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074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活性炭吸附柜、第二活性炭吸附柜、盘管换热器、冷却器、反应器、烟囱、进气口和风机,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的一端并联,烟囱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的另一端并联,第一活性炭吸附柜靠近进气口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A,第一活性炭吸附柜靠近烟囱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B,第二活性炭吸附柜靠近进气口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C,第二活性炭吸附柜靠近烟囱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工作效率高,可循环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属于废气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因此需要净化效果好的废气处理装置,如今处理装置都较为单一,对于许多废气的净化通常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根本不达标,不利于环境保护,特别是一些高温废气,如今的净化设备在长时间使用下会导致使用寿命短、净化效果差等问题。
[0003]中国专利CN108744936A公开了一种化工反应釜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右端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反应釜底端面进气口连通有冷凝管,所述反应釜顶端面出气口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反应釜左端面固定连接有鼓风机,且鼓风机与冷凝管连通,所述底座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呈左右设置的第一电机和处理箱,且出气管的另一端与处理箱连通,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一电机顶端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设有齿条,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冷凝管,这种设置使得鼓风机吹出的气体得到冷却,加大反应釜内的气体和吹进的气体的温差,从而把反应釜内的废气压出,实现反应釜内的废气最大程度的被排出。该专利废气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可不间断运行,安全可靠的废气处理装置。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活性炭吸附柜、第二活性炭吸附柜、盘管换热器、冷却器、反应器、烟囱、进气口和风机,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的一端并联,所述烟囱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的另一端并联,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柜靠近进气口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A,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柜靠近烟囱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B,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柜靠近进气口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C,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柜靠近烟囱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D。
[0006]所述反应器上设有进口A、出口A和出口A1,所述盘管换热器上设有直管进口B、盘管进口C、直管出口B和盘管出口C,所述冷却器上设有进口D和出口D,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进口A,所述出口A通过管道连接直管进口B,所述直管出口B通过管道连接风机的进风口,所述出口A1通过管道连接进口D,所述出口D通过管道连接进气口,所述盘管进口C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并联,所述盘管进口C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开关E,所述盘管进口C与第二活性炭吸附柜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开关F,所述盘管出口C通过管道连接进口A,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
第一活性炭吸附柜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并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第一活性炭吸附柜的管道上设有开关G,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第二活性炭吸附柜的管道上设有开关H,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进口A的管道上设有开关I。
[0007]所述出口A1连接进口D的管道上设有开关J。
[0008]所述进气口处设有开关K。
[0009]本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支路管道和第二支路管道,所述第一支路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并联,所述第二支路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并联。
[0010]所述第一支路管道的一端连接在开关A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一支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开关C与第二活性炭吸附柜之间的管道上。
[0011]所述风机通过管道与第一支路管道中部连接,所述开关G设在第一支路管道上靠近第一活性炭吸附柜处,所述开关H设在第一支路管道上靠近第二支路管道处。
[0012]所述盘管进口C通过管道与第二支路管道中部连接,所述开关E设在第二支路管道上靠近近第一活性炭吸附柜处,所述开关F设在第二支路管道上靠近第二支路管道处。
[0013]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
[0014]本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有两套并联的活性炭吸附柜,在一个吸附柜工作时,另一个吸附柜可以用高温气体将使用过的活性炭内之杂质进行脱附,使其恢复原有之活性,以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风机和反应器可以先形成闭合的回路使得气体迅速升温达到脱附温度,盘管换热器有效控制从反应器出来的气体温度,使得脱附时的气体温度不会过高,同时可以对脱附后管路内气体进行升温,有效保证装置的热效率。当脱附时温度过高时可以打开开关J,开启应急通路使得高温废气经过冷却器降温后,回到活性炭吸附柜进行吸附,再通过烟囱排出,避免装置受损。本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可有效的净化废气,工作效率高,可不间断运行,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废气处理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上述附图标记如下:
[0018]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盘管换热器3,冷却器4,反应器5,烟囱6,进气口7,风机8,第一支路管道9,第二支路管道10,开关A11,开关B12,开关E13,开关G14,开关I15,开关J16,开关C21,开关D22,开关F23,开关H24,开关K7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见图1,本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盘管换热器3、冷却器4、反应器5、烟囱6、进气口7和风机8,进气口7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的一端并联,烟囱6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的另一端并联,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靠近进气口7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A11,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靠近烟囱6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B12,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靠近进气口
7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C21,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靠近烟囱6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D22。
[0021]反应器5上设有进口A、出口A和出口A1,盘管换热器3上设有直管进口B、盘管进口C、直管出口B和盘管出口C,冷却器4上设有进口D和出口D,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进口A,出口A通过管道连接直管进口B,直管出口B通过管道连接风机8的进风口,出口A1通过管道连接进口D,出口D通过管道连接进气口7,盘管进口C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远离进气口7的一端并联,盘管进口C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开关E13,盘管进口C与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开关F23,盘管出口C通过管道连接进口A,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靠近进气口7的一端并联,风机8的出风口连接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的管道上设有开关G14,风机8的出风口连接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的管道上设有开关H24,风机8的出风口连接进口A的管道上设有开关I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盘管换热器(3)、冷却器(4)、反应器(5)、烟囱(6)、进气口(7)和风机(8),所述进气口(7)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的一端并联,所述烟囱(6)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的另一端并联,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靠近进气口(7)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A(11),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靠近烟囱(6)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B(12),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靠近进气口(7)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C(21),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靠近烟囱(6)一端的管道上设有开关D(22);所述反应器(5)上设有进口A、出口A和出口A1,所述盘管换热器(3)上设有直管进口B、盘管进口C、直管出口B和盘管出口C,所述冷却器(4)上设有进口D和出口D,所述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进口A,所述出口A通过管道连接直管进口B,所述直管出口B通过管道连接风机(8)的进风口,所述出口A1通过管道连接进口D,所述出口D通过管道连接进气口(7),所述盘管进口C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远离进气口(7)的一端并联,所述盘管进口C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开关E(13),所述盘管进口C与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连接的管道上设有开关F(23),所述盘管出口C通过管道连接进口A,所述风机(8)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活性炭吸附柜(1)和第二活性炭吸附柜(2)靠近进气口(7)的一端并联,所述风机(8)的出风口连接第一活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斌陈国兵徐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日新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