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田桂一郎专利>正文

异形剖面形状线材加工用镦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43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锻模与锻锤的夹持件固定在镦锻机壳体上,使滚柱回转,因此,其效果是不会将回转力传递给被加工线材,在保持静态状态下沿着锻模的孔形进行成型。另外,能将锻模与锻锤保持安装在夹持件内的状态下进行更换,因此更换操作极其简单,能提高开动率。再有,使滚柱架的夹持件与飞轮兼用,因此可使整体小型化,同时完全可以消除另外设置飞轮时回转轴的扭曲。(*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剖面形状线材加工用镦锻机的制作方法此专利技术涉及异形剖面形状线材加工用镦锻机,其目的是在台式镦锻机上加工线材时,为了使锻模在定位置加工线材(线材不回转)。以往在镦锻机上,锻模是回转的,因此,线材也必然要进行回转。另外,以往锻锤与锻模是沿着放射方向滑动自如地嵌入镦锻机壳体内的导向构件间,上述导向构件是借助壳体盖保持在定位置。再有,在小型台式镦锻机上,还有将电动机轴与锻锤、滚柱的回转构件直接连结的装置(特公昭51—31232号公报)。上述以往的镦锻机存在的问题是,锻锤与锻模的导向构件进行回转,以加工线材,因此,线材心然要进行回转,难以正确地成形异形剖面形状的线材。并且,以往被加工线材的插入孔与上述导向构件(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件)不是一体的,因此,存在的问题是,被加工材料的剖面形状为圆形(圆线)以外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正确的剖面形状。还有,在小型的镦锻机上,将电动机轴与导向构件直接连结,将回转力给予锻锤与锻模,由于其质量,能起飞轮的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当将导向构件固定时,不另外设置飞轮就难以保持回转力的均一性。然而此专利技术是利用飞轮将回转力传递给滚柱,同时将锻锤与锻模安装在同一个夹持件内,并且将夹持件固定于镦锻机壳体内,因此,能定位置加工被加工线材,在正确地成形导形剖面线的外形上获得成功。此专利技术是将飞轮直接连结在电动机轴上,利用飞轮使滚柱进行自转与公转。另外,锻模是借助夹持件保持在定位置,不将回转力传递给线材,能进行定位置加工。就是说,此专利技术是导形剖面形状线材加工用镦锻机,其特征在于利用与电动机轴直接连结的回转构件使滚柱回转,借助该滚柱通过锻锤对锻模进行加压,借此对所定剖面形状的线材进行加工,在这样的镦锻机上,从一侧将内外成放射状地保持上述锻模与锻锤的夹持件的一侧嵌入上述滚柱的内侧,将另一侧装卸自如地固定在镦锻机壳体上。再有,另一专利技术是异形剖面形状线材加工用镦锻机,其特征在于通过滚柱架将滚柱嵌入并架设在与电动机轴直接连结的飞轮的内孔中,借助该滚柱通过锻锤对锻模进行加压,借此对所定剖面形状的线材进行加工,在这样的镦锻机上,从一侧将内外成放射状地保持上述锻模与锻锤的夹持件的一侧嵌入上述滚柱的内侧,将另一侧装卸自如地固定在镦锻机壳体上。其次,关于各部,在镦锻机壳体的下部,连结有台上设置用的基座,在上部固定有把手构件,关于夹持件,在其一侧设置与锻模壳体固定用的凸缘,在另一侧设置有筒状部并在其侧壁上等间隔地穿通设置导向槽,用以嵌入并支承锻模与锻锤,在上述筒状部端面上固定有盖。上述的镦锻机的壳体大体上是密闭的,因此由其一部的孔(未予图示)压入油雾时,镦锻机的各移动与接触部(滚柱、锻锤、锻模等)即在油雾的气体介质中进行动作,加工时即使有发热等,也会被适宜地冷却,同时油雾成为有效的润滑剂,能保护各部,连续长时间进行运转。并且,由于电动机是直接连结,利用电压控制等,容易进行滚柱的回转控制,锻模与锻锤可以通过夹持件的更换,适时地变换成任意的尺寸形状。因此磨损或损坏时的更换不用说,对于应予加工的线材的剖面形状或尺寸的变化也能容易适应。还有,根据锻模的形状与电动机轴有无中心孔等,对于长大的线材加工或短线材加工的任一种都能适应,同时对于台式来说,镦锻机的设置位置的移动等也能容易进行。此专利技术由于利用飞轮来保持滚柱,能使整体小型化,同时消除了由于另外设置飞轮引起的回转轴的扭曲。另外,由于将锻模与锻锤的夹持件作成一体而且可以更换,能在镦锻机之外成套(准备成套的)并且简单地更换来使用。