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20)包括安装在支承结构(24、26)上使其沿着第一加工方向(Z)朝着和离开固定工具承载结构(88)平移的可动单元(28);以及用于控制可动单元(28)在第一方向(Z)上的运动的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用于控制驱动轴(62)转动的第一马达单元(60)以及用于将轴(62)的转动运动转换成可动单元(28)的平移运动的凸轮构件(76)和辊子构件(78)。(*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片材金属部件的机器以及用这种机器的驱动系统。更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对例如车辆主体面板的片材金属面板折边而连接的折边机。
技术介绍
附图的图1A-1C示意表示分别对一对片材金属面板1和2(即外面板和内面板)折边的操作。两个面板1、2首先布置(图1A)成各自平边缘部分3和4在通常按照将要加工的工件适当成形的床所形成的工件承载结构(未示出)上相互接触。外面板1的平边缘部分3具有相对于部分3和4的平面(图1A)以给定角度(通常为90度)开始折弯的边缘3a,并且用来进一步折弯和压在平边缘部分4上,由此将后者贴靠下面的部分3夹紧。折边操作通常包括公知为“预先折边”的第一阶段,其中通过最好垂直于所述平面(图1B)施加第一力F1,将边缘3a相对于边缘部分3和4的平面折弯成给定角度(通常为45度),以及随后阶段或者“最终折边”,其中边缘3a进一步折弯,直到其接触平边缘部分4,并且接着同样最好垂直于部分3和4的平面(图1C),通过施加第二力F2压靠后者。为了简化,此后假设将要折边的面板的两个平边缘部分3和4布置在水平平面内,并且因此折弯力所施加的方向是垂直的。术语“水平”和“垂直”因此在随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理解为平行于将要折边的面板的边缘部分所在平面以及垂直于所述平面。所述的折边操作通常采用与图2示意所示的类型相同的类型的工具承载单元10来进行。工具承载单元10安装在折边机(未示出)上,使其可垂直运动,以便进行预先折边和最终折边操作,以及朝着或离开加工区域大致水平操作,以便使得工件装载或卸载。单元10承载具有相对于垂直方向以预先折边角度(通常为45度)倾斜的加工表面11a的第一预先折边工具11以及具有相对于垂直方向以最终折边角度(通常为90度)倾斜的加工表面12a的第二最终折边工具12。按照独立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折边机从欧洲专利申请EP0924005中公知。按照此公知的解决方法,工具承载单元的垂直运动通过由电马达控制的螺旋机构来驱动,由此朝着和离开加工区域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的倾斜运动)通过由气动缸控制的杠杆驱动。使用用于驱动折边机的垂直运动(加工运动)的螺旋机构首先具有高成本的缺陷,这是由于制造螺旋所需的高精度以及确保机器正确操作所需的电子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此外,由于螺旋机构磨损而造成的游隙,机器的精度以及加工工件的质量可趋于随着时间而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片材金属部件、特别是用于进行折边操作的机器,来克服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该机器具有简单的结构、成本低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而可靠地操作。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限定的特征的机器实现这些和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利的特征限定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另一独立权利要求15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片材金属部件、特别是用于进行折边操作的机器的驱动系统。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机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结构更简单;尺寸更紧凑;制造和加工成本更低;部件数量更少;可靠性更高;维护操作不频繁并更容易进行;以及可以施加更大的加工力,并且可以加工更大的长度。