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松楠专利>正文

剎车导线快速结合与分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517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剎车导线快速结合与分离结构,其包含:一剎车组件、一固定调整装置及一剎车导线,其中该剎车组件为剎车把手或剎车摆臂,该剎车组件设有一供固定调整装置设置的容置孔,该固定调整装置包括内部设置一轴向锥状孔的一外套筒,该轴向锥状孔内设置一滑杆、多个珠体、一底盖及一弹性件,该滑杆一端设置一螺牙段,螺牙段穿出一段于外套筒外侧,并于该滑杆穿出该外套筒外侧的螺牙段上螺设一固定螺帽,该剎车导线两端穿设于该固定调整装置的滑杆的轴向穿孔内,利用该珠体配合外套筒的锥状孔夹持固定;从而,达到组装剎车导线及调整剎车导线松紧度的动作方便快速,并且剎车导线的制造成本降低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剎车导线快速结合与分离结构,其包含:一剎车组件、一固定调整装置及一剎车导线,其中该剎车组件为剎车把手或剎车摆臂,该剎车组件设有一供固定调整装置设置的容置孔,该固定调整装置包括内部设置一轴向锥状孔的一外套筒,该轴向锥状孔内设置一滑杆、多个珠体、一底盖及一弹性件,该滑杆一端设置一螺牙段,螺牙段穿出一段于外套筒外侧,并于该滑杆穿出该外套筒外侧的螺牙段上螺设一固定螺帽,该剎车导线两端穿设于该固定调整装置的滑杆的轴向穿孔内,利用该珠体配合外套筒的锥状孔夹持固定;从而,达到组装剎车导线及调整剎车导线松紧度的动作方便快速,并且剎车导线的制造成本降低的效果。【专利说明】剎车导线快速结合与分离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剎车系统,尤指一种剎车导线与剎车把手及剎车摆臂间的快速结合与分离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两轮车辆,其剎车系统大都由两组不同的剎车把手分别通过剎车导线与前、后轮的剎车装置链接,用来控制前、后轮的剎车装置进行制动操作。公知的剎车导线具有一头端及一末端,该剎车导线头端压铸成型一大头部,用以卡结在剎车把手上固定,该剎车导线末端与前、后轮剎车装置的一调整连动杆连结,该调整连动杆穿过一剎车摆臂的穿孔后螺结一调整螺帽,通过该调整螺帽定位该调整连动杆,并于使用时可由该调整螺帽的旋转带动调整连动杆前、后螺动位移,达到调整剎车导线的松紧度。或者该剎车导线末端穿过前、后轮剎车装置的一固定螺丝的径向贯穿孔,该固定螺丝穿过一剎车摆臂的穿孔后螺结一迫紧螺帽,通过该迫紧螺帽的锁迫使固定螺丝夹紧固定剎车导线,而可于使用时通过该迫紧螺帽的旋转退松,自由拉动调整剎车导线的松紧度。上述公知的剎车导线与剎车把手及剎车装置组合结构,不仅剎车导线的组装与调整动作相当麻烦不便及耗时,并且剎车导线需于头端压铸成型一大头部,而致使制造时材料及工时增加,制造成本高,确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公知剎车导线与剎车把手及剎车装置组合结构所存在的缺点,是以乃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多方探讨与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后,终于成功的开发出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剎车导线快速结合与分离结构,其包含:一剎车组件、一固定调整装置及一剎车导线,其中该剎车组件设有一供固定调整装置设置的容置孔,该剎车导线一端或两端穿设于该固定调整装置内夹持固定,该固定调整装置包含:一外套筒、一滑杆、多个珠体及一弹性件,该外套筒呈中空圆管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外套筒内部由第一端往第二端设有一渐扩的轴向锥状孔,该滑杆穿设于该外套筒的锥状孔内,该滑杆内部设有一轴向穿孔,滑杆的一端等分设有多个与该轴向穿孔相通的凹孔,另一端穿出一段于外套筒外侧,该多个珠体分别容设于该多个凹孔内,该弹性件,装设于外套筒的轴向锥状孔内,使滑杆常态时受该弹性件往该外套筒的第一端方向弹抵。作为优选,该剎车组件为剎车把手,该剎车把手的容置孔为一未贯通的盲孔,该剎车把手的容置孔内缘设有内螺牙,该外套筒周缘设有用以与该剎车把手的容置孔的内螺牙螺结锁设的锁结螺牙。作为优选,该剎车组件为剎车摆臂,该剎车摆臂的容置孔为一贯通孔,该剎车摆臂的容置孔内缘设有内螺牙,该外套筒周缘设有用以与该剎车摆臂的容置孔的内螺牙螺结锁设的锁结螺牙。作为优选,该外套筒的第一端设有一环凸部。作为优选,该滑杆于设置多个凹孔的相对端设置一螺牙段,该螺牙段穿出一段于外套筒外侧螺结一固定螺帽,利用该固定螺帽迫抵于该外套筒的第一端的环凸部端面固定该滑杆。作为优选,该滑杆由外套筒的第二端穿设于外套筒的锥状孔内,该滑杆设置多个凹孔的一端设置一锥状大径部,该多个凹孔设置于该锥状大径部上。作为优选,该外套筒的锥状孔大径端设置一底盖,该底盖内部设有一供剎车导线穿设的通孔。