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4728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和与反应釜相连通的稀释釜,还包括过滤装置、触变剂投放装置、乳化泵和输送泵;过滤装置、乳化泵和输送泵通过管道依次相连;乳化泵上设有粉料入口,触变剂投放装置通过管道与乳化泵的粉料入口相连通;过滤装置的进料口和输送泵的出料口均通过管道与稀释釜相连通,从而构成输送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树脂生产装置触变剂利用率高,分散效果好,产品质量稳定,且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树脂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和与反应釜相连通的稀释釜,还包括过滤装置、触变剂投放装置、乳化泵和输送泵;过滤装置、乳化泵和输送泵通过管道依次相连;乳化泵上设有粉料入口,触变剂投放装置通过管道与乳化泵的粉料入口相连通;过滤装置的进料口和输送泵的出料口均通过管道与稀释釜相连通,从而构成输送回路。本技术的树脂生产装置触变剂利用率高,分散效果好,产品质量稳定,且节能环保。【专利说明】一种树脂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的生产设备,属于化工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不饱和聚酯树脂在生产时,先将反应物投入反应釜中进行缩聚反应,经过一大段时间反应完成后,再将产物投入稀释釜中加入相应的稀释剂和触变剂,混合均匀得到最终的成品。现有的反应釜的醇回收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回收不够充分,会产生废液,不够节能环保。现有的稀释釜结构较为简单,稀释剂和触变剂直接从投料口添加,通过长时间的搅拌得以分散,分散不均匀,乳化效果不好,产品质量差。中国专利文献CN201320400522.1公开了一种新型稀释反应釜,包括稀释釜、稀释剂槽、触变剂槽和真空均质乳化泵;所述稀释釜顶端分别与稀释剂槽和触变剂槽相连,所述稀释釜底端一出口与真空均质乳化泵进口相连;所述真空均质乳化泵出口通过管路与稀释釜顶端一进口相连;所述稀释釜上端设有进料口,下端设有出料口 ;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开关;所述稀释剂槽上设置有稀释剂调节开关;所述触变剂槽上设置有触变剂调节开关。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稀释剂和触变剂在原剂中分散均匀,乳化效果好,稀释度更加精确,得到的产品质量高,且生产过程所需时间短分散时间较长。但是由于触变剂槽与稀释釜直接相通,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触变剂吸附在稀释釜的内壁上,导致混合不均匀,触变剂的加入量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差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变剂利用率高,分散效果好,产品质量稳定,且节能环保的树脂生产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和与所述反应釜相连通的稀释釜,还包括精馏塔、储罐和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精馏塔内,且位于精馏塔的顶部;所述精馏塔的底部与所述反应釜的顶部通过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相连通,所述精馏塔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储罐相连通;所述储罐通过管道与喷淋装置相连通。在精馏塔内温度过高时,启动喷淋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回收效率,同时,喷淋液体中的部分醇也可以回流到反应釜中继续使用。为了提高冷凝的效果,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是:上述树脂生产装置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精馏塔与储罐之间的管道上。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冷凝的效果,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是:上述冷凝器是列管式泠凝器,冷凝器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上设有阀门。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冷凝的效果,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是:上述冷凝器是夹套式泠凝器,冷凝器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上设有阀门。上述树脂生产装置还包括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冷凝器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废气处理装置相连通。当储罐高度高于喷淋装置时,储罐内液体可通过重力流至喷淋装置,为了节省厂房内设备的分布空间,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是:上述树脂生产装置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储罐与喷淋装置之间的管道上。