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46659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压装置,其在热盘间热冲压被加工物后,在加压被加工物的状态下冷却热盘,冷冲压被加工物。该冲压装置具备:热介质循环路径,通过热盘内与热盘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循环于其中;使热介质在热介质循环路径内循环的泵;将热介质加热的加热机构;第一分支路径,其从热介质循环路径分支后再返回热介质循环路径;蓄热机构,其设置于第一分支路径内,与通过分支路径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二分支路径,其从热介质循环路径分支后再返回热介质循环路径;冷却机构,其设置于第二分支路径内,冷却通过分支路径的热介质;第一温度检测机构,其检测热介质循环路径内的热介质或热盘的温度;第二温度检测机构,其检测蓄热机构的温度;和循环路径控制机构,其根据由第一温度检测机构和第二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温度,控制热介质向第一分支路径和第二分支路径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热盘间将被加工物冲压成形的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将预浸板(pr印reg sheet)等的树脂材料与铜箔堆叠形成的被加工物在热盘间加 热和加压(热冲压)而形成印刷电路板等制品的冲压装置已得到广泛使用。使用此种冲压 装置将制品成形时,为了避免在热冲压后冷却制品时,制品因热应力而产生翘曲或歪曲等, 进行在热盘间冲压制品的状态下冷却的冷冲压。在日本特开2002-153999号(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等中提出有使用相同热盘进行 热冲压与冷冲压的装置。记载于日本特开2002-153999号的冲压装置是使热介质通过泵等 在通过热盘内的热介质循环流路中循环,并且通过加热器和冷却器控制热介质的温度,能 够进行热盘的加热与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在如上述使用相同热盘交替进行热冲压与冷冲压的冲压装置中,因为每进行一次 冲压成形,需要通过加热器供给将热盘从常温加热至成形温度用的热能,所以加热器的耗 电量高。换言之,因为热冲压时从加热器供给的热在冷冲压时被排出系统外,所以每一次使 制品成形时均产生大量的废热,热能的利用效率并不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实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能的利用效率高的冲压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冲压装置,其在热盘间加压被加工物的状态下使 该热盘的温度变化,连续进行热冲压与冷冲压。该冲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热介质循环 路径,其一部分是由形成于热盘内的流路构成,用于调整该热盘的温度的热介质循环于其 中;使热介质在热介质循环路径内循环的泵;将热介质加热的加热机构;第一分支路径,其 从热介质循环路径分支后再返回热介质循环路径;蓄热机构,其设置于第一分支路径内,与 通过分支路径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二分支路径,其从热介质循环路径分支后再返 回热介质循环路径;冷却机构,其设置于第二分支路径内,冷却通过分支路径的热介质;第 一温度检测机构,其检测热介质循环路径内的热介质或热盘的温度;第二温度检测机构,其 检测蓄热机构的温度;和循环路径控制机构,其根据由第一温度检测机构和第二温度检测 机构检测出的温度,控制热介质向第一分支路径和第二分支路径流动;循环路径控制机构 以如下方式控制热介质的流动在开始冷冲压时,使热介质流入第一分支路径,使蓄热机构 储存热,然后在开始热冲压时,利用热介质流入第一分支路径而储存于蓄热机构的热来加 热热介质。采用上述实施方式时,能够通过使热冲压步骤时供给至热盘的热的一部分在冷冲 压时蓄热于蓄热机构,进行热盘的冷却,在进行后面的被加工物的热冲压时,将蓄热于蓄热 机构的热送至热盘而将热盘加热。因而,一次的成形中的废热量与制品成形所需要的热量4相比减少了蓄热材料的蓄热量的量。另外,因为加热机构的发热量被抑制了蓄热材料的蓄 热量的量,所以能够实现加热机构的消耗能量小的冲压装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循环路径控制机构优选以如下方式控制热介质的流动为了 冷冲压而降低热介质的温度时,使热介质流入第一分支路径后,使热介质流入第二分支路 径。另外,循环路径控制机构优选如下方式控制热介质的流动在判断为热介质循环路径内 的热介质或热盘的温度与蓄热机构的温度形成接近于平衡状态的状态时,不使热介质流入 第一热介质分支路径。另外,循环路径控制机构优选以如下方式控制热介质的流动循环路 径控制机构为了热冲压而提高热介质的温度时,在使热介质流入第一分支路径时不使加热 机构动作,在未使热介质流入第一分支路径时使加热机构动作。另外,循环路径控制机构优 选以如下方式控制热介质的流动在进行热介质与蓄热机构之间的热的移动时,使在热介 质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全部热介质流入第一分支路径。如上述这样构成循环路径控制机构时,能够有效利用储存于蓄热机构的热能。上述实施方式的冲压装置优选在第一分支路径中还具备设置于蓄热机构的第一 流量调整阀,循环路径控制机构能够通过控制第一流量调整阀的开度,调整流入第一分支 路径的热介质的流量,对蓄热机构的温度进行控制。进而,循环路径控制机构以如下方式控 制第一流量调整阀的开度在热盘的温度被维持在成形温度期间,使热介质的一部分流入 上述第一分支路径。如上述这样构成循环路径控制机构时,从开始热冲压至热盘的温度达到成形温度 的时间变短,能够以短时间制造更多制品。