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4314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4:06
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中限定有红色像素区、绿色像素区和蓝色像素区;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一空穴传输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上、所述红色像素区、所述绿色像素区和所述蓝色像素区的每个中的第一发射公共层、第二发射公共层、第三发射公共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三发射公共层上的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因此,防止了混色,克服了由于缺陷掩模导致的局限性,简化了工艺,并且节省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装置,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为自发光显示装置,并且比液晶显示(LCD)装置具有更好的视角和对比度。而且,由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不需要单独的背光,因此使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变得轻薄成为可能,并且与LCD装置和其他的平板显示装置相比,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优异的功耗。此外,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采用低直流(DC)电压驱动,具有快速的响应时间,并且制造成本较低。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电子和空穴被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发光材料层中,并且,当注入的电子和空穴组合的激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发射光。在这种情况下,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类型根据光的发射方向被分为顶部发射型、底部发射型以及双发射型,并且根据驱动类型被分为无源矩阵型和有源矩阵型。具体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在红色像素区(Rp)、绿色像素区(Rg)和蓝色像素区(Rb)的每一个中形成的第一电极(阳极)、空穴传输层、包括红色有机发射图案、绿色有机发射图案和蓝色有机发射图案的发射材料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第二电极(阴极)。在具有该配置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当电压被施加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时,空穴通过空穴传输层移动到发射材料层,电子通过电子传输层移动到发射材料层,并且空穴和电子在发射材料层中结合,因此发射光。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精细金属掩模(FMM)工艺用于将布置在基板上的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射材料层图案化。但是,由于掩模制造技术的局限性,难以将FMM工艺应用于大尺寸和高分辨率。也就是说,当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应用于大区域时,掩模由于其重量而下沉,因此难以形成期望的图案。而且,由于掩模和沉积部分之间的分离距离,导致有机材料的扩展增加,因此,难以实现高分辨率。出于这个原因,需要各种制造高分辨率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致力于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局限和缺点所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致力于一种实现优异的光输出效率、保持色彩特性、简化工艺并且节省制造成本的高分辨率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附加优点和特征将在接下来的说明书中进行部分阐述,且部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通过查看下面的内容变得明显或者可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获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本文所记载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或得到。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同在此被实施且广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中限定有红色像素区、绿色像素区和蓝色像素区;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一空穴传输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上、所述红色像素区、所述绿色像素区和所述蓝色像素区的每个中的第一发射公共层、第二发射公共层、第三发射公共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三发射公共层上的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在限定有红色像素区、绿色像素区和蓝色像素区的基板上方形成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第一空穴传输层;在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上、与所述红色像素区相对应的位置形成第二空穴传输层;在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以及与所述绿色像素区和所述蓝色像素区相对应的各个位置的第一空穴传输层上形成第一发射公共层;在所述第一发射公共层上、与所述绿色像素区对应的位置形成第三空穴传输层;在所述第三空穴传输层以及与所述红色像素区和所述蓝色像素区相对应的各个位置的第一发射公共层上形成第二发射公共层;在所述第二发射公共层上、与所述蓝色像素区对应的位置形成第四空穴传输层;在所述第四空穴传输层以及与所述红色像素区和所述绿色像素区相对应的各个位置的第二发射公共层上形成第三发射公共层;在所述第三发射公共层上形成电子传输层;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概括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旨在对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这些附图被合并到本申请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进行解释。在附图中: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比较例和实施方式的各个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发射光谱的比较的视图;以及图3至5是示出根据比较例和实施方式的各个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效率特性(cd/A)-亮度(cd/m2)的比较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当相关已知功能或构造的详细描述被确定为不必要地模糊了本专利技术的重点时,不提供该详细描述。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在基板(未示出)上堆叠的第一电极(阳极)110、空穴注入层120、第一空穴传输层130、第二空穴传输层132、第三空穴传输层134、第四空穴传输层136、发射材料层140(包括第一发射公共层142、第二发射公共层144、第三发射公共层146)、电子传输层150、第二电极(阴极)160以及覆盖层170,其中在该基板中限定了红色像素区Rp、绿色像素区Gp和蓝色像素区Bp。尽管未示出,但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通过之间的交叉限定了多个像素区Rp、Gp和Bp的多条选通线和多条数据线、以及分别与选通线和数据线中的对应的线平行地延伸的多条电源线布置在基板(未示出)上。连接到对应的选通线和数据线的开关薄膜晶体管(TFT)和连接到开关TFT的驱动TFT布置在每个像素区Rp、Gp和Bp中。这里,驱动TFT连接到第一电极1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在第一电极110和面对该第一电极110的第二电极160之间的有机层。该有机层包括空穴注入层120、第一空穴传输层130、第二空穴传输层132、第三空穴传输层134、第四空穴传输层136、发射材料层140(包括第一发射公共层142、第二发射公共层144、第三发射公共层146)、以及电子传输层150。这里,第一发射公共层142可由红色有机材料形成,第二发射公共层144可由绿色有机材料形成,第三发射公共层146可由蓝色有机材料形成。第一电极110在基板(未示出)上的红色像素区Rp、绿色像素区Gp和蓝色像素区Bp中形成为板状。该第一电极110为反射电极,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中限定有红色像素区、绿色像素区和蓝色像素区;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一空穴传输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上、所述红色像素区、所述绿色像素区和所述蓝色像素区的每个中的第一发射公共层、第二发射公共层、第三发射公共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三发射公共层上的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31 KR 10-2012-0121726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在所述基板中限定有红色像素区、绿色像素区和蓝色像素区;
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一空穴传输层;
形成在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上、所述红色像素区、所述绿色像素区和所述蓝色像
素区的每个中的第一发射公共层、第二发射公共层、第三发射公共层;以及
形成在所述第三发射公共层上的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与所述红色像素区相对应地布置,并且形
成在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第一发射公共层之间;
第三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三空穴传输层与所述绿色像素区相对应地布置,并且形
成在所述第一发射公共层和所述第二发射公共层之间;以及
第四空穴传输层,所述第四空穴传输层与所述蓝色像素区相对应地布置,并且形
成在所述第二发射公共层和所述第三发射公共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
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之间的空穴注入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小
于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并且大于所述第四空穴传输层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所述第
三空穴传输层、所述第四空穴传输层中的每个是通过将P型掺杂物掺杂到形成所述第
一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中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为包括银合金的
反射电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美娜金洸贤朴镇镐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