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的运转控制方法及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的技术

技术编号:100160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控制第2冲压机(3)的主电机(61)的转速而使第1冲压机(2)的冲压角度与第2冲压机(3)的冲压角度一定。另外,在从第1冲压机(2)运出工件时,根据第1冲压机(2)的冲压角度来控制工件运送装置(10)。在向第2冲压机(3)运入工件时,根据第2冲压机(3)的冲压角度来控制工件运送装置(10)。并且,在运送工件时,根据来自控制工件运送装置的运送装置控制部(31)的信号来控制工件运送装置(10)。这样提高冲压成形的生产效率,并降低维修成本及维修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的运转控制方法及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具备对工件成形加工的冲压装置和在两个冲压装置间运出、运送、运入工件的工件运送装置,排列配置多个冲压装置,同时在相互邻接的冲压装置间配置运送装置。还涉及一种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的工件运送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有效地对1个工件进行拉深、弯曲、开孔、修边等多种成形的冲压方式,例如已知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在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上设有配置呈一列的多个冲压装置(以下,叫作“冲压机”),工件从上游侧冲压机被运送到下游侧冲压机,在各冲压机顺次被冲压成形。工件的运送有介由人工的情形和介由工件运送装置的情形等。各冲压机上分别设有主电机,介由驱动机构将主电机的旋转动作置换成滑块的升降动作(往复动作)。各主电机的控制分别独立进行,因此,各冲压滑块的升降动作独立进行。以下,关于冲压及工件运送装置分别说明。图11是驱动机构的模式图,在此,以其一例表示曲柄式冲压机的驱动机构。在主电机51的旋转轴上设有电机带轮52,电机带轮52和飞轮54介由带53连结。飞轮54和离合器55的第1卡合构件相连结,离合器55的第2卡合构件上连结着驱动轴56。再有,驱动轴上设有制动器57。驱动轴56的局部与主齿轮58啮合,主齿轮58被固定在曲轴59的局部。在曲轴59的曲柄部分经由连杆45吊设着滑块16。根据该驱动机构,由主电机51旋转飞轮54,飞轮54的旋转能量介由离合器55及主齿轮58传递给曲轴59。并且,曲轴59被旋转,其旋转动作置换成滑块16的升降动作。另外,通过分别转换曲轴55的卡合与释放及制动器57的释放及制动,从而,转换滑块16的动作及停止。还有,在驱动机构上有时还设置组合多级齿轮的变速机构。各冲压机上的滑块升降动作如下控制。若滑块16到达上止点位置,则通过离合器55的释放和制动器57的制动,滑块16在上止点停止。若从冲压机的加工工位运出成形后的工件,再向冲压机的加工工位运入成形前的工件,则通过离合器55的卡合和制动器57的释放,滑块16从上止点下降。若滑块16通过下止点到达上止点,则通过离合器55的释放和制动器57的制动,滑块16再次在上止点停止。如此,各冲压机重复进行离合器55的卡合与释放及制动器57的释放与制动,断续运转。根据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能够根据用途设定冲压机的组合和顺序等。另外,不需要由生产线上的部分冲压机进行的冲压成形时能够停止那个冲压机,或者将那个冲压机使用于其它的工件冲压成形。因此,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能够适用于各种冲压成形方式,称得上自由度高。相对于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而言,作为具有配置一列的多个加工工位的方式,有连续自动冲压机。连续自动冲压机,在一个滑块上具有多个加工工位,以一个主电机进行升降各滑块的动作。因此,各冲压机的滑块升降动作同步。从而,生产效率高,不过冲压加工的方式一定,因而自由度低。作为相互邻接的冲压机间的工件运送方法,已知机器人方式或装卸机方式。在此,所谓机器人方式,是在邻接的冲压机间设置多关节型的运送机器人,利用该运送机器人从前工序的冲压机运出工件,同时将该工件运入下一个工序的冲压机。与此相对,所谓装卸机方式,是在冲压主体的上游侧侧面与下游侧侧面分别设置联杆结构的装载机及卸载机,同时在上游侧的卸载机与下游侧的装载机之间设置梭式台车,分别由装载机及卸载机方式进行工件相对于冲压机主体的运出及运入,由梭式台车进行向下一工序的工件运送。不过,这些现有方式中,必须跟随着上游侧及下游侧的各冲压机的各自的断续动作而运送工件,而且必须在工件运送时不发生与金属模具等的干扰,因而,存在的问题点在于不能使工件的运送速度高速化,生产速度的提高有限。再有,采用机器人方式时,在示教运送轨迹方面存在的问题点是其示教困难且需要长时间,采用装卸机方式时,必须在邻接的冲压机间设置梭式台车,因而存在的问题点是装置规模大而需要大的设置空间。