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7738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4 14:31
在与发动机分开设置的支承机构上搭载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的作业车辆中,能够充分吸收发动机侧与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侧的振动的差异和两者的组装误差。该作业车辆包括:固定在车架(2)上的支承机构(17)、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45)及连接配管(23)。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45)在发动机(15)的上方搭载在支承机构(17)上,具有朝向后方的排气导入口(45a)。连接排管(23)其一端与涡轮增压器(22)连接,在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45)的下方具有从一端向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45)的后方延伸的延长部(54a),而另一端从后方与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45)的排气导入口(45a)连接,并且在延长部(54a)上具有挠性管部(54c,54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在与发动机分开设置的支承机构上搭载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的作业车辆中,能够充分吸收发动机侧与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侧的振动的差异和两者的组装误差。该作业车辆包括:固定在车架(2)上的支承机构(17)、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45)及连接配管(23)。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45)在发动机(15)的上方搭载在支承机构(17)上,具有朝向后方的排气导入口(45a)。连接排管(23)其一端与涡轮增压器(22)连接,在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45)的下方具有从一端向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45)的后方延伸的延长部(54a),而另一端从后方与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45)的排气导入口(45a)连接,并且在延长部(54a)上具有挠性管部(54c,54d)。【专利说明】作业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业车辆,尤其是涉及在发动机上方具有排气后处理装置的作业车辆。
技术介绍
在作业车辆上搭载有排气后处理装置。排气后处理装置包括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该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捕获并除去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所含有的烟尘等颗粒状物质。该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与空气滤清器并排配置在发动机的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发动机,其搭载在所述车架上;支承机构,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其在所述发动机的上方搭载在所述支承机构上,具有朝向后方的排气导入口;连接配管,其排气上游侧端部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部连接,在所述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的下方具有从所述排气上游侧端部向所述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的后方延伸的延长部,该连接配管的排气下游侧端部从后方与所述柴油机颗粒捕获过滤装置的排气导入口连接,并且在所述延长部上具有挠性管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大辅松山伸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