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滑撑,包括装设在窗框上的滑轨,滑轨包括底板、底板的两条长边向上弯折形成的两条侧边、两条侧边相对翻折形成的两条翻折沿,翻折沿在靠近滑轨端部处向底板方向翻折。翻折沿与底板接触。底板的端部设有螺钉安装孔,滑轨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上,两条翻折沿之间最近的距离大于螺钉头部的直径。底板在靠近滑轨的端部处设有铰接凸台,铰接凸台至滑轨端面之间的翻折沿向底板方向翻折。该滑撑还包括连杆机构和可沿滑轨滑动的滑块,连杆机构分别与滑块、铰接凸台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滑撑的窗户。上述滑撑和窗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无需增加部件就可避免尖锐的翻折沿对人体造成伤害,节省了加工工序和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滑撑,包括装设在窗框上的滑轨,滑轨包括底板、底板的两条长边向上弯折形成的两条侧边、两条侧边相对翻折形成的两条翻折沿,翻折沿在靠近滑轨端部处向底板方向翻折。翻折沿与底板接触。底板的端部设有螺钉安装孔,滑轨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上,两条翻折沿之间最近的距离大于螺钉头部的直径。底板在靠近滑轨的端部处设有铰接凸台,铰接凸台至滑轨端面之间的翻折沿向底板方向翻折。该滑撑还包括连杆机构和可沿滑轨滑动的滑块,连杆机构分别与滑块、铰接凸台相铰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滑撑的窗户。上述滑撑和窗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无需增加部件就可避免尖锐的翻折沿对人体造成伤害,节省了加工工序和生产成本。【专利说明】滑撑和窗户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窗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门窗连接结构中的滑撑,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滑撑的窗户。
技术介绍
窗户包括窗扇与窗框,窗框固定安装于建筑物上,窗扇活动安装于窗框上,滑撑作为一种窗扇与窗框的连接结构,广泛应用于窗户上。现有技术中较常见的滑撑多为连杆机构,如图1至图3所示,该滑撑包括托臂2、短悬臂3、中悬臂4、长悬臂5构成的连杆机构,滑轨I以及在滑轨I内滑动的滑块6。连杆机构连接在窗扇与滑轨I之间。滑轨I安装在窗框上,一端靠近于窗扇与窗框的枢接处,为隐蔽端;另一端靠近窗扇与窗框的开合处,为自由端。如图2至图3所示,滑轨I是由金属底板11两侧的长边向上翻起并相对翻折而形成的,由于加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滑轨I端部的翻折沿13较为尖锐。由于滑轨I的自由端位于窗扇与窗框的开合处,相对于隐蔽端来说,人们在开合窗扇或者清洁窗框卫生时,更容易接触到滑轨I的自由端。自由端具有开放的端口,儿童玩耍时难免会将手指插入端口内。而手与自由端接触时很容易被尖锐的翻折沿13割伤。此外,为了方便长悬臂5与滑轨I的铰接,会在该铰接处从滑轨I底部冲压加工出一个铰接凸台15,该加工过程会使滑轨I端部的翻折沿13向上翘起,进一步增加了翻折沿13的危险程度。现有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多是在自由端加设部件以封闭自由端的开口,或者覆盖自由端较为尖锐的翻折沿13,虽然可避免翻折沿13对人造成的危害,但是由于增加了部件,也相应地增加了制造工序以及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无需增加部件就可避免尖锐的翻折沿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滑撑和窗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滑撑,包括装设在窗框上的滑轨,所述滑轨包括底板、底板的两条长边向上弯折形成的两条侧边、两条所述侧边相对翻折形成的两条翻折沿,在靠近所述滑轨的端部处,所述翻折沿向底板的方向翻折。优选地,向底板方向翻折的所述翻折沿与所述底板接触。优选地,所述底板在靠近滑轨端部处设有螺钉安装孔,所述滑轨通过螺钉固定在窗框中,两条向底板方向翻折的所述翻折沿之间最近的距离大于所述螺钉的头部直径。优选地,向底板方向翻折的所述翻折沿的长度为6mm?14mm。进一步优选地,向底板方向翻折的所述翻折沿的长度为10mm。优选地,所述底板在靠近滑轨端部处设有铰接凸台,所述铰接凸台至滑轨端面之间的翻折沿向所述底板方向翻折。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滑撑还包括连杆机构和可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块,所述连杆机构分别与滑块、铰接凸台相铰接。