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部件设计辅助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5610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模具部件设计辅助方法及系统,将供给模具本体和模附属部件等的专业厂商的标准部件数据内置在本模具设计辅助系统(13)中,作为具有基于专业厂商的加工标准(尺寸、材质、加工方法等)的各种属性的形状符号。模具厂商的设计者根据制品设计数据(S1)进行模壳-模核设计(S2),在设计的各阶段启动本系统(13),从CAD中间文件(12)供给设计数据,在本系统的显示画面上,选择可使用的模具本体(S4~S5),接着选择模部件,依次订购在构成模具本体的钢板上开孔的加工(S6)。专业厂商侧也在本系统(14)的使用中实现估价、接受订货处理、自动生成加工信息、多阶段订货的早期安排、早期加工准备(S21~24)。(*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添加包括模具本体(base)、模组的模具部件的选择、追加2次加工时的加工规格的标准化系统,还涉及能够容易订购包括2次加工的模具部件,并且能够缩短模具交货日期的设计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近年的电子设备的急速发展和多样化,急需缩短开发期限,要求提高塑料模制件用的模具制作的精度和缩短设计时间。作为有效缩短模具制作期限的手段,是对模具中的各部件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专业厂商在市场上销售的标准模具本体,对于缩短塑料模制件的开发期限来说,利用标准模具本体的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模具本体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将多块钢板连接,按照多个区段(block)构成,该区段通过导向部件导向,实现滑动,而这一点将在后面进行具体描述。对于构成该模具本体的钢板,追加加工包括各种孔的加工,以及称为“模具部件”的多个附属部件安装用的孔的加工。多数情况下,将该模具部件组装到模具本体中。一般,也称为“模具厂商”的模具制造业者(下面称为“用户”)进行与模制件的形状直接有关的模腔与模芯的加工,进行通用的模具本体的组装、调整,完成模具。一般地,为了有效地进行模腔和模芯的加工,用户拥有的机械多数为以放电加工,线材切割,精密钻孔等为主体的特殊机械,从业人员的计时工资也较高。模具本体、模具部件通常向模具本体,模具部件的专业厂商购买。这些模具本体、模具部件,根据所模制的制品的形状与数量、浇口形式(横浇口形状)等,来确定模具本体的形式、模具本体采用的模板等的板类的板厚等,主要与制品的平面形状、配置相关联来确定脱膜销等的模具部件的形式、数量、坐标位置等。作为用户,还委托上述制品形状,对模具本体,进行包括对每个模具分别进行不同的孔加工、模板的镶槽等的补充加工,如果在将附属的模具部件安装于模具本体上的状态下,从专业厂商交付制品,则可专门进行作为本行业的模腔、模芯的制作。最好将完成的模腔、模芯组装到补充加工结束、并且模具部件安装好的模具本体上,进行调整、研磨,完成模具。多数情况下,模具本体和通用的模具部件等的补充加工是通过使用通用机进行普通的开孔、内外的圆筒磨削、平面切削、磨削等来完成的,多数情况下,就用户的计时工资来说,成本合算是不利的。另外,在交付模具本体、模具部件后,由用户进行补充加工,在模具的制造日程方面也是不利的。因此,这些模具本体、模具部件的补充加工在专业厂商方面进行,将进行了补充加工和模具部件安装的模具本体交给用户,成本性能优良,制造日程也是有利的。这里,对模具本体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将该模具本体视为构成铸模的模腔(空洞部)和模芯(实芯部)的保持件,在固定侧(区段),形成模腔,在活动侧(区段),安装模芯。如果将模具本体闭合,使固定侧与活动侧的两个分型面接触,则由模腔和模芯形成的空间构成模制件的铸模部,向这里注射熔融的树脂。在温度下降、树脂固化后,则打开模具本体,使固定侧与活动侧分离,取出固化的树脂,由此获得模制件。模具本体的结构象前述的那样构成,即,将各种多块的钢制的平板重合,通过螺栓将它们连接,构成固定侧和活动侧以及其它的多个区段,使安装于各区段上的导向用的部件滑动,对其进行导向,即使在活动侧相对固定侧移动的情况下,两个区段的相互平面位置仍不出现偏差。因此,模具本体在统称为“板”的钢板组中,由导向销等的圆柱状的柱类、导向衬套等的圆筒形的轴承类、以及螺栓等的零件构成。此外,下述的模具部件作为附属部件而装配于模具本体中,该模具部件具有脱膜销(空心轴)、定位环、浇口衬瓦、支承销、顶紧螺栓等的各种用途。模具本体由统称为“板”的平整的钢板以及统称为“零件”的附属模具部件构成。对上述等的板类必须进行装配上述零件类用的孔的加工。另外,从模具本体的功能方面来说,冷却用等的油孔、水孔、加热孔、模具悬吊用的吊环螺栓的安装螺纹孔等也是必需的。