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87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3
本技术属于五金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包括执手把、紧固件、膨胀件、传动组件和固定座;固定座用于与型材连接,传动组件安装于膨胀件内并与执手把连接;传动组件的一端穿过固定座并用于与外部元件连接;执手把内设有安装腔,且执手把的侧端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孔;膨胀件安装于安装腔内,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并与膨胀件连接,紧固件挤压促使膨胀件形变膨胀以减少膨胀件与执手把之间的间隙。紧固件给予执手把内部的膨胀件压力,使其形变膨胀扩大,填补满执手把内部的间隙,使执手把与膨胀件为过盈配合,以解决产品长期使用后,执手把会晃动的问题,如此,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五金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无底座膨胀式执手


技术介绍

1、无底座执手具有美观和不易积累灰尘的优点,所以往往会被安装于门窗上,实现门窗的开启和锁闭。

2、无底座执手由轮牙、执手把以及其他部件,通过一根紧固顶丝将各部件固定组成一体。现有技术中,无底座执手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当执手使用时,由于各配件间存在间隙,加上长期的使用磨损,导致无底座执手使用会晃动,使用者没有良好的体验感;当比较严重时还会产生产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底座膨胀式执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底座执手的各配件间存在间隙,长期的使用磨损后,导致无底座执手容易产生问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包括执手把、紧固件、膨胀件、传动组件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与型材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膨胀件内并与所述执手把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座并用于与外部元件连接;所述执手把内设有安装腔,且所述执手把的侧端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膨胀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膨胀件连接,所述紧固件挤压促使所述膨胀件形变膨胀以减少所述膨胀件与执手把之间的间隙。

3、可选地,所述膨胀件内部中空且两端具有开口。

4、可选地,所述膨胀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膨胀孔和第二膨胀孔,所述第一膨胀孔和所述第二膨胀孔的宽度均小于所述紧固件的宽度,且所述第一膨胀孔与所述第二膨胀孔相对设置。

5、可选地,所述第一膨胀孔(31)和所述第二膨胀孔(32)包括主体段(310)、分别连通所述主体段(310)两侧的过渡段(315);所述主体段(310)及所述过渡段(315)呈纵长方向排列;所述过渡段(315)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段(310)的宽度,且所述主体段(310)呈圆形设置。

6、可选地,所述第一膨胀孔到所述第二膨胀孔的距离小于所述紧固件的长度。

7、可选地,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紧固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8、可选地,所述紧固件的一端的直径往远离所述紧固件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9、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座、复位元件、夹持块和连接件;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膨胀件内,所述复位元件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固定座连接,用于所述执手把的复位或定位;所述夹持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连接件将所述夹持块和所述连接座连接。

10、可选地,所述连接座背向于所述复位元件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11、可选地,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膨胀件的端面接触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安装时,将传动组件装入至膨胀件,并将固定座与传动组件连接,然后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紧固件给予执手把内部的膨胀件压力,使其形变膨胀扩大,填补满执手把内部的间隙,使执手把与膨胀件为过盈配合,以解决产品长期使用后,执手把会晃动的问题,如此,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执手把(10)、紧固件(20)、膨胀件(30)、传动组件(40)和固定座(50);所述固定座(50)用于与型材连接,所述传动组件(40)安装于所述膨胀件(30)内并与所述执手把(10)连接;所述传动组件(40)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座(50)并用于与外部元件连接;所述执手把(10)内设有安装腔(11),且所述执手把(10)的侧端设有与所述安装腔(11)连通的安装孔(12);所述膨胀件(3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1)内,所述紧固件(20)穿过所述安装孔(12)并与所述膨胀件(30)连接,所述紧固件(20)挤压促使所述膨胀件(30)形变膨胀以减少所述膨胀件(30)与执手把(10)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件(30)内部中空且两端具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件(3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膨胀孔(31)和第二膨胀孔(32),所述第一膨胀孔(31)和所述第二膨胀孔(32)的宽度均小于所述紧固件(20)的宽度,且所述第一膨胀孔(31)和所述第二膨胀孔(32)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孔(31)和所述第二膨胀孔(32)包括主体段(310)、分别连通所述主体段(310)两侧的过渡段(315);所述主体段(310)及所述过渡段(315)呈纵长方向排列;所述过渡段(315)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段(310)的宽度,且所述主体段(310)呈圆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孔(31)到所述第二膨胀孔(32)的距离小于所述紧固件(20)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2)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紧固件(20)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20)的一端的直径往远离所述紧固件(20)另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0)包括连接座(41)、复位元件(42)、夹持块(43)和连接件(44);所述连接座(41)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膨胀件(30)内,所述复位元件(42)与所述连接座(41)和所述固定座(50)连接,用于所述执手把(10)的复位或定位;所述夹持块(43)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50)上,所述连接件(44)将所述夹持块(43)和所述连接座(4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1)背向于所述复位元件(42)的一端设置有倒角(4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1)上设置有台阶(412),所述台阶(412)与所述膨胀件(30)的端面接触并位于所述安装腔(11)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执手把(10)、紧固件(20)、膨胀件(30)、传动组件(40)和固定座(50);所述固定座(50)用于与型材连接,所述传动组件(40)安装于所述膨胀件(30)内并与所述执手把(10)连接;所述传动组件(40)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座(50)并用于与外部元件连接;所述执手把(10)内设有安装腔(11),且所述执手把(10)的侧端设有与所述安装腔(11)连通的安装孔(12);所述膨胀件(3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1)内,所述紧固件(20)穿过所述安装孔(12)并与所述膨胀件(30)连接,所述紧固件(20)挤压促使所述膨胀件(30)形变膨胀以减少所述膨胀件(30)与执手把(10)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件(30)内部中空且两端具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件(3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膨胀孔(31)和第二膨胀孔(32),所述第一膨胀孔(31)和所述第二膨胀孔(32)的宽度均小于所述紧固件(20)的宽度,且所述第一膨胀孔(31)和所述第二膨胀孔(32)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底座膨胀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孔(31)和所述第二膨胀孔(32)包括主体段(310)、分别连通所述主体段(310)两侧的过渡段(315);所述主体段(310)及所述过渡段(315)呈纵长方向排列;所述过渡段(3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宝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