更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托臂、短悬臂、中悬臂、长悬臂;所述长悬臂的一端与所述铰接凸台相铰接,另一端在所述托臂的中部与托臂铰接;短悬臂和中悬臂的一端都与所述滑块相铰接;所述中悬臂的另一端在所述长悬臂的中部与所述长悬臂铰接;所述短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托臂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托臂的另一端连接在与所述窗框配合的窗扇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窗户,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框和窗扇之间连接有上述滑撑。如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滑撑和窗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滑轨端部的翻折沿向底板方向翻折,有效地避免了翻折沿的尖锐处对人的伤害;翻折沿封闭了滑轨端部的开口,还可以防止儿童将手指伸入滑轨中。本技术提供的滑撑和窗户不需要增加其他部件,制造方便,结构简单,节省了加工工序和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滑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现有技术的滑撑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图2的右视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的滑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技术的滑撑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为图5的右视图。元件标号说明I滑轨11底板12侧边13翻折沿14螺钉安装孔15铰接凸台2托臂3短悬臂4中悬臂5长悬臂6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滑撑用于连接窗扇与窗框,对于垂直于地面安装的方形窗框,该窗框包括上、下水平框和左、右纵向框,滑撑可以装设于上水平框或下水平框,也可能装设于左纵向框或右纵向框。以下说明中,是将滑撑水平安装在更靠近地面的下水平框时,面对滑撑进行观测,以垂直于滑撑向上的方向为“上”,垂直于滑撑向下的方向为“下”。请参阅图4至图6,显示为本技术提供的滑撑。该滑撑包括通过螺钉固定装设在窗框上的滑轨1,滑轨I包括底板11、底板11的两条长边向上弯折形成的两条侧边12、两条侧边12相对翻折形成的两条翻折沿13。图中所示的滑轨I为长条形,滑轨I在其伸展方向上的两端为滑轨I的端部。为避免位于滑轨I端部的翻折沿13的尖锐部分对人体造成伤害,翻折沿13在靠近滑轨I的端部处向底板11的方向翻折。要防止儿童将手指伸入滑轨1,还可以令这部分向底板11翻折的翻折沿13直接与底板11接触,封闭原来滑轨I端部开放的端口。图5和图6显示为本技术提供的滑撑中滑轨I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在滑轨I的伸展方向上,靠近底板11的端部处设有螺钉安装孔14,螺钉穿过螺钉安装孔14将滑轨I固定装设在窗框中。为避免螺钉安装时在螺钉与翻折沿13之间发生干涉,两条向底板11方向翻折的翻折沿13之间最近的距离大于螺钉安装孔14内安装的螺钉头部的直径。于实施例中,两条翻折沿13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等于9.5_。底板11在靠近滑轨I的端部处设有铰接凸台15,在铰接凸台15至滑轨I的端面之间的翻折沿13向底板11的方向翻折。翻折沿13向底板11方向的翻折是由冲床冲压形成的,这部分翻折沿13的长度设定以尽量减小冲头损耗,延长冲头使用寿命为标准。于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从滑轨I在伸展方向的端部开始,向底板11方向翻折的翻折沿13的长度为H,H取为6mm?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撑,包括装设在窗框上的滑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两条长边向上弯折形成的两条侧边(12)、两条所述侧边(12)相对翻折形成的两条翻折沿(13),在靠近所述滑轨(1)的端部处,所述翻折沿(13)向底板(11)方向翻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吉田建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