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点,本申请人在前申请专利技术中已经提出一种能够短时间、容易地进行工件运送轨迹的示教,并且能够使工件运送速度高速化的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的工件运送方法及工件运送装置(特愿2001-400849号)。该前申请专利技术的工件运送装置,具有以下构成设有与工件运送方向平行且自由上下活动的提升梁,同时设有沿该提升梁的纵向自由移动的运载工具及副运载工具,在左右一对副运载工具间设有具有工件保持装置的横梁。提高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的生产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各冲压机连续运转,再使工件运送装置跟随冲压机运转。不过,进行这种运转时存在如下障碍。例如,假定使多个冲压机的各滑块同时以相同速度从上止点下降、进行冲压成形。此时,如果各冲压机进行1个行程的动作并返回到上止点的定时相同,则不存在问题,而实际上,其定时存在偏差。这是因为各冲压机的延迟(slow down)不同,从而冲压动作的周期不同。所谓延迟,是指飞轮的转速暂时降低的现象,是由冲压成形的负载等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根据各种要素、例如冲压成形所需要的能量和主电机容量和飞轮大小等决定延迟,而这些要素在各冲压机间不同,因此,各冲压机的延迟不同。图12是表示滑块位置随时间经过的图,表示连续运转邻接的冲压机时的各冲压机的滑块位置。如图12的波形A、B所示,即使对邻接的冲压机间的滑块动作设定规定相位差T1,开始运转,也由于上述的延迟的影响,随着运转相位差逐渐变化,例如成为波形A、B′的形式。最初时相位差的变化量小,因此能够连续地进行从上游侧冲压机运出工件与向下游侧运入工件。可是,经过一定时间,相位差的变化量增大。若该变化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则从上游侧冲压机运出工件与向下游侧运入工件不均衡,结果不得不中途停止生产线。存在这样的障碍,在现有的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中,为了安全且可靠地进行工件的运入和运出而只好进行断续运转。因此,无法指望生产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还有,在断续运转中必须进行离合器的卡合、释放和由制动器进行的制动。离合器的卡合、释放和由制动器进行的制动伴随着很大的噪音,而且会导到设置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上的端面的磨损。若端面的磨损厉害,则端面的寿命缩短,必须进行端面的更换作业。从而,维修成本提高。而且,前申请专利技术(特愿2001-400849号公报)中,只是关于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的用以谋求工件运送速度高速化的工件运送装置的硬件构成提出了方案,因此,关于用以在独立运转的2台冲压机间进行中间运送时跟随各冲压机有效地运送工件的控制技术,还有研究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这些实际状况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冲压成形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维修成本及维修频率的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的运转控制方法及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的工件运送装置。为此,第1专利技术是一种排列配置多个冲压装置并在邻接的上游侧冲压装置和下游侧冲压装置间配置工件运送装置的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与上述上游侧冲压装置的动作相对应的信号来控制上述下游侧冲压装置的动作;在上述上游侧冲压装置附近的工件运出区间,根据与上述上游侧冲压装置的动作相对应的信号来控制上述工件运送装置的动作,在上述下游侧冲压装置附近的工件运入区间,根据与上述下游侧冲压装置的动作相对应的信号来控制上述工件运送装置的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的运转控制方法,该串行式连续冲压生产线排列配置多个冲压装置并在邻接的上游侧冲压装置和下游侧冲压装置之间配置工件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与上述上游侧冲压装置的动作相对应的信号来控制上述下游侧冲压装置的动作;   在上述上游侧冲压装置附近的工件运出区间,根据与上述上游侧冲压装置的动作相对应的信号来控制上述工件运送装置的动作,在上述下游侧冲压装置附近的工件运入区间,根据与上述下游侧冲压装置的动作相对应的信号来控制上述工件运送装置的动作,在上述上游 侧冲压装置和上述下游侧冲压装置之间的工件运送区间,根据上述工件运送装置独自的信号来控制上述工件运送装置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山幸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