射头供给流体收纳体内的同一种流体的流体供给路径进行设置,使得其从上述流体收纳体延伸出多根;并且将各流体供给路径的上述流体喷 射头侧端部分别连接到被设置了上述多根的个数以上的流体喷射头的 流体供给口 ,通过从上述流体收纳体延伸出多根的上述流体供给路径, 将同一种流体供给到上述流体喷射头的流体供给口的每一个。由此,可 以得到与上述专利技术的流体供给装置同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主剖视图。图2是表示供墨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行式喷射头的一部分的仰视图。图4是表示变形例中的供墨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与图4不同的变形例的供墨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与图5不同的变形例的供墨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与图6不同的变形例的供墨装置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与图7不同的变形例的供墨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与图8不同的变形例的供墨装置的示意图。图IO是表示以往的供墨装置的示意图。符号说明ll...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打印机;12...行式喷射头;15...作为流体 喷射头的记录头(单位头);15C…作为流体供给口的连接部;25...构成 流体供给装置并且作为流体收纳体(流体供给源)的墨盒;26...构成流 体供给装置并且作为流体供给路径的供墨管;26A.,.主管部;26B…作 为支路的支管部;27...供墨管(无分支);40...墨盒座(流路座);45... 作为流体收纳体(流体供给源)的墨盒;46...作为流体供给路径的供墨 管;51...行式喷射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了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示意性的主剖视图。作为流体喷射装置的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供给装置,为了将流体供给到流体喷射头而安装在流体喷射装置上来使用,其特征在于,具备:至少一个收纳流体的流体收纳体;以及 流体供给路径,用于利用水位压力从上述流体收纳体向上述流体喷射头供给同一种流体;从上述流体收纳体侧延伸出多根上述 流体供给路径,并且该多根流体供给路径的延伸端的端部连接到该多根以上的个数的上述流体喷射头的流体供给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宣仁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