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特征和优点从参考附图通过非限定性实例给出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得以明白,附图中图1A是表示布置成通过典型的两阶段进行折边操作而相互连接的一对片材金属面板的侧视截面图;图1B是表示在45度预先折边阶段之后的图1A的两个面板的侧视截面图;图1C是表示最终折边阶段结束时图1A的两个面板的侧视截面图;图2是表示适用于进行图1B和1C所示折边操作的工具承载单元的侧视截面图;图3是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折边机的来自于上方和来自于后侧的透视图;图4是表示图3的折边机的来自于上方和来自于前侧的透视图,其中没有工具承载单元;图5是图3的折边机的前视立视图;图6是图3的折边机的侧视截面图;图7是表示图3的折边机的固定底座的来自于上方的透视图;图8是表示用来控制机器朝着和离开工件纵向水平运动的图3的折边机的曲柄机构的截面的透视图;图9是表示图3的折边机的主体和可动单元在组装状态下的来自于上方的透视图;图10是表示用于控制图3的折边机的可动单元的垂直运动的主体和轴以及凸轮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图3的折边机的凸轮轮廓的平面图;图12A-12K是示意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折边机的加工循环的局部侧视图;以及图13-17表示在图12A-12K所示的加工循环的各自特征点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折边机的凸轮的角度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考图1-10,总体以20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折边机包括固定底座22,用来固定在地面或安装在平行于其中通过折边连接的片材金属面板的边缘部分所在平面的适当支承平面上(未示出);可动底座24,安装在固定底座22上,以便平行于后者并朝着或离开加工区域(双箭头X)运动,此后表示为纵向方向;主体26,固定在可动底座24上并具有大致的入口式结构;可动单元28,安装在主体26上,以便垂直运动(双箭头Z),即垂直于两个底座22、24的平面;以及与参考图2描述的类型相同的工具承载单元10,固定在可动单元28上。为了引导可动底座24沿着方向X的平移运动,底座设置一对纵向导轨30(其中之一可部分在图6的截面图中看到),导轨布置成在由安装在固定底座22(图7)的两对滑动组件32设置的各自引导表面32a滑动。可动底座24的平移运动经由曲柄机构36(图8)通过齿轮接合的电马达单元34驱动,该曲柄机构将转动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参考图7和8,曲柄机构36包括在其顶部连接到齿轮接合的马达单元34上以便通过后者转动的垂直输入轴38。轴38通过支承主体40上的套筒46可转动支承,支承主体通过螺钉44在其凸缘装部分42内固定在可动底座24上。轴38在其底部处形成用作曲柄的圆柱形延伸48,曲柄相对于轴的转动轴线偏心放置,并且其上转动安装有辊子50。辊子50和相关的延伸部48一起向下延伸到设置在可动底座24(图9)的通孔52内,并在垂直于纵向方向X取向并通过固定在固定底座22上的各自引导构件54提供的一对垂直表面54a之间引导。以此方式,在齿轮接合的马达单元34驱动轴38转动时,辊子50沿着固定底座的引导表面54a滚动,同时由于可动底座24的反作用,和轴38一起快速平移,沿着纵向引导件30、32相对于固定底座22纵向运动。可动底座24的纵向运动方向通过适当控制轴38转动方向来明显设定。为了沿着方向Z引导可动单元28的平移运动,该单元设置布置成在通过安装在主体26上的两对滑动组件58(可以在图6的截面图中部分看到)提供的各自引导表面上滑动的一对垂直导轨56(图9),其方式与结合可动底座24描述的方式类似。可动单元28的垂直平移运动通过构造成转动驱动轴62的齿轮接合的电马达单元60驱动。齿轮接合的马达单元60通过相对于加工区域位于相对侧上的螺钉64紧固在可动单元28上。纵向延伸的轴62支承成在安装在可动单元28的通孔68内的支承主体66内转动。轴62形成具有外偏心形状表面并且从支承主体66朝着加工区域伸出的端部70(图6)。环形构件72固定在偏心部分70上,环形构件72的轮廓平行于部分70的外部偏心表面的轮廓延伸。作为选择,可以设置与轴62同轴的圆柱形端部70和环形偏心形状构件72。凸轮76同样通过螺钉74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工片材金属部件(1、2)的机器(20),特别是用于将第一片材金属面板(1)的折叠边缘(3a)贴靠第二片材金属面板(2)的边缘部分(4)折弯的折边机,该机器包括:工具承载单元(10、11、12);支承结构(24、26 );可动单元(28),安装在支承结构(24、26)上,并且承载工具承载单元(10、11、12),可动单元(28)能够沿着第一方向(Z)或加工方向平移,并且能够朝着和离开将要加工的部件(1、2)在第二方向(X)上运动;以及用于 控制可动单元(28)在第一方向(Z)上的运动的第一驱动系统,所述第一系统包括用于控制驱动轴(62)转动的第一马达单元(60)以及用于将轴(62)的转动运动转换成可动单元(28)的平移运动的机构;该机器的特征在于运动转换机构包括其运动 通过驱动轴(62)控制的凸轮构件(76)以及布置成与凸轮构件(76)的轮廓(76a)协作的第一接合表面(78),凸轮构件(76)安装在可动单元(28)或支承结构(24、26)上,并且第一接合表面(78)分别通过支承结构(24、26)或可动单元(28)提供,使得可动单元(28)沿着第一方向(Z)的运动通过凸轮构件(76)的转动来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帕莱托,
申请(专利权)人:OLCI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