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或多层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204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有窗式拉力机架的压机。机架具有上下横梁与两侧向拉力立柱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窗式拉力机架。横梁和拉力立柱被使用拉力螺栓的固紧系统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单层或多层压机(也称多级压机)的“窗式”拉力机架,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制造粗纸板、纤维板,或其它类似的木质板和塑料板的压机。单层和多层“窗式机架”型的压机有多种不同的设计。这类设计大多用于多层压机。理由是用于窗式机架的垂直拉力部位的工字梁或箱形梁横断面提供一种对抗横向剪力的几何最佳力矩,这种剪力主要是由待压材料的定向所引起,再则,由于它提供了采用板气割和焊板结构的可能性,所以窗式是一种最为经济的设计。然而,一台具有很多层(例如超过20层)的压机就需长度很大的窗式机架,这是由于压机本身的高度所致。这种大机架加工难也不好搬运。当单层压机要压制宽度约为6500mm的很宽的材料层时,情况也是如此。这种尺寸的压机所需要的窗式机架的重量大到120公屯。这样大尺寸的部件不能再搬来搬去,尤其是长途运输。在多层压机很大很重的情况下,由于上述原因,压机机架结构通常分成可以搬运的几个部分。在已知的根据DE—AS1528345制造的柱式结构单层和多层压机中,一般通常作法是对拉力立柱预加应力,以防止立柱螺帽在循环操作的压机上由于不断出现的从零到P最大的重复应力而有松动。在拉力立柱中的预应力强度必须大于P最大工作负荷以便防止在接触面(螺帽和立柱偏位)处由于压机机架的上弦和下弦受负荷而拉长所致的任何因拉长而产生的分离。另外,当有酸性蒸汽时(例如在生产粗纸板或有机溶剂基(OSB)板时),在固紧在一起的表面上很快出现磨损。这样就引起加压和加热板间距准确度方面的难以控制的变动,导致成品板产生不能允许的偏差。就很大很重的压机来说,拉力立柱必须经得起“负荷”的压力,这意味着对拉力立柱施加预应力需要相当的技术和费用。然而,如果用于承受压力的拉力立柱的横断面相等,抗横向剪力力矩—主要在压机的进料方向—就较低,因此,抗剪力矩或挠曲度在焊接的机架剖面结构中大约要大到5∶1的程度,这样通常就更为稳固更能抗剪力。此外,装配非常困难,因为立柱两端(上端和下端)必须在其固定在横梁中的长度上施加预应力(预收缩),于是各固紧面,在各个工作循环中从零到P最大所产生的长时间的重复应力之下,必定经常处在紧密的接触状况。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在螺纹中的沉陷现象,立柱轴的预应力被减至最小,以至在固紧面的接合处被松开,这样又导致磨损。后果是成品板的尺寸准确度较劣而压机必须拆卸和维修。特别是在从立柱到立柱轴被固紧到横梁内的过渡段。在此凹陷处,立柱被横梁的挠曲变形所扭曲,往往在几年后由于经常性的应力尤其与磨损相结合而导致产生故障。因此,在大多数应用场合为预防损坏,这样沉重的立柱压机要用后缩工艺。因而制造成本和相应的投资成本与机架截面设计相比就比较高。在根据DEOS4017791制造的、主要用于连续操作的单级压机的情况下,联锁地连接上下横梁的拉力立柱结构由于有较好的横向可达性而被采用。这些结构不能承受剪力。由于这一原因,在这些压机中设置了分开的支承结构。在横梁与拉力立柱之间的各传力面在连续操作的情况下彼此不断地相接合,这样就不需要施加预应力,正如在柱式结构用在同步压机的情况一样。这一概念在技术上和性能上不适用于在多层压机,因为它不能承担纵向和横向的剪力以及没有垂直或水平运动导向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要提供一种特别大和重的拉力机架型的压机,这种压机将有一套组合式压机机架系统,它是从多个零部件装配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具有若干单独的组件的压机,且各组件是便于运输和搬动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组合式压机,在装配完成之后,它将在各机械接合处稳固地承受垂直力,即使在极端的阈值负荷条件下也是如此,并将具有这样的拉力传送工作部件这种部件对由技术上引起的和无规律取向的剪力具有最大程度可利用的抗拉力矩。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将要提供一种由比较轻的单个部件所构成的压机,它比较便于搬动和运输,因为与其它的窗式机架横截面的结构相比,各单个部件的重量仅为压机的25%。