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和压力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162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机和压力机系统,该压力机包括使一对热盘中的一个(223)在与另一个(213)以规定间距间隔开的状态固定的热盘间隔保持机构(270);按照覆盖热盘中朝工件侧的面而固定于至少一个上的金属板(282);填充于至少一个热盘和金属板的间隙部的传热介质;控制热盘温度的温度控制机构;在通过上述热盘间隔保持机构,按照规定间距保持上述一对热盘的间距时,调整上述传热介质的压力,对设置于上述一对热盘之间的工件(P)施加压力的传热介质压力调整机构(250)。由此,即使在采用大型的热盘的情况下,可以克服制品在厚度方向的精度降低等的问题,并且不延长成形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热压紧的方式对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板材进行成形的压力机。
技术介绍
在过去,为了制造比如塑料制的IC卡(集成电路卡),印刷电路板(PWB)等,采用对塑料制的工件进行成形的压力机。这样的压力机在两个热盘之间,夹设以树脂为主的工件,该两个热盘在对工件进行加热的同时,对其进行按压(热压紧步骤),由此,形成制品。在采用这样的压力机,对比如,成形厚度在100微米以下的印刷电路板的场合,如果未将热盘的平面度精度抑制在10微米以内,则产生作用于制品上的压力伴随热盘上的位置而不同的现象,降低印刷电路板的在厚度方向上的精度,并且伴随进行受压的位置,按压压力不足,产生不利情况的可能性。另外,近年,由于可通过一次的按压,制造多个成形件,故可采用具有大型热盘的压力机。由于热盘的面积越大,越难以确保热盘的平面度精度,故不易于制品的成形。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在过去,象JP特开平11-197895号文献所述的压力机那样,将即使在橡胶片等的表面粗糙度较小,一面有微小变形的情况下,仍几乎不对另一面的表面精度造成影响的材料作为缓冲材料,将其夹持于工件与热盘之间。但是,由于缓冲材料的热传导率比热盘的热传导率极低,故具有热盘的热量难于传递给工件,成形时间延长的问题。另外,在将橡胶片用作缓冲材料的场合,由于将成形温度限定到150℃,故在采用大型热盘,以较高精度对成形温度较高的材料进行成形时,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压力机和压力机系统,其中,即使在采用大型的热盘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制品的厚度方向上的精度降低,并且不延长成形时间的压力机和压力机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机包括一对热盘;热盘间隔保持机构,该热盘间隔保持机构使上述一对热盘中的一个与另一个以规定间距间隔开的状态固定;金属板,该金属板按照覆盖工件侧的面的方式,固定于至少一个热盘上;传热介质,该传热介质填充于上述至少一个热盘和金属板的间隙部中;温度控制机构,该温度控制机构控制上述热盘的温度;传热介质压力调整机构,该传热介质压力调整机构在通过上述热盘间隔保持机构,按照规定间距保持上述一对热盘的间距时,调整上述传热介质的压力,对设置于上述一对热盘之间的工件施加压紧力。于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机,通过传热介质压力调整机构,调整传热介质的压力,在安装于一个热盘上的金属板保持平面形状的状态,对准另一热盘,对其进行按压。在此场合,由于金属板的平面度精度仅仅依赖于其表面粗糙度,通过镜面加工等处理,将金属板的表面粗糙度抑制在较低程度,由此,可较高地保持对工件进行热压紧时的金属板的平面度精度。另外,也可在上述至少一个热盘上安装真空密封件,该真空密封件在对该工件进行按压时,对上述一对热盘的间隙进行密封,相对外部气,对该工件的周边的空间进行密封。另外,还可包括真空泵,该真空泵在对该工件进行按压时,减小该工件周边的空间的气压。如果象这样构成,需要在减压状态下进行按压的场合,由于减压的仅仅为一对热盘之间的空间,故可以较短时间内,将工件周围的压力减小到所需的气压。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机系统包括以规定温度对工件进行加热的第一压力机;第二压力机,该第二压力机对通过上述第一压力机加热的工件进行热压紧;带式传送器,该带式传送器将上述工件放置于金属制的带上,将其从第一压力机,传送到第二压力机上,该系统按照通过上述第一和第二压力机,连同带一起对该工件进行按压的方式构成。按照这样的压力机系统,由于连同金属制的带,对工件进行按压,故不需要将工件运送机构相对压力机隐退起来的机构,可更加缩短按压的时间。另外,由于将工件放置于热传导性较高的金属制的带上,故来自热盘的热量快速地通过带,转移到工件上。