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怀化学院专利>正文

一株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933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株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所述短小芽孢杆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13-0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4008。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短小芽孢杆菌13-03能够用于多穗柯发酵茶生产,得到的多穗柯发酵茶中儿茶素、茶黄素、茶多酚和黄酮的含量高,而且其茶色形成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茶
,尤其涉及一株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在发酵茶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发酵茶具有清脂肪,减肥胖;清肠胃,助消化;清血管,降三高;清毒素,护胃、肝、肾等功效。目前,用于制备发酵茶的微生物主要是真菌。多穗柯,也叫甜茶,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湖南雪峰山一带分布广泛,营养丰富,成分齐全,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防治高血压、治疗湿热痢疾、皮肤瘙痒、痈疽恶疮等症,并具有滋养肝肾、和胃降逆、润肺止咳、解困醒酒等作用。目前对于其应用主要集中于绿茶的加工。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1869339A公开了一种多穗柯发酵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多穗柯甜茶叶加入水中,加热煮沸,保持沸腾10~20min,静置使多穗柯甜茶叶沉淀,取上部清液作为甜茶液;(2)选取酵母菌发酵液、醋酸菌发酵液和乳酸菌发酵液作为发酵菌液;(3)在甜茶液中接入发酵液,加糖,30℃静置培养48~72h,取滤液作为多穗柯发酵保健饮料。该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用多穗柯甜茶作为培养基,与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发酵,制备的多穗柯发酵保健饮料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及天然风味。但是其对多穗柯甜茶中儿茶素、茶黄素、茶多酚和黄酮等具有保健功能的成分的保持较差,而且其茶色形成不佳。本领域亟需寻找能够较好地保持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成分并且其茶色形成优异的微生物,以用于高品质的发酵茶的生产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株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在发酵茶生产中的应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短小芽孢杆菌生产的发酵茶中保健功能的成分的含量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短小芽孢杆菌具体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3-03,该菌株已于2014年1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大学,邮政编码:43007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400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短小芽孢杆菌13-03的特征如下:1)菌落特征:圆形菌落,乳白色,表面干燥,没有光泽,边缘呈锯齿状,不整齐,菌落直径较大,中间凸起,有皱褶。2)革兰氏染色:杆状,粗短,呈蓝紫色。3)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如表1所示:表1短小芽孢杆菌13-03生理生化试验结果4)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PCR、测序和序列比对技术对短小芽孢杆菌13-03的16SrDNA进行分析,发现其与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SAFR-032(GenBank登录号NC_009848.1)的16SrDNA的同源性达到98%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短小芽孢杆菌13-03生产发酵茶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短小芽孢杆菌13-03接种于茶叶中进行发酵的步骤。作为上述方法的优选,所述茶叶为多穗柯,所述发酵茶为多穗柯发酵茶。作为上述方法的优选,将所述短小芽孢杆菌13-03与其它茶叶发酵菌一起接种于茶叶中进行发酵。其中,所述其它茶叶发酵菌是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或无芽孢短小杆菌(Curtobacterium)。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短小芽孢杆菌13-03在发酵茶生产中的应用。作为上述应用的优选,所述发酵茶为多穗柯发酵茶。作为上述应用的优选,在所述应用中将所述短小芽孢杆菌13-03接种于茶叶中进行发酵。作为上述应用的优选,将所述短小芽孢杆菌13-03与其它茶叶发酵菌一起接种于茶叶中进行发酵。其中,所述其它茶叶发酵菌是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或无芽孢短小杆菌(Curtobacteriu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筛选得到了一株短小芽孢杆菌13-03,其用于多穗柯发酵茶生产,得到的多穗柯发酵茶中儿茶素、茶黄素、茶多酚和黄酮的含量高,而且其茶色形成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短小芽孢杆菌13-03培养物的照片,优势菌1所指示的菌落即为本专利技术的短小芽孢杆菌13-03的菌落,图中显示其菌落特征为圆形菌落,乳白色,表面干燥,没有光泽,边缘呈锯齿状,不整齐,菌落直径较大,中间凸起,有皱褶。图2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短小芽孢杆菌13-03发酵生产的多穗柯发酵茶冲泡后的茶色与原茶(发酵前)冲泡后的茶色比较结果,可见冲泡之后,多穗柯发酵茶的茶色呈棕褐色(B),与原茶的淡绿色(A)明显不同。保藏说明:菌种名称:短小芽孢杆菌拉丁名:Bacillus pumilus菌株编号:13-03保藏机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机构简称:CCTCC地址:中国,武汉大学(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保藏日期:2014年1月7日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CTCC No.M201400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因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厂商购买得到的。实施例1:菌株的分离和筛选1)原材料(自然发酵茶)的处理称取采用本实验室常规方法发酵获得的多穗柯自然发酵茶5g于无菌三角瓶中,加入50mL无菌水,震荡30min,得10-1稀释液;再用lmL移液器,吸取10-1稀释液l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振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10-2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3、10-4、10-5等一系列稀释菌液。2)分离、培养自然发酵茶中优势微生物将培养基平板编号,然后用移液枪吸取10-3、10-4、10-5稀释菌液各0.2mL对号接种在不同稀释度编号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马铃薯20%,葡萄糖2%,琼脂2%,自然pH),再用无菌涂布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布均匀,室温静置5~10min,使菌液渗透入培养基内,然后将平板倒转,28℃培养2天,观察记录各平板上菌落的生长情况。选择10株菌落形态各异,且在平板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单菌落作为自然发酵茶中可培养优势微生物。3)用优势微生物发酵多穗柯将上述10株优势微生物与常用于制备发酵茶的真菌(酿酒酵母1905、米曲霉40013、假丝酵母31268和黑曲霉40006)分别进行纯种发酵。具体如下:(1)菌种的活化:将上述10株优势微生物与常用于制备发酵茶的真菌(酿酒酵母1905、米曲霉40013、假丝酵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3-0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
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4008。
2.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小芽孢杆菌13-03生产发酵茶的方法,包括将
所述短小芽孢杆菌13-03接种于茶叶中进行发酵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为多穗柯,所述
发酵茶为多穗柯发酵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短小芽孢杆菌
13-03与其它茶叶发酵菌一起接种于茶叶中进行发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茶叶发酵菌是米
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君飞伍贤进周维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