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鲫鱼膨化配合饲料及其加工方法。其每100公斤重量的配方比例为:鱼粉5-10公斤,肉骨粉2-8公斤,肠衣蛋白2-5公斤,豆粕15-30公斤,杂粕20-50公斤,次粉8-20公斤,脂肪粉6-10公斤,饲料级矿物质1-3公斤,鱼用复合维生素0.5-1.0公斤,添加剂预混合料1-2公斤。其加工方法为:去磁、初次混合及初粉碎,超微粉碎,二次,调质,膨化,干燥,喷涂,冷却,打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饲料利用率高、病原微生物少、水中稳定时间长、耐贮存运输、水污染小、高效环保、特别适于鲫鱼等优点,对促进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水产配合饲料及其加工方法,尤其与鲫鱼膨化配合饲料及其加工方法有关。
技术介绍
膨化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目前在欧美国家已非常普遍,相关的技术研究也开展得较为深入,但相应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鲑鳟鱼类,这些养殖品种和我国广泛养殖的鲤科鱼类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在我国推广使用膨化饲料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使用的品种主要集中在高档海水鱼饲料中。近年来,逐渐开始在淡水养殖品种中推行,由于广东养殖的淡水品种以草鱼和罗非鱼为主,因此膨化饲料的相关研究(包括营养学和工艺等)也局限于这两个品种,对于鲫鱼膨化饲料的研究尚属空白,有待开发。由于膨化饲料具有饲料利用率高、病原微生物少、水稳定时间长、耐贮存运输、水污染小等高效环保的多项突出优点,已成为饲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了饲料加工的未来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饲料利用率高、病原微生物少、水中稳定时间长、耐贮存运输、水污染小、高效环保、特别适于鲫鱼的环保型鲫鱼膨化配合饲料及其加工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环保型鲫鱼膨-->化配合饲料,其每100公斤重量的配方比例为:鱼粉5-10公斤,肉骨粉2-8公斤,肠衣蛋白2-5公斤,豆粕15-30公斤,杂粕20-50公斤,次粉8-20公斤,脂肪粉6-10公斤,饲料级矿物质1-3公斤,鱼用复合维生素0.5-1.0公斤,添加剂预混合料1-2公斤。所述的环保型鲫鱼膨化配合饲料,其添加剂预混合料包括饲料级微量元素混合物15-40%,鱼用免疫多糖3-8%,酶制剂3-15%,赖氨酸5-10%,蛋氨酸3-8%,沸石粉20-45%。所述的环保型鲫鱼膨化配合饲料,其鱼用复合维生素的载体为脱脂米糠,每千克鱼用复合维生素中含维生素A3000-8000万IU,维生素D 1000-3000万IU,维生素E 3000-6000万IU,维生素B11500-3500mg,维生素B21000-2000mg,其余为脱脂米糠。加工所述的环保型鲫鱼膨化配合饲料方法为:a.将鱼粉,肉骨粉,肠衣蛋白,豆粕,杂粕,次粉按所述比例投入料仓进行去磁、初次混合及初粉碎,然后输送到超微粉碎待粉碎料仓,b.再按所述比例将脂肪粉,饲料级矿物质,鱼用复合维生素及添加剂预混合料输送到超微粉碎待粉碎料仓,并与a中所述物料进行二次混合形成饲料混合物,c.将饲料混合物送入调质器,调质器内温度控制在98℃-105℃之间,d.将调质后的饲料混合物移入膨化腔,膨化腔温度控制在125℃-150℃之间,e.膨化过程:利用饲料混合物在膨化腔内高温高压下在出模瞬间与外界巨大的压力与温度差急剧膨胀后高剪切而成,物料出模后即得到膨化产物,f.将膨化产物移入干燥箱内,干燥箱温度控制在95-120℃之间,烘干时间为10-15分钟,g.对膨化产物进行外加油脂喷涂,油脂控制在5%-15%,使油脂成雾水均匀地喷在膨化产物上,h.将膨化产物移入冷却器,将冷却器与外界温差控制在3℃以内,风量适宜,最后进行分级打包。-->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对饲料混合物进行膨化处理,能很大程度地熟化物料,使原料中杂粕类原料的抗营养因子活性大幅降低,从而饲料消化利用率升高;(二)是通过膨化处理,饲料密度降低,但结合更紧密,不易散开,耐运输和贮存;(三)是饲料中可添加油脂比例大幅提高,利于鱼的生长;(四)是工艺上采用高温挤压膨化,杀灭了大量有害病原,利于鱼的健康;(五)是浮在水中稳定性大幅提高,降低了水体污染;(六)是更能促进鱼的健康生长,改善养殖鱼的品质;(七)是实现鲫鱼养殖过程饲料从以前沉性颗粒料的1.8降到1.3左右,养殖每公斤鲫鱼的饲料成本可节约1元左右;(八)是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鱼粉动物性蛋白添加量比常规沉性颗粒饲料添加量要少得多,而通过特殊工艺处理的菜粕、棉粕等杂粕添加量大幅度提高,从而减少磷的排放量,降低环境污染问题;(九)是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合理的膨化工艺参数,提高油脂的添加量可过5%以上,大大提高饲料中脂肪的含量,提高鲫鱼的生长性能,降低饵料系数;(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比例是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最有经济效益的数据;(十一)是鱼用复合维生素的载体采用脱脂米糠,因其与维生素混合良好,特别是其有良好表面粗糙性,具有对维生素微粒的吸附性与粘滞性非常强,能保持维生素良好的混合均匀度与活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环保型鲫鱼膨化配合饲料及其加工方法为a.