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撑装置及内倒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0912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2 04:14
限位撑装置及内倒窗,限位撑装置包括:设置在窗扇的定杆;设置在窗框的导槽件;连杆,一端与所述定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槽件滑动连接;摆动块,设置在所述定杆上,且扣住所述连杆。通过采用本申请的方案,连杆与定杆、导槽件连接,摆动块设置在定杆上,且扣住连杆,则连杆不易于从定杆上脱落,使得限位撑装置更为牢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限位撑装置及内倒窗,限位撑装置包括:设置在窗扇的定杆;设置在窗框的导槽件;连杆,一端与所述定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槽件滑动连接;摆动块,设置在所述定杆上,且扣住所述连杆。通过采用本申请的方案,连杆与定杆、导槽件连接,摆动块设置在定杆上,且扣住连杆,则连杆不易于从定杆上脱落,使得限位撑装置更为牢固。【专利说明】限位撑装置及内倒窗
本技术涉及门窗结构,特别是涉及限位撑装置及内倒窗。
技术介绍
窗户不仅让光线和空气进入房间,它还起到一种交流的作用。人们第一眼看到窗户的只是带玻璃的框架,然而窗户本身却包含了许多技术,包括内开、平开、外开的窗户。内倒窗就是通过旋转窗子的把手,带动窗子内部的连动五金机构,而使窗处于锁紧(把手垂直向下)平开(把手水平)内倒(把手垂直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窗。然而,传统内倒窗的限位撑装置在长期的开启或闭合状态下,限位撑装置容易脱离,进而使得内倒窗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不易脱落的限位撑装置。另外,还提供一种不易脱落的内倒窗。限位撑装置,包括:设置在窗扇的定杆;设置在窗框的导槽件;连杆,一端与所述定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槽件滑动连接;摆动块,设置在所述定杆上,且扣住所述连杆。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导钉;所述导槽件开设导槽,所述导钉沿所述导槽滑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导钉沿所述导槽滑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槽件的两端部向外凸起成分别形成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定杆的中部向外凸起成第三凸起。 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定杆的端部向外延伸成弯折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摆动块为类长方块,所述长方块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挡片,所述挡片扣住所述连杆的一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稍,所述连杆通过所述定位稍铆接在所述定杆上。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铆钉,所述摆动块通过所述铆钉铆接在所述定杆上。一种内倒窗,包括:窗扇、窗框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限位撑装置;所述定杆安装在所述窗扇上,所述导槽件安装在所述窗框上,所述窗扇通过所述连杆开启或闭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螺钉,所述摆动块开设通孔,所述定杆开设适配孔,所述螺钉通过所述通孔、所述适配孔固接在所述窗扇上。采用本技术的方案所获得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采用本申请的方案,连杆与定杆、导槽件连接,摆动块设置在定杆上,且扣住连杆,则连杆不易于从定杆上脱落,使得限位撑装置更为牢固。另外,窗框在制造过程中有可能留下废屑或毛刺,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及第三凸起可有效的避免在安装过程中的误差,同时安装、定位更为便捷。【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限位撑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限位撑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摆动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型新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型新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型新加以限制。