它们要求在构成模具本体的板类上,进行各种圆孔的加工。还有用于模腔的镶槽的预钻孔的模芯等安装的圆孔以外的异形孔,或(带底的)窝穴的加工要求,但是它们包括在广意的孔的加工中。于是,从供给模具本体和模具部件的专业厂商侧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的主体,成为进行模具本体、模具部件的供给,以及形成该模具本体的板类的孔的加工。即,可考虑将服务大致分为板、零件、(在板中加工的)孔这3类。再有,在本说明书中,将作为组装件的模具本体、构成模具本体的钢板,(导向柱、导向衬套等的)导向部件,附属于模具本体而安装的模具部件统称为“模具部件”。另外,还具有下述场合,在该情况下,对模具部件(零件)进行调整,比如销类的全长的持久嵌入,安装孔位置变更等局部的补充加工。本申请人作为模具部件的专业厂商,销售独自标准化的模具本体,通过长年满足塑料模制件制造厂商的需要的业绩,本申请人具有大体为本行业标准的业绩。另外,在塑料用模具的标准模具部件中,各板类、导向销、回程销、导向销衬套、定位环、间隔件等均按照JIS定制,使用方便性更加良好。对于由专业厂商在市场上销售的标准模具本体,如果缩短从塑料模制件用的模具的设计,到模具成形的期限,为了容易进行作为用户的模具制造业者的模具设计,则通过对JIS(日本工业规格)规格以外的模具本体、模零件和补充加工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模具本体、零件、补充加工进行规格化处理(制品名称和加工的符号化),制作产品目录规格,以及通过用户指示将记载于该目录规格书中的标准模具本体等的制品名称符号作为主体的制品规格,可实现订购标准模具本体。该目录规格书,比如在本申请人的情况下,大致分为(标准)模具本体、模零件(模具部件)、以及补充加工这3个部分。标准模具本体的页分为2板类型、3板类型、盒模类型、以及主体压铸模,2板类型分为高刚性类型、已有类型、大型类型等。下面对2板类型中的高刚性类型的规格进行说明,并且对标准模具本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2表示2板类型中的高刚性类型的标准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由固定侧安装板T、固定侧模板A、脱模板S、活动侧模板B、垫模板U、间隔件C、上脱模(ejector)板E、下脱模板F、活动侧安装板L的叠层结构等构成,它们由导向衬套GBA、GBB、导向销GPA、复位销RPN、用于将各部件之间以螺纹方式紧固的各种尺寸的紧固螺栓构成。除了模具模制的制品的形状以外,用户首先选择板类型、以及高刚性类型、或已有类型。选择2板类型中的高刚性类型,按照在下面订购时的制品名称符号的并排顺序,对制品规格的指示方法进行说明。选择2板类型,接着,选择脱模板S,垫模板U的有无(比如,如果具有垫模板U,没有脱模板S,则为SA),然后选择标称尺寸(模板A,B的纵横向的幅度,比如,纵横尺寸为150mm,为1515)。之后,如果具有固定侧模板A、活动侧模板B、以及间隔件C的厚度、安装板T、L的幅度、垫模板U的厚度(比如,A=30mm,B=30mm,C=60mm,T=200mm,U=30mm。)、脱模板的规格、以及选择规格等进行补充加工,则接着按照后面描述的方式进行。如果给出一个实例,则如下所述。形成“MDC SA 1515 30 30 60SVBN”,在N后,对选择规格和补充加工的指示等进行说明。另外,在模零件的情况下,针对脱模销(空心轴)、斜导销、横浇口锁销、定位环、开模控制零件、主间隔件、弹簧、隔热板等的每种部件,指定其直径、长度、材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部件设计辅助方法,其采用具有对形状符号进行控制的加工标准信息控制程序的加工标准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入单元、以及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形状符号包括作为字符串的下述部分:基本形状类型,由长方体、圆柱、圆锥台、球、半球这5种图 元形状的1种或多种的组合集合体,以及借助在1个平面上形成的闭合线形状的旋转扫描或平移扫描形成的扫描形状来描述,表示模具部件的板-零件-孔的形状;形状符号用属性类型,该形状符号用属性类型由下述属性信息构成,该属性信息包括:表示规定上述基本 形状类型的3维空间的设置位置-方向的尺寸、该尺寸的上下限的尺寸公差、设置位置、设置角度的属性信息;表示描述上述基本形状类型的用途或与上述模具部件的对应情况的类型、以及板、零件、孔的类型的主要元件属性的属性信息;描述上述基本形状类型中包括的棱的形状、精度、表面形状、表面状态、加工方法的属性信息;以及描述上述形状符号所对应的模具部件的材质-热处理的属性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昌平
申请(专利权)人:双叶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