储罐内液体可通过水泵输送到喷淋装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是:上述树脂生产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触变剂投放装置、乳化泵和输送泵;所述过滤装置、乳化泵和输送泵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所述乳化泵上设有粉料入口,所述触变剂投放装置通过管道与乳化泵的粉料入口相连通;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料口和所述输送泵的出料口均通过管道与稀释釜相连通,从而构成输送回路。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是:上述输送泵与稀释釜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出料装置。出料装置设置在输送回路上,当树脂多次流经乳化泵与触变剂充分混匀后,在分散步骤后立即出料,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生产装置在稀释釜和乳化泵之间设有过滤装置,在过滤装置与乳化泵之间设有触变剂投放装置,由于触变剂不直接投入稀释釜中,避免了触变剂吸附在稀释釜的内壁上或管道中,从而使得触变剂利用率有所提高。由于触变剂与树脂的混合均匀,且触变剂的加入量容易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品批次间的差异性,提高产品质量。(2)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生产装置在精馏塔内设有喷淋装置,且喷淋装置所用的液体是精馏塔排出的气体冷凝而来,使得整个醇回收形成了内部循环,可以有效地提高回收效率,降低废气的浓度,以使得焚烧处理废气时,气体不会发生爆燃,废气处理成本也相应降低,节能环保。【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生产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树脂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反应釜1,稀释釜2,过滤装置3,触变剂投放装置4,乳化泵5,输送泵6,精馏塔7,冷凝器8,储罐9,水泵10,喷淋装置11,阀门12,废气处理装置13,出料装置1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树脂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1、与反应釜I相连通的稀释釜2、过滤装置3、触变剂投放装置4、乳化泵5、输送泵6、精馏塔7、冷凝器8、储罐9、水泵10、喷淋装置11、废气处理装置13和出料装置14。过滤装置3是板式过滤器。触变剂投放装置4是一个设有翻盖的存放罐,乳化泵5上设有粉料入口、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触变剂投放装置4的底部通过软管与乳化泵5的粉料入口相连通。乳化泵5的流体入口通过管道与过滤装置3的出料口相连通,乳化泵5的流体出口通过管道与输送泵6的进料口相连通。过滤装置3的进料口和输送泵6的出料口均通过管道与稀释釜2相连通,从而构成输送回路。出料装置设置在输送泵6与稀释釜2之间的管道上。喷淋装置11设置在精馏塔7内,且位于精馏塔7的顶部。精馏塔7的底部与反应釜I的顶部通过气体管道7-1和液体管道7-2相连通。精馏塔7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储罐9相连通。储罐9通过管道与喷淋装置11相连通。冷凝器8设置在精馏塔7与储罐9之间的管道上。冷凝器8是列管式水冷泠凝器,冷凝器8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气体出口,冷凝器8的气体出口上设有阀门12。冷凝器8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废气处理装置13相连通。水泵10设置在储罐9与喷淋装置11之间的管道上。本实施例的树脂生产装置在生产时,先将反应物投入反应釜I内,在反应过程中,醇类、水、保护气体和其他一些挥发性组分通过气体管道7-1进入精馏塔7内,发生传热传质,液体在精馏塔内流下通过液体管道7-2直接回到反应釜I内,气体通过冷凝器8冷凝成液态存放在储罐9中,再通过水泵10输送到喷淋装置11对精馏塔7内对气体进行喷淋降温,从而增加回收的速率,同时,喷淋的液体也可以回到反应釜I中继续利用。冷凝器8的气体出口上的阀门12可用于调节反应釜I内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时,打开阀门12,使得废气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13进行焚烧处理。反应釜I中的反应结束以后,将产物投入稀释釜2中,在稀释釜2加入稀释剂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开启输送泵6,树脂经过过滤装置3的过滤进入乳化泵5中,同时触变剂投放装置4中的触变剂通过软管和乳化泵5的粉料入口进入乳化泵5,树脂和触变剂在乳化泵5中充分混匀,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1)和与所述反应釜(1)相连通的稀释釜(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精馏塔(7)、储罐(9)和喷淋装置(11);所述喷淋装置(11)设置在精馏塔(7)内,且位于精馏塔(7)的顶部;所述精馏塔(7)的底部与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通过气体管道(7‑1)和液体管道(7‑2)相连通,所述精馏塔(7)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储罐(9)相连通;所述储罐(9)通过管道与喷淋装置(1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兵蒋栋叶才云宦胜民金建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日新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