作为优选,该弹性件为一弹簧。作为优选,该剎车导线两端穿设于该固定调整装置的滑杆的轴向穿孔内,受该滑杆的凹孔内容设的珠体夹持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剎车导线直接穿设于固定调整装置滑杆的轴向穿孔内受珠体夹持固定,因而组装剎车导线及调整剎车导线松紧度的动作方便快速,极具实用性。2、本技术的剎车导线直接穿设于固定调整装置滑杆的轴向穿孔内受珠体夹持固定,不需于一端压铸成型一大头部,而可简化剎车导线的制造工艺,降低剎车导线的制造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其中所示的刹车组件为刹车把手。图1B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其中所示的刹车组件为刹车摆臂。图2为本技术的剎车把手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剎车把手端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剎车摆臂端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剎车摆臂端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剎车把手端的固定螺帽退松剖示图。图7为本技术的剎车把手端的剎车导线穿入固定调整装置内剖示图。图8为本技术的剎车把手端的固定调整装置夹持固定剎车导线剖示图。图9为本技术的剎车摆臂端的固定螺帽退松剖示图。图10为本技术的剎车摆臂端的剎车导线穿入固定调整装置内剖示图。图11为本技术的剎车摆臂端的调整剎车导线松紧度剖示图。图12为本技术的剎车摆臂端的固定调整装置夹持固定剎车导线剖示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 剎车把手 11容置孔12内螺牙2 剎车摆臂21容置孔22内螺牙3 固定调整装置31外套筒311 第一端312 第二端313环凸部314锁结螺牙315锥状孔32滑杆321穿孔322大径部323螺牙段324凹孔33珠体34底盖341通孔35弹性件36固定螺帽4 剎车导线41第一端42第二端A剎车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配合附图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图1A~图5所示,本技术剎车导线快速结合与分离结构,其包含:一剎车组件A、一固定调整装置3及一剎车导线4,其中剎车组件A为剎车把手I或剎车摆臂2,该剎车把手I及剎车摆臂2分别设有一供固定调整装置3设置的容置孔11、21,该剎车把手I的容置孔11为一未贯通的盲孔,其内缘设有内螺牙12,该剎车摆臂2的容置孔21为一贯通孔,其内缘设有内螺牙22,该固定调整装置3包含:一外套筒31、一滑杆32、多个珠体33、一底盖34、一弹性件35及一固定螺帽36,该外套筒31呈中空圆管状,具有第一端311及第二端312,该第一端311设有一环凸部313,另该外套筒31周缘于第一端311与第二端312间设有用以与剎车把手I或剎车摆臂2的容置孔11、21的内螺牙12、22螺结锁设的锁结螺牙314,内部由第一端311往第二端312设有一渐扩的轴向锥状孔315,该滑杆32由外套筒31的第二端312穿设于外套筒31的锥状`孔315内,该滑杆32内部设有一轴向穿孔321,一端设置一锥状大径部322,另一端设置一螺牙段323,螺牙段323穿出一段于外套筒31的锥状孔315外侧,利用该锥状大径部322防止滑杆32整个由外套筒31的第一端311往外滑出脱落,并于该锥状大径部322等分设有多个外大内小的锥状凹孔324,锥状凹孔324与该滑杆32内部的轴向穿孔321相通,该多个珠体33为金属材质,分别容设于该滑杆32的多个凹孔324内,该底盖34设置于该外套筒31的锥状孔315大径端固定,于该底盖34内部设有一可供剎车导线4穿设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剎车导线快速结合与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剎车组件、一固定调整装置及一剎车导线,其中该剎车组件设有一供固定调整装置设置的容置孔,该剎车导线一端或两端穿设于该固定调整装置内夹持固定,该固定调整装置包含:一外套筒,呈中空圆管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外套筒内部由第一端往第二端设有一渐扩的轴向锥状孔;一滑杆,穿设于该外套筒的锥状孔内,该滑杆内部设有一轴向穿孔,滑杆的一端等分设有多个与该轴向穿孔相通的凹孔,另一端穿出一段于外套筒外侧;多个珠体,分别容设于该多个凹孔内;及一弹性件,装设于外套筒的轴向锥状孔内,使滑杆常态时受该弹性件往该外套筒的第一端方向弹抵。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楠
申请(专利权)人:陈松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