按照本专利技术,实现即使在采用大型的热盘的情况下,仍不用延长成形时间,不产生制品的厚度方向的精度降低等不利情况的压力机和压力机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间歇式压力机系统的侧视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压力机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以示意方式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油压元件和油缸部230的图;图4为沿水平方向将本专利技术的底部热盘部的底部热盘剖开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金属缓冲件280的垂直方向剖视图;图6为示意方式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按压控制器的结构的方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针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压力机的结构进行具体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间歇式压力机系统1的侧视图。该间歇式压力机系统1包括预热压力机100,加热压力机200,与冷却压力机300。由树脂、金属、半导体等形成的制品P(在本实施例中为IC卡)通过带传送器400而从图中左侧,向右侧传送,通过预热压力机100,加热压力机200,冷却压力机300依次施压,形成具有所需形状,物性的制品P。即,制品P的温度通过预热压力机100上升到规定温度,接着,通过加热压力机200进行加热压紧,接着通过冷却压力机300冷却到常温,按压通过使设置于固定盘的上方的活动盘与固定盘接触的方式进行。带传送器400包括设置于三台压力机100~300的上下游的一对滚轮401L、401R,以及跨接于该滚轮上的循环的钢带403。该滚轮401L通过马达409,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钢带403伴随该滚轮的旋转而驱动。象图1所示的那样,钢带403的顶端设置于各压力机100~300的活动盘部110、210、310与固定盘部120、220、320之间。另外,在带传送器400上,设置有使钢带403的顶端抬起和下降用的带上浮器405、407。该带上浮器405、407按照下述方式,改变钢带403的顶端的垂直方向的位置,该方式为钢带403取钢带403的顶端放置于固定盘部120、220、320上的可按压状态(图1中的实线部),钢带403的顶端相对固定盘部120、220、320稍稍上浮的可运送状态(图1中的虚线部)中的任何一种状态。象图1所示的那样,带上浮器405设置于预热压力机100的上游侧,另外,带上浮器407设置于冷却压力机300的下游侧。带上浮器405包括可围绕轴405S摆动的杆405L,与安装于杆405L的前端的滚轮405R。该滚轮405R从下方与钢带403的顶端接触。另外,滚轮405R伴随钢带403的驱动而自由地旋转,不妨碍钢带403的驱动。杆405L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驱动机构(气油缸,螺线管等)驱动,取滚轮405R的顶端基本与固定盘部120、220、320的顶面基本相等的位置的第一状态(图1中的实线部),与滚轮405R的顶端位于高于固定盘部120、220、320的顶面的位置的第二状态(图1中的虚线部)中的任何一种的状态。带上浮机构407也包括具有与带上浮机构405相同的功能的杆407L,407S和滚轮407R。即,在带上浮机构405和407取第一状态时,钢带403处于可按压状态,在带上浮机构405和407取第二状态时,钢带403处于可运送状态。在钢带403的顶端上,放置制品P。在将制品P在各压力机100~300的活动盘部110、210、310与固定盘部120、220、320之间的任何一者运送时,按照带上浮机构405和407处于第二状态的方式,驱动带上浮机构,使钢带403处于可运送状态。在该状态,驱动马达409,在所需的压力机的活动盘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机,其特征在于:该压力机包括,一对热盘;热盘间隔保持机构,该热盘间隔保持机构使上述一对热盘中的一个在与另一个以规定间距间隔开的状态固定;金属板,该金属板按照覆盖工件侧的面的方式,固定于至少一个热盘上; 传热介质,该传热介质填充于上述至少一个热盘和金属板的间隙部中;温度控制机构,该温度控制机构控制上述热盘的温度;传热介质压力调整机构,该传热介质压力调整机构在通过上述热盘间隔保持机构,按照规定间距保持上述一对热盘的间距时,调整 上述传热介质的压力,对设置于上述一对热盘之间的工件施加压紧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崎静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川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