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静压机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36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涉及使物品成型的成型压力机中的一种等静压机油缸。它仍由缸盖、筒、底和活塞构成,缸底与缸筒固定连接,缸盖、缸底与缸筒间均设有密封结构,但活塞的施压侧设有中心孔,中心孔通过径向孔与活塞栓面中部的周向沟槽连通;活塞柱面周向沟槽的上下侧设有密封结构;与中心孔对应,活塞上装有与缸底密封、滑动配合的伸缩管装置。它工作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缸体内的两种介质互相渗合;适用范围宽,可满足各行业的需要;利于维修、检查。(*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涉及专门适用于细粒或塑性状态材料使物品成型的成形压力机中的一种油缸装置。目前,专门适用于细粒或塑性状态材料使物品成型,如制取浓缩食品,成形炭素、粉末冶金、耐火制品、瓷粉等的成形压力机中的油缸,一种由可开启的缸盖、缸筒和缸底构成,设有高压注油孔道的缸底与缸筒固定连接,缸盖、缸底与缸筒间均设有密封结构,通过缸盖将待成型物品放入油缸内,自注油孔道向缸内注高压介质,实现成型,它往往难以制出质量要求更高的制品。先进的等静成形压力机是采用在上述结构的缸筒中装有活塞,以两种介质进行工作的油缸装置,活塞与缸筒间设有密封结构,活塞的一侧为压力介质,如水,另一侧为动力介质,如油,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两种介质存在互渗、造成污染,由于缸内压力较高,常达150MPa~1000MPa,在这种压力状态下工作,现有的密封结构难以防止两种介质的互渗,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尤其加工食品之类,绝对不能让油渗入。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工作安全可靠,可防止两种介质互相渗合的等静压机油缸产品。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目的。本等静压机油缸,仍由可开启的缸盖、缸筒、活塞和缸底几大部分构成,设有高压注油孔道的缸底与缸筒固定连接,缸盖、缸底与缸筒间均设有密封结构,但活塞的施压侧设有中心孔,中心孔通过径向孔与活塞柱面中部的周向沟槽连通;活塞柱面周向沟槽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密封结构;与中心孔对应,活塞上装有与缸底密封、滑动配合的伸缩管装置。制成防互渗型等静压机油缸装置。本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它工作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缸体内的两种介质互相渗合;适用范围宽,可满足各行业的要求,保证所加工产品的质量;利于维修、检查,检查更为直观、方便。结合附图、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附图是等静压机油缸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在满足上述结构要求的前提下,至于等静压机油缸中,活塞上沟槽、径向孔、中心孔的大小、形状、数量、位置关系,伸缩管装置及密封结构的具体构成等,均可根据使用需要,酌情设定,它们对等静压机油缸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附图所示的等静压机油缸实施例中,中心孔6设在活塞1的施压侧,中心孔通过径向孔5与活塞柱面中部的周向沟槽4连通;活塞柱面周向沟槽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密封结构2、3;伸缩管装置主要由带法兰8的伸缩管7、端面O型密封圈9,呈滑动配合的伸缩管7与缸底14间的密封结构11构成,端面O型密封圈在法兰与活塞之间,伸缩管的法兰盘与活塞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油缸以两种介质进行工作,活塞的上侧为压力介质,如水,下侧为动力介质,如油通过缸盖12将待成型物品放入缸筒13内,自注油孔道15向缸内注高压介质,实现成型。密封结构2、3各对一侧的介质进行密封,构成防渗合的第一道防线;即令密封结构局部出现渗透,由于沟槽与大气相通,渗入沟槽的介质经径向孔、中心孔和伸缩管装置被排出缸外。因此,它工作十分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两种介质的互相渗合。各处的密封结构可采用现有的各种方式构成,若采用ZL93210825.3的超高压密封结构进行密封,则性能更佳。附图所示的等静压机油缸实施例,防渗合性能和使用效果最佳。权利要求1.一种等静压机油缸,由可开启的缸盖、缸筒、活塞和缸底构成,设有高压注油孔道的缸底与缸筒固定连接,缸盖、缸底与缸筒间均设有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塞的施压侧设有中心孔,中心孔通过径向孔与活塞柱面中部的周向沟槽连通;活塞柱面周向沟槽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密封结构;与中心孔对应,活塞上装有与缸底密封、滑动配合的伸缩管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静压机油缸,其特征在于伸缩管装置主要由带法兰的伸缩管、端面O型密封圈,呈滑动配合的伸缩管与缸底间的密封结构构成,端面O型密封圈在法兰与活塞之间,伸缩管的法兰盘与活塞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涉及使物品成型的成型压力机中的一种等静压机油缸。它仍由缸盖、筒、底和活塞构成,缸底与缸筒固定连接,缸盖、缸底与缸筒间均设有密封结构,但活塞的施压侧设有中心孔,中心孔通过径向孔与活塞栓面中部的周向沟槽连通;活塞柱面周向沟槽的上下侧设有密封结构;与中心孔对应,活塞上装有与缸底密封、滑动配合的伸缩管装置。它工作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缸体内的两种介质互相渗合;适用范围宽,可满足各行业的需要;利于维修、检查。文档编号B30B15/00GK2294157SQ9721890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朱勉学 申请人:天津太平洋机电技术及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静压机油缸,由可开启的缸盖、缸筒、活塞和缸底构成,设有高压注油孔道的缸底与缸筒固定连接,缸盖、缸底与缸筒间均设有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塞的施压侧设有中心孔,中心孔通过径向孔与活塞柱面中部的周向沟槽连通;活塞柱面周向沟槽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密封结构;与中心孔对应,活塞上装有与缸底密封、滑动配合的伸缩管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勉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太平洋机电技术及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