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动轮辋行走的轮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4317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拖动轮辋行走的轮辕,包括行驶传动轴(2),行驶传动轴(2)的前段部分外套有一空心轴(5),行驶传动轴(2)和空心轴(5)通过设置在行驶传动轴(2)前端的过渡法兰(1)相连;行驶传动轴(2)的后段部分从右至左依次设有前驱正盖(22)、一级齿轮组、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组,一级齿轮组、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组可以依次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轮辕连接结构简单、中间环节少、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机械行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用液力或电力传动,不需要另外设置变速箱和横梁,使用及控制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拖动轮辋行走的轮辕,包括行驶传动轴(2),行驶传动轴(2)的前段部分外套有一空心轴(5),行驶传动轴(2)和空心轴(5)通过设置在行驶传动轴(2)前端的过渡法兰(1)相连;行驶传动轴(2)的后段部分从右至左依次设有前驱正盖(22)、一级齿轮组、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组,一级齿轮组、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组可以依次传动。本技术的轮辕连接结构简单、中间环节少、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机械行走。本技术可使用液力或电力传动,不需要另外设置变速箱和横梁,使用及控制更加方便。【专利说明】拖动轮辋行走的轮辕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中拖动轮辋行走的轮辕。
技术介绍
—般农业机械的结构,如中耕管理机、耕耘机、收割机、碎枝除草机等,主要是凭借变速箱的设置将输出后的动力转换成运转的方向与速度,作为动力的输出以及传动。由于行走环境复杂、行走动作要求较高,变速箱内部的轴、轴承、齿轮间磨损量大,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变速箱的拖动轮辋行走的轮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动轮辋行走的轮辕,其特征在于:包括行驶传动轴(2),所述行驶传动轴(2)的前段部分外套有一空心轴(5),所述行驶传动轴(2 )和空心轴(5 )通过设置在行驶传动轴(2 )前端的过渡法兰(I)相连;所述过渡法兰(I)与空心轴(5)的前段部分间设有加强筋(4);所述空心轴(5)的后端部分通过圆锥滚子轴承(7)固定轮毂,所述圆锥滚子轴承(7 )外设有侧盖(8 ),所述侧盖(8 )外沿固定有外圈结构(10 );所述行驶传动轴(2)的后段部分从右至左依次设有前驱正盖(22)、一级齿轮组、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组,所述一级齿轮组、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组可以依次传动,所述外圈结构(10)延伸至前驱正盖(22)处,与前驱正盖(22)垂直固定,所述外圈结构(10)对应一级齿轮组、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组的内缘位置设有内齿套(24);外圈结构(10 )还通过轮辕连接圈(9 )连接轮辋。一级齿轮组包括设置在行驶传动轴(2)上的一级太阳轮(20),与一级太阳轮(20)相互哨合一级行星轮(19),所述一级行星轮(19)与内齿套(24)哨合,一级行星轮(19)还通过一级行星轴(25)设置在一级行星架(18)上;所述一级太阳轮(20)带动一级行星轮(19)啮合,一级行星轮(19)在内齿套(24)的限制下做自转和公转的合成运动,并通过一级行星轴(25)带动一级行星架(18)转动。二级齿轮组包括与一级行星架(18)相连、设置在行驶传动轴(2)上的二级太阳轮(26),与相互啮合的二级行星轮(17),所述二级行星轮(17)与内齿套(24)啮合,二级行星轮(17)还通过二级行星轴(15)设置在二级行星架(16)上;所述二级太阳轮(26)带动二级行星轮(17)啮合,二级行星轮(17)在内齿套(24)的限制下做自转和公转的合成运动,并通过二级行星轴(15)带动二级行星架(16)转动。