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之所以能够达到是在于其拉力机架结构由焊接钢板制成,并通过受拉伸的锚固螺栓而确立的。这种布置以极大的可靠性预防在各连接面上的任何脱开或松动,因此上述的几种缺点就不会发生,因为在偏移系统上的集中负荷比立柱压机结构中的集中负荷要小约十的一个次方。阅读了下面的详细说明,显然还可以提供其它具有本专利技术许多优点的压机的实施例。然而,应该予以理解的是,以下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提供的,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种种变动和改型,对那些懂行者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层或多层用于制造粗纸板、纤维板或其它木质板和塑料板的压机,它具有下横梁和上横梁。每一横梁有四个受力角部位与两根侧向拉力立柱连接。一带有加压和加热板的压机横构件被设置在下横梁上。同样,上横梁也装备有带加压和加热板的压机横构件。液压千斤顶压力装置装在下横梁中用以升起和降下安装在下压机横构件上的加压和加热板。两根侧向拉力立柱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固紧面,用以互锁地与两横梁的四个受力角部位中的每一个通过第一和第二拉力螺栓连接,以形成一整体的固紧机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解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它与上述专利技术构思和下述对较佳实施例的详细介绍一起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压机的正立视图;图2为图1中压机的纵向剖面侧立视图;图3为图1中压机左角由“3”所示的那部分的详图;图4为沿图3中“4—4”线方向的侧立视图;图5为沿图3中“5—5”线方向的视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压机的另一实施例;以及图7是本专利技术压机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机示于图1中,那是从上料方向看的。如图所示,压机为一多层压机,同样的布置也能够用于一单层压机。压机装有上横梁2和下横梁1,它们由拉力立柱5在受拉状态下连接。在上、下横梁1和2之间设置有上压机横构件10和底压机横构件9。底压机横构件9可由具有活塞6’和7’的液压千斤顶系统6和7上升和下降。底压机横构件9在其上侧装有加压和加热板11。上压机横构件10在其底侧装有加压和加热板12。同步闭合系统8的多块加热板13分布在立柱间,可以在两加压和加热板11和12之间上升和下降。下横梁1有一凸出部分3,上横梁2有一凸出部分4。这些凸出部分就是压机的宽度。如图2中所示,串列配置的横梁1和2的厚度就是压机的长度或高度。每一横梁1和2的长度由连接构成横梁的两块板的加强肋14确定。如图5中所示,横梁2中的肋14是焊到板2a和2b上的。图3—5示出机架一角的详细结构图中示出了拉力立柱5与横梁2之间的联接。此图说明了用在两根拉力立柱与横梁1和2之间如图1和2中所示的每一个连接结构的例子。拉力立柱5,在此例中做成工字梁形,被连接在横梁1和2之间。要不,拉力立柱也可做成箱形剖面。如图4和5中所示,每一拉力立柱5的端部具有焊上的横板25、覆板22和固紧横构件17。横板25、覆板22和固紧横构件17提供用于锁紧拉力立柱的端部到横梁1和2的一种结构。在如此形成的拉力立柱5上,两块覆板22设置得使其固紧面。24a与向外凸出部分4的水平固紧面24b相接触。拉力螺栓15被用来,通过把焊到覆板22的横构件17和焊到凸出部分4的横构件18固紧在一起,而将横梁2和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至少有一层的压机用于制造粗纸板、纤维板或其它木质板和塑料板,该压机包括: 一下横梁和一上横梁,每一横梁具有四个受力角部位以与两根侧向拉力立柱相连接; 一下压机横构件和一上压机横构件,分别配置在下横梁和上横梁上; 若干加压和加热板安装在下和上压机横构件上; 液压千斤顶压力装置设置在下横梁中用以升起和降下安装在下压机横构件上的加压和加热板; 其中,设置在两根侧向拉力立柱各端上的第一和第二固紧面被第一和第二拉力螺栓联锁地连接到两横梁的四个受力角部位中的每一个上,以形成一整体固紧机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里德里希B费尔德特
申请(专利权)人:J迪芬巴赫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