本实用型新中描述的前、后是根据合页装置相对于门窗的安装方位而言,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型新的范围。结合附图1?2,第一实施例,限位撑装置,包括:定杆1、导槽件2、连杆3以及摆动块4。定杆1,设置在窗扇上。在本实施例中,定杆I整体大体为长条形,外形与窗扇的边沿相匹配,恰能够安装在窗扇的边沿。导槽件2,设置在窗框上。在本实施例中,导槽件2整体大体为长条形,外形与窗框的内侧表面相匹配,恰能够安装在窗框的内侧表面。连杆3,一端与定杆I连接,另一端与导槽件2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杆3整体大体为长条形,连杆3两端分别与定杆1、导槽件2连接。进一步地,连杆3相对于与定杆I的连接处自由转动,连杆3相对于导槽件2可横向滑动。当限位撑装置闭合时,定杆1、导槽件2以及连杆3在纵向为同一平面上。摆动块4,设置在定杆I上,且扣住连杆3。在本实施例中,摆动块4可在定杆I表面水平摆动,摆动该摆动块4并扣住连接杆。摆动块4的扣住方式有多种,例如摆动块4直接扣在连杆3与定杆I连接处,摆动块4扣住连杆3的端部边缘等。通过采用本申请的方案,连杆3与定杆1、导槽件2连接,摆动块4设置在定杆I上,且扣住连杆3,则连杆3不易于从定杆I上脱落,使得限位撑装置更为牢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体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限位撑装置还包括导钉5;导槽件2开设导槽21,导钉5沿导槽21滑动;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导钉5沿导槽21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限位撑装置开启的大小(即内倒窗开启的大小),导槽件2的中部开设的导槽21长度可以根据开启的大小设定,导钉5可沿导槽21来回滑动。连杆3的另一端与导钉5连接,连杆3可以随着导钉5沿导槽21来回滑动而相对于导槽件2滑动。进一步地,导槽件2的两端部向外凸起成分别形成第一凸起22及第二凸起23。导槽件2的两端向窗框方向凸起,导槽21在第一凸起22和第二凸起23之间,则导槽21距离窗框形成一定的空间,便于导钉5在导槽21内滑动。另外,窗框在制造过程中有可能留下废屑或毛刺,第一凸起22及第二凸起23可有效的避免在安装过程中的误差,同时安装、定位更为便捷。第三实施例,与第一、二实施例大体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定杆I的中部向外凸起成第三凸起11。在本实施例中,定杆I的中部向窗扇的方向凸起形成第三凸起11。相似地,窗扇在制造过程中有可能留下废屑或毛刺,第一凸起22及第二凸起23可有效的避免在安装过程中的误差,同时安装、定位更为便捷。进一步地,定杆I的端部向外延伸成弯折部13。在本实施例中,定杆I安装在窗扇的侧面,定杆I端部设置的弯折部13为直角弯折型,该弯折部13恰设置在窗扇的端角。通过在窗扇的两侧安装了具有弯折部13的限位撑装置,弯折部13恰能够设置在扇窗的端角位置处,使得安装定位更为便捷、准确;同时还避免了窗扇两侧限位撑装置因定位不一致导致的受力不平衡,提高了限位撑装置的使用性能。第四实施例,与第一、二、三实施例大体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摆动块4为类长方块,长方块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挡片,挡片扣住连杆3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摆动块4大体为长方体,一侧朝外延伸形成挡片,该挡片恰在连杆3端部的上部(即连杆3与定杆I连接处),实现扣住连杆3,防止其脱落(即连杆3与定杆I分离)。进一步地,限位撑装置还包括定位稍6,连杆3通过定位稍6铆接在定杆I上。限位撑装置还包括铆钉7,摆动块4通过铆钉7铆接在定杆I上。具体地,摆动块4通过铆钉7是活动铆接在定杆I上,可以通过拨动摆动块4,使得挡片恰能够扣住连杆3的端部。第四实施例,基于与第一、二、三实施例的限位撑装置提出内倒窗,包括:窗扇、窗框以及第一、二、三实施例中的限位撑装置;定杆I安装在窗扇上,导槽件2安装在窗框上,窗扇通过连杆3开启或闭合。在其它实施例中,内倒窗还包括螺钉(图未示),摆动块4开设通孔61,定杆I开设适配孔12,螺钉通过通孔61、适配孔12固接在窗扇上。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安装具有本申请的限位撑装置的内倒窗,具体如下:定杆I安装在窗扇设定的位置处,导槽件2安装在窗框内侧,连杆3的一端通过定位稍6与定杆I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导钉5与导槽件2滑动连接。摆动块4通过铆钉7活动铆接在靠近定位销外侧(即靠近定杆I端部的一侧)的定杆I上,拨动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限位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窗扇的定杆;?设置在窗框的导槽件;?连杆,一端与所述定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槽件滑动连接;?摆动块,设置在所述定杆上,且扣住所述连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宝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