三级齿轮组包括与二级行星架(16)相连、设置在行驶传动轴(2)上的三级太阳轮(27),相互啮合三级行星轮(14),所述三级行星轮(14)与内齿套(24)啮合,三级行星轮(14)还通过三级行星轴(13)设置在三级减速盘(11)上,三级减速盘(11)设置在行驶传动轴(2)上,固定连接空心轴(5);所述三级太阳轮(27)带动三级行星轮(14)啮合,三级行星轮(14)在内齿套(24)的限制下做自转和公转的合成运动,由于三级减速盘(11)固定不转,三级行星轮(14)带动内齿套(24)转动从而通过外圈结构(10)、轮辕连接圈(9)带动轮辋转动。所述过渡法兰(I)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3)与所述行驶传动轴(2)相连。所述前驱正盖(22)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21)与所述行驶传动轴(2)相连。所述圆锥滚子轴承(7)上设有轴封(6)。优选的,所述一级行星轮(19)、二级行星轮(17)、三级行星轮(14)各有三个。进一步,所述一级行星架(18)、二级行星架(16)均为设有通孔的盘状结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轮辋连接结构简单、中间环节少、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机械行走。本技术可使用液力或电力传动,不需要另外设置变速箱和横梁,使用及控制更加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过渡法兰2、行驶传动轴3、第一深沟球轴承4、加强 筋5、空心轴6、轴封7、圆锥滚子轴承8、侧盖9、轮辕连接圈10、外圈结构11、三级减速盘12、螺钉13、三级行星轴、14、三级行星轮15、二级行星轴16、二级行星架17、二级行星轮18、一级行星架19、一级行星轮20、一级太阳轮21、第二深沟球轴承22、前驱正盖23、螺钉24、内齿套25、一级行星轴26、二级太阳轮27、三级太阳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拖动轮辋行走的轮辕。包括行驶传动轴(2),行驶传动轴(2)的前段部分外套有一空心轴(5),行驶传动轴(2)和空心轴(5)通过设置在行驶传动轴(2 )前端的过渡法兰(I)相连;过渡法兰(I)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3 )与所述行驶传动轴(2)相连。过渡法兰(I)与空心轴(5)的前段部分间设有加强筋(4);空心轴(5)的后端部分通过2个圆锥滚子轴承(7)固定轮毂,圆锥滚子轴承7外设有2个侧盖(8),侧盖(8)外沿固定有外圈结构(10),圆锥滚子轴承(7)上设有轴封(6)。外圈结构(10 )还通过轮辕连接圈(9 )连接轮辋。行驶传动轴(2)的后段部分从右至左依次设有前驱正盖(22)、一级齿轮组、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组,一级齿轮组、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组可以依次传动,外圈结构(10)延伸至前驱正盖(22)处,与前驱正盖(22)垂直固定,外圈结构(10)对应一级齿轮组、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组的内缘位置设有内齿套(24)。一级齿轮组包括设置在行驶传动轴(2)上的一级太阳轮(20),与一级行星轮(19)相互哨合,一级行星轮(19)与内齿套(24)哨合,一级行星轮(19)还通过一级行星轴(25)设置在一级行星架(18)上;二级齿轮组包括与一级行星架(18)相连、设置在行驶传动轴(2)上的二级太阳轮(26),与二级行星轮(17)啮合,二级行星轮(17)与内齿套(24)啮合,二级行星轮(17)还通过二级行星轴(15)设置在二级行星架(16)上;三级齿轮组包括与二级行星架(16)相连、设置在行驶传动轴(2)上的三级太阳轮(27),与三级行星轮(14)啮合,三级行星轮(14)与内齿套(24)啮合,三级行星轮(14)还通过三级行星轴(13)设置在三级减速盘(11)上;三级减速盘(11)通过螺钉(12)固定在空心轴(5)上。前驱正盖(22)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21)与所述行驶传动轴(2)相连,同时通过螺钉(23)与齿套(24)固定。本实施例中,一级行星轮(19)、二级行星轮(17)、三级行星轮(14)各有三个。一级行星架(18)、二级行星架(16)均为设有通孔的盘状结构。该轮辕的传动过程为:动力输入带动一级太阳轮(20)转动,一级太阳轮20带动一级行星轮(19)啮合,一级行星轮(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冠通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