取蒸气鱼粉7公斤,肉骨粉3公斤,肠衣蛋白2.5公斤,豆粕17公斤,杂粕(菜粕)41公斤,次粉23公斤投入料仓进行去磁、初次混合及初粉碎,然后输送到超微粉碎待粉碎料-->仓,b.再取脂肪粉(大豆磷酯)3公斤,饲料级磷酸氢钙矿物质1.5公斤,鱼用复合维生素1公斤及添加剂预混合料1公斤输送到超微粉碎待粉碎料仓,并与a中所述物料进行二次混合形成饲料混合物,其中添加剂预混合料含有饲料级微量元素混合物34%,鱼用免疫多糖5%,酶制剂12.5%,赖氨酸9%,蛋氨酸4.5%,沸石粉35%,其中,鱼用复合维生素的载体为脱脂米糠,每千克鱼用复合维生素中含维生素A5500万IU,维生素D 2500万IU,维生素E 4500万IU,维生素B13000mg,维生素B21800mg,其余为脱脂米糠,c.将饲料混合物送入调质器,调质器内温度控制在100℃,d.将调质后的饲料混合物移入膨化腔,膨化腔温度控制在130℃,e.膨化过程:利用饲料混合物在膨化腔内高温高压下在出模瞬间与外界巨大的压力与温度差急剧膨胀后高剪切而成,物料出模后即得到膨化产物,f.将膨化产物移入干燥箱内,干燥箱温度控制在115℃之间,烘干时间为12分钟,g.对膨化产物进行外加油脂喷涂,油脂控制在6%,使油脂成雾水均匀地喷在膨化产物上,h.将膨化产物移入冷却器,将冷却器与外界温差控制在3℃以内,风量适宜,最后进行分级打包。实施例2:微量元素混合物34%由硫酸铜3.5%,硫酸铁15%,硫酸锰4.5%,硫酸锌5%,碘酸钙3.5%及氯化钴2.5%所组成,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取直火鱼粉6公斤,肉骨粉5公斤,肠衣蛋白4.5公斤,豆粕15.8公斤,杂粕43公斤(其中棉粕17公斤,菜粕26公斤),次粉18公斤,脂肪粉(大豆磷酯)3.5公斤,饲料级磷酸二氢钙矿物质2公斤,鱼用复合维生素1.2公斤及添加剂预混合料1公斤,其中添加剂预混合料含有饲料级微量元素混合物32%,鱼用免疫多糖4.5%,酶制剂13.5%,赖氨酸8%,蛋氨酸5%,沸石粉37.5%,其中饲料级微量元素混合物32%由硫酸铜3.5%,硫酸铁12.5%,硫酸锰4.5%,硫酸锌5.5%,碘酸钙3%及氯化钴3%所组成,鱼用复合维生素的载体为脱脂-->米糠,每千克鱼用复合维生素中含维生素A5600万IU,维生素D 2800万IU,维生素E 4300万IU,维生素B13200mg,维生素B21750mg,调质器内温度控制在105℃,膨化腔温度控制在125℃,干燥箱温度控制在120℃之间,烘干时间为10分钟,油脂控制在8%,冷却器控制在比外界温度高2℃,风量适宜,最后进行分级打包,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4:取直火鱼粉8公斤,肉骨粉4.5公斤,肠衣蛋白4公斤,豆粕19公斤,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型鲫鱼膨化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其每100公斤重量的配方比例为:鱼粉5-10公斤,肉骨粉2-8公斤,肠衣蛋白2-5公斤,豆粕15-30公斤,杂粕20-50公斤,次粉8-20公斤,脂肪粉6-10公斤,饲料级矿物质1-3公斤,鱼用复合维生素0.5-1.0公斤,添加剂预混合料1-2公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鲫鱼膨化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其每100公斤重量的配方比例为:鱼粉5-10公斤,肉骨粉2-8公斤,肠衣蛋白2-5公斤,豆粕15-30公斤,杂粕20-50公斤,次粉8-20公斤,脂肪粉6-10公斤,饲料级矿物质1-3公斤,鱼用复合维生素0.5-1.0公斤,添加剂预混合料1-2公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鲫鱼膨化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预混合料包括饲料级微量元素混合物15-40%,鱼用免疫多糖3-8%,酶制剂3-15%,赖氨酸5-10%,蛋氨酸3-8%,沸石粉20-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鲫鱼膨化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用复合维生素的载体为脱脂米糠,每千克鱼用复合维生素中含维生素A3000-8000万IU,维生素D 1000-3000万IU,维生素E 3000-6000万IU,维生素B1 1500-3500mg,维生素B2 1000-2000mg,其余为脱脂米糠。4、一种加工如权利要求书1或2或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聂刘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