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易吸湿性辅料的固体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927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药物制备技术领域的基于易吸湿性辅料的固体制剂,其组分及含量为:活性成分1~10%、易吸湿性辅料0.1~60%、抗氧剂0.1~2.0%、赋形剂40~75%、崩解剂2~10%、粘合剂1~10%和润滑剂0.5~3%。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添加易吸湿性辅料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减少易吸湿性药物与水分的接触,从而降低固体制剂中易水解药物的水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药物制备
的制剂,具体是一种基于易吸湿性辅料的 固体制剂。
技术介绍
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应该是安全、有效、稳定。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 药物若分解变质,不仅可使药效降低,有些药物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故药物制剂稳定性对保 证制剂安全有效是非常重要的。药物由于化学结构的不同,其降解反应也不一样,水解和氧 化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其他如异构化、聚合、脱羧等反应在某些药物中也有发生。水解是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属于这类降解的药物主要包括酯类(包括内酯)、酰 胺类(包括内酰胺)等。盐酸普鲁卡因、乙酰水杨酸、盐酸丁卡因、普鲁本辛、硫酸阿托品的 水解属于酯类药物的水解;辛伐他汀、硝酸毛果芸香碱的水解属于内酯的水解,这类药物由 于酯分子中的氧负电性比碳大,故酰基被极化,亲核性试剂0H_反应,使反应发生。巴比妥类、对乙酰氨基酚的水解属于酰胺类药物的水解,这类药物水解后生成酸 和胺。固体制剂作为药物制剂的一种又有其特点系统不均勻性,如片剂、胶囊剂,每片 之间含量不完全相同,因而分析结果难以重现;这些剂型又是多相系统,常包括气相(空气 和水)、液相(吸附的水分)和固相,当进行实验时,这些相的组成和状态都能够发生变化。 特别是水分的存在,对实验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水分对稳定性影响很大。这些特点对于含易 水解药物固体制剂的稳定性来说更为不利。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951501A,公告日为2006年 9月29日,记载了一种“可防止水解的盐酸甲氯芬酯药物组合物”,该技术包括活性成分盐 酸甲氯芬酯、药用辅料、润滑剂以及稳定剂,该稳定剂能够使药物保持弱酸性。但是上述防 止盐酸甲氯芬酯水解的方法若推广至其它固体制剂则存在以下问题在酸性条件,某些药 物水解会加速,因为酸对于水解具有催化作用,就起不到防止固体制剂中易水解药物水解 的作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1994296A,公告日为2007年7月11日,为一种 含有辛伐他汀的药物制剂,该专利提及如下内容一种含有辛伐他汀的药物制剂,通过添加 占制剂总量9 %-12 %的有机酸作为酸性pH调节剂,可使药物制剂水溶液的pH较佳地处于 2. 5-3. 2范围。通过同抗氧剂等其它辅料合并应用可有效抑制辛伐他汀的氧化过程,制得稳 定性较现有制剂更佳的药物制剂。但是上述辛伐他汀制剂的制备仍存在至少三点不足① 没有考虑药物由于水解而引起的含量下降;②采用的是湿法制粒、压片工艺,该工艺主要需 参与制粒、烘干,而辛伐他汀原料对热不稳定,采用该工艺会引起含量下降;③在制粒过程 中大量使用了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挥发可能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易吸湿性辅料的固体制剂,利用添加易吸湿性辅料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减少易吸湿性药物与水分的接触,从而 降低固体制剂中易水解药物的水解。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组分及含量为活性成分1 10%、 易吸湿性辅料0. 1 60%、抗氧剂0. 1 2.0%、赋形剂40 75%、崩解剂2 10%、粘合 剂1 10%和润滑剂0. 5 3%。所述的活性成分包括盐酸普鲁卡因、乙酰水杨酸、盐酸丁卡因、辛伐他汀、普鲁本 辛、硫酸阿托品、氯霉素、青霉素、巴比妥、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B或安定等。所述的易吸湿性辅料为甘露醇、山梨醇、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 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维酮、海藻酸钠或柠檬酸中的 一种或多种;优选山梨醇、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赋形剂为乳糖、白糖、麦芽糖、甘露醇、麦芽糖醇、赤藓醇、玉米淀粉、大米淀 粉、小麦淀粉、微晶纤维素、粉末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度羟丙基纤维素、羧 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滑石、轻质硅酸酐或磷酸钙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优选出选自 糖、淀粉、纤维素、乳糖、白糖、玉米淀粉、结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 或低取代度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的崩解剂为结晶纤维素、粉末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度羟丙基 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钙、玉米淀粉、α化淀粉、部分α化淀粉、羟丙基淀粉、羟甲基淀粉钠 或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的粘合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 基甲基纤维素、结晶纤维、α化淀粉、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支链淀粉、糊精、阿拉伯胶 或明胶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化油、蔗糖脂肪酸酯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 或其组合。所述的固体制剂为片剂、散剂、颗粒剂或胶囊剂。本剂量条件下添加易吸湿性辅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固体制剂中易吸湿性药物能 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使固体制剂中易吸湿性药物的水解明显降低。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 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 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辛伐他汀5%、ΒΗΑ0. 5%、乳糖60. 5%、微晶纤 维素28%、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5%以及硬脂酸镁1%。其中辛伐他汀的量是5mg、10mg、20mg或40mg。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BHA放入玻璃研钵中,逐渐加入乳糖采用倍研法混合均勻,并过60目筛得 到混合料①;(2)然后称取处方量的辛伐他汀放入玻璃研钵中,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料①采用倍4研法混合,得到混合料②;(3)称取与上述混合料②等量的乳糖,与混合料②混合均勻,并过20目筛得到混 合料③;(4)将混合料③与剩余的乳糖、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于混合机中混合 均勻,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勻,压制成片。实施例2本实施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辛伐他汀5. 1%, ΒΗΑ0. 3%、乳糖59. 7%、微晶 纤维素30. 8%、山梨醇5. 2%以及硬脂酸镁0. 9%。其中辛伐他汀的量是5mg、10mg、20mg或40mg。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BHA放入玻璃研钵中,逐渐加入乳糖采用倍研法混合均勻,并过60目筛得 到混合料①;(2)然后称取处方量的辛伐他汀放入玻璃研钵中,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料①采用倍 研法混合,得到混合料②;(3)称取与上述混合料②等量的乳糖,与混合料②混合均勻,并过20目筛得到混 合料③;(4)将混合料③与剩余的乳糖、微晶纤维素、山梨醇于混合机中混合均勻,再加入 硬脂酸镁混合均勻,压制成片。实施例3本实施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辛伐他汀4. 8%、ΒΗΑ0. 4%、乳糖58. 6%、微晶 纤维素30%、微晶纤维素30%、柠檬酸5. 2%以及硬脂酸镁1%。其中辛伐他汀的量是5mg、10mg、20mg或40mg。本实施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BHA放入玻璃研钵中,逐渐加入乳糖采用倍研法混合均勻,并过60目筛得 到混合料①;(2)然后称取处方量的辛伐他汀放入玻璃研钵中,然后加入上述混合料①采用倍 研法混合,得到混合料②;(3)称取与上述混合料②等量的乳糖,与混合料②混合均勻,并过20目筛得到混 合料③;(4)将混合料③与剩余的乳糖、微晶纤维素、柠檬酸于混合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易吸湿性辅料的固体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含量为:活性成分1~10%、易吸湿性辅料0.1~60%、抗氧剂0.1~2.0%、赋形剂40~75%、崩解剂2~10%、粘合剂1~10%和润滑剂0.5~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圣荣陈伟峦郭冬薇沈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