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洪玉专利>正文

无辅料固体发酵白酒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926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酒酿造工艺,即无辅料固体发酵白酒生产方法。无辅料固体发酵白酒生产方法,包括原料处理、蒸煮、撒曲、发酵、蒸镏、出酒。所述的原料处理是指以玉米为原料的,将玉米粉碎成颗粒,或以高粱米、大米为原料的,不用粉碎,直接使用;所述的蒸煮取消伴入辅料稻壳。通过加大粮食原料粒度,摈弃辅料稻壳,减少杂菌参加发酵,提高了酒的品质,生产效率高,副产品质量好,酒糟为存粮形成,可做所有动物饲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酒酿造工艺,即无辅料固体发酵白酒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白酒生产方法包括原料处理、伴料、蒸煮、撒曲、发酵、蒸镏、出酒。原料处理中,如以玉米为原料的,要将玉米粉碎成粗粉,以高粱米为原料的,要粉碎成4~6瓣;以大米为原料的,要粉碎成10瓣左右,目的是使颗粒淀粉暴露出来,增加原料表面积,有利于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和蒸煮糊化,糖化时增加与酶的接触,为糖化发酵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固体白酒发酵中,辅料稻壳是必选必加的填充剂和疏松剂,在伴料中加入,辅料稻壳作用是疏松、串气,稻壳的加入量为粮食原料的30%左右。上述工艺的缺点是:传统酿造白酒必须加入辅料,辅料以稻壳为主,一般要求稻壳新鲜干燥,不带霉烂味,为了驱除稻壳中的异味和有害物质,要求预先把稻壳清蒸30~40min,直到蒸汽中无怪味为止,然后出甄凉干,使含水量在13%以下,备用。处理稻壳费工费时,增加酿造成本;加入稻壳增加原料发酵过程中空气含量,导致过氧发酵,加之辅料稻壳中易携带过多杂菌参加发酵,导致破坏淀粉,降低出酒率,影响酒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酿酒工艺,通过加大粮食原料粒度,摈弃辅料稻壳,降低工艺成本的无辅料固体发酵白酒生产方法。无辅料固体发酵白酒生产方法,包括原料处理、蒸煮、撒曲、发酵、蒸镏、出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处理是指以玉米为原料的,将玉米粉碎成5-6瓣或2-5mm颗粒,优选3-4mm颗粒,或以高粱米、大米为原料的,不用粉碎,直接使用;所述的蒸煮取消伴入辅料稻壳。原料小于5-6瓣的粉料或小于3-4mm颗粒的粉料占总原料的20%以内。原料粉碎不可避免存在粗粉,但加入量不能过多,以影响蒸煮,粗粉控制在总原料的20%左右为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通过加大粮食原料粒度,摈弃辅料稻壳,减少杂菌参加发酵,提高了酒的品质。2、摈弃辅料稻壳,蒸煮原料多,生产效率高,出酒率高,省工省时省原料;原料颗粒变大,粉碎加工方便,省工省时,节省电能;酒糟运量减少,省工省时,生产效率高。3、副产品质量好,没有稻壳,酒糟为纯粮形成,可做所有动物饲料。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无辅料固体发酵白酒生产方法,包括原料处理、蒸煮、撒曲、发酵、蒸镏、出酒。原料处理是指以玉米为原料的,将玉米粉碎成5-6瓣或3-4mm颗粒,或以高粱米、大米为原料的,不用粉碎,直接使用;原料小于5-6瓣或小于3-4mm颗粒的粉料占总原料的20%以内。其它工序不变,为常规白酒酿造工艺即可。实践证明,本专利技术打破了传统加“辅料稻壳”的工艺,实践证明,生产出来的白酒效果非常好,且工艺简单。上面描述,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辅料固体发酵白酒生产方法,包括原料处理、蒸煮、撒曲、发酵、蒸镏、出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处理是指以玉米为原料的,将玉米粉碎成5-6瓣或2-5mm颗粒,或以高粱米、大米为原料的,不用粉碎,直接使用;所述的蒸煮取消伴入辅料稻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玉高旺
申请(专利权)人:高洪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