上述实施方式的冲压装置也可以还具备从热盘的上游侧的热介质循环路径分支 而朝向冷却机构的第三分支路径;和设置于第三分支路径的第二流量调整阀。在该情况下, 循环路径控制机构通过控制第二流量调整阀的开度,调整绕过热盘而流向冷却机构的热介 质的流量。进而,循环路径控制机构在热冲压时,以使热盘的温度被维持在被加工物的成形 温度的方式控制第二流量调整阀的开度;在冷冲压时,以使热盘的温度被维持在常温的方 式控制第二流量调整阀的开度。如上述这样构成循环路径控制机构时,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将热盘保持在一定温度。另外,优选循环路径控制机构在热冲压时,在热介质循环路径内的热介质或热盘 的温度达到被加工物的成形温度之前,完全关闭第二流量调整阀;在冷冲压时,在热介质循 环路径内的热介质或热盘的温度达到常温之前,完全关闭流量调整阀。如上述这样构成循环路径控制机构时,能够使热盘的温度急速变化,快速达到成 形温度或常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机构是内置于热盘的加热器。在该情况下,因为加热机构容纳于热盘内,所以无须另行确保加热机构的设置空 间,而实现小型且简单结构的冲压装置。在本专利技术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加热机构是在热盘外部能够加热热介质的加热器。在该情况下,所使用的加热器的种类、尺寸等的限制被缓和,加热器的选择范围扩 大,能够选择更适于性能、成本的加热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蓄热机构也可以具有由包括铜、铝、铁中的至少一个的材料所形成的蓄热板。 蓄热机构采用这样的简单结构的显热型热交换器时,能够廉价实现热特性良好的 蓄热机构。另外,在该情况下,蓄热板优选被隔热材料覆盖。以隔热材料抑制储存于蓄热板 的热的发散,能量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蓄热机构的概略结构图。图2B图是图2A的1-1,线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基本例中的处理流程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基本例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压处理中的热盘 和蓄热机构的温度变化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基本例中的蓄热路径Rs的附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基本例中的循环路径Ro的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基本例中的冷却路径Rc的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一中的循环路径Ro的附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一中的处理流程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一和变形例二的冲压处理中的热盘和 蓄热机构的温度变化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二中的循环路径Ro的附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二中的处理流程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处理流程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蓄热路径Rs’的附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循环路径Ro’的附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冷却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装置,其在热盘间加压被加工物的状态下使该热盘的温度变化,连续进行热冲压与冷冲压,其特征在于,具备:热介质循环路径,其一部分是由形成于所述热盘内的流路构成,用于调整该热盘的温度的热介质循环于其中;使热介质在所述热介质循环路径内循环的泵;将所述热介质加热的加热机构;第一分支路径,其从所述热介质循环路径分支后再返回该热介质循环路径;蓄热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支路径内,与通过该分支路径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二分支路径,其从所述热介质循环路径分支后再返回该热介质循环路径;冷却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支路径内,冷却通过该分支路径的热介质;第一温度检测机构,其检测所述热介质循环路径内的热介质或所述热盘的温度;第二温度检测机构,其检测所述蓄热机构的温度;和循环路径控制机构,其根据由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机构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温度,控制热介质向所述第一分支路径和所述第二分支路径流动;所述循环路径控制机构以如下方式控制该热介质的流动:在开始所述冷冲压时,使所述热介质流入所述第一分支路径,使所述蓄热机构储存热,然后在开始热冲压时,利用该热介质流入该第一分支路径而储存于该蓄热机构的热来加热该热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田雅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川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