附图的简单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将此专利技术的实施列的一部剖切得到的正面图;图2是此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部纵剖放大侧面图;图3是从此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夹持件的盖板侧看夹持件得到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从此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夹持件的凸缘侧看到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将此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滚柱架中的滚柱取下后得到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将此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部剖切得到的正面图。实施例1将镦锻机壳体2的下壁2a固定在基座1上,使电动机3的安装板4接触在镦锻机壳体2的侧壁2b上,使电动机3的轴5成水平方向地进行架设固定。将飞轮6的轮毂7固定在上述轴5的前端,将筒状的滚柱架10嵌插在飞轮6的筒状部8的内孔9内,将滚柱12分别回转自如地嵌插在设置于该滚柱架10的侧壁上的等间隔的弧状槽11内。在此实施例中,是将弧状槽11设置成8个,但是并不局限于此数,通常可使用4个—16个,对于通常大小的台式最好是4个—8个。壳体盖13固定在上述镦锻机壳体2的前面(图1中右侧面)上,在壳体盖13的中央部设置嵌入夹持件14的通孔15。在上述夹持件14的一侧设置凸缘16,在其另一侧设置筒状部17,在该筒状部17的侧壁上等间隔地穿通设置导向槽20,用以依次嵌入并支持锻模18与锻锤19。导向槽的数量没有限定,在实施例中为4个。导向槽20的数量通常比上述弧状槽11的数量少,为2个—8个,最好是4个—6个。总之,许多情形是避免与其他组的锻模同时进行加压为宜。图中21是筒状部的盖,22是硬质衬垫,27是把手部,28是盖的固定螺栓,29是飞轮的固定螺栓。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动机3始动时,由于轴5的回转,飞轮6向图2中箭头23的方向回转时,则滚柱12也一面向箭头24的方向进行自转,一面向箭头23的方向进行公转。滚柱12在到达锻锤19的外壁时,一面将锻锤19向箭头25的方向进行加压一面进行转动。就是说,锻锤的19的后壁19a如图2那样,剖面成弧状地鼓出,因此,使锻锤19向箭头25的方向进行加压,其量为其鼓出量,受锻锤19推压的锻模18也向同一方向移动,使被加工线材26按照锻模18的孔形进行加压成形。在这一情况下,锻模18是在定位置对线材进行加压,因此,线制品根据锻模的孔形制成正确的剖面形状。例如使用于两轮车的转速表等方面的回转力传递条,在绞合软线的先端有配合突起,但是由于此绞合软线自由地进行回转,在加工时如果受到回转外力作用时,突起的位置会错位,有可能得不到能与计量仪器等正确配合的剖面形状,利用此专利技术时,能消除上述那样的问题,按正确的形状进行大量生产。实施例2图6所示的实施例是能将实施例1中的锻模18由夹持件14的凸缘16侧取出的结构形式。就是说,在夹持件14的凸缘16侧的内侧,设置大于能插入锻模18的孔30,同时在孔30内装入顶压锻模用的环状体31,利用孔用弹性挡圈32支承该环状体31,将孔用弹性挡圈卡在夹持件14的阶梯部33处。不过此构造只是一例,因此可以采用以往众所周知的防止环状体等退出的机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卸下孔用弹性挡圈32,取出环状体31时,将锻模18向图6中箭头34的方向拉出,借此即可在使夹持件14保持固定的状态下只将锻模18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形剖面形状线材加工用镦锻机,利用与电动机轴直接连结的回转构件滚柱回转,借助该滚柱通过锻锤对锻模进行加压,借此对所定剖面形状的线材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从一侧将内外成放射状地保持上述锻模与锻锤的夹持件的一侧嵌入上述滚柱的内侧,将另一侧装卸自如地固定在镦锻机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4-5-25 110957/941.一种异形剖面形状线材加工用镦锻机,利用与电动机轴直接连结的回转构件滚柱回转,借助该滚柱通过锻锤对锻模进行加压,借此对所定剖面形状的线材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从一侧将内外成放射状地保持上述锻模与锻锤的夹持件的一侧嵌入上述滚柱的内侧,将另一侧装卸自如地固定在镦锻机壳体上。2.一种异形剖面形状线材加工用镦锻机,通过滚柱架将滚柱嵌入并架设在与电动机轴直接连结的飞轮的内孔中,借助该滚柱通过锻锤对锻模进行加压,借此对所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桂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吉田桂一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