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校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86309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校直机,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工作台、龙门移动式框架、下压头、纵向输送辊道、旋转辊道、辅助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移动式框架、下压头、纵向输送辊道、旋转辊道沿工作台长度方向布置在工作台上,所述辅助液压系统布置在工作台的一端,纵向输送辊道、旋转辊道通过管道与辅助液压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校直效率高、校直效果良好的钢管校直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管校直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钢管行业中,需要对生产出来的钢管或受损弯曲的钢管进行校直,目前常用的钢管校直机自动化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确定钢管弯曲定点的钢管托举、转动和将定点对准上压头的钢管运动是分别进行的,效率较低。若果采用人工敲打进行校直,则校正效果差,且功效低。专利申请号为ZL01237025. 8的文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钢管调直机,该调直机是在机架上固定安装两互相平行的支架,将校直辊通过横轴安装在支架上,校直辊的圆周上带有半圆形的凹槽,校直辊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但是该装置不能实现在校直过程中钢管的旋转和升降,降低了校直效果和校直效率。专利申请号为ZL200620078004. 2的文件公开了一种钢管校直机,该校直机包括机架、左、右校直模具、设置在机架上的动力机构,在左、右矫直模具相对的表面上各开有弧形槽,两个弧形槽的圆弧为一圆的组成部分,左、右矫直模具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可相对移动。该校直机对受损钢管的弯曲部分进行校直,校直效果良好,但是校直效率低。随着我国钢管行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效率较高的新型压力校直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使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钢管校直效率低、校直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效率较高、校直效果良好的校直设备。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管校直机,包括工作台、龙门移动式框架、下压头、纵向输送辊道、旋转辊道、辅助液压系统、电控系统,所述龙门移动式框架、下压头、纵向输送辊道、旋转辊道沿工作台长度方向布置在工作台上,所述辅助液压系统布置在工作台的一端,纵向输送辊道、旋转辊道通过管道与辅助液压系统连接。所述龙门移动式框架上设置有活动横梁,活动横梁通过电机控制升降,活动横梁与液压系统连接,主压头固定连接在液压系统下方。所述的纵向输送辊道数量至少有4组。所述的旋转辊道数量至少有2组。一般辊子的数目越多,校直后制品精度越高,为保证钢管的校直效果,辊子的数量不应少于一定数目。所述下压头数量至少有2个。下压头置于工作台的内轨道上,沿内导轨运动,每个下丫头上安装一个驱动电机,电机轴上的下丫头驱动齿轮与内侧齿条啮合。钢管校直过程3中,下压头主要对钢管主要起到支撑作用。所述主压头下表面、下压头上表面为近半圆形凹面,主压头、下压头可配合形成圆形空腔。主压头和下压头表面设计成半圆形凹面主要是为了使受损钢管与主压头和下压头更好地接触,最终配合其他零部件实现良好的校直效果。有益效果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钢管在校直过程中旋转、举升、定点对准上压头的钢管运动形式,节省了校直时间;(2)提高大大提高了钢管的校直效率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钢管校直机的主视图。图2是钢管校直机的左视图。图中1下压头;2工作台;3龙门移动式框架;4旋转辊道;5纵向输送辊道;6辅助液压系统;7动横梁;8主压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一种钢管校直机,包括工作台2、龙门移动式框架3、下压头1、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辅助液压系统6、电控系统,所述龙门移动式框架3、下压头1、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沿工作台2长度方向布置在工作台2上,所述工作台2上有内、外两副导轨,两副导轨相互平行;一根内侧齿条固定在内导轨侧、二根外侧齿条固定在工作台2两外侧面上,各齿条方向与导轨平行;所述龙门移动式框架3下端设置有两个分离的底梁,二个底梁分别置于工作台2两侧的外导轨上,沿外导轨运动,每个底梁上安装一个龙门式移动框架驱动电机,电机轴上的龙门式移动框架驱动齿轮分别与工作台2外侧的二根外侧齿条啮合。所述辅助液压系统6布置在工作台2的一端,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通过管道与辅助液压系统6连接,通过辅助液压系统6控制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的升降。每一组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上安装有电机,通过电路连接实现辊道的正常运转。所述的纵向输送辊道5数量有4组或4组以上。所述的旋转辊道4数量至少有2 组或2组以上。所述下压头9数量有2个或2个以上。如图2,所述龙门移动式框架3上设置有活动横梁7,活动横梁7通过电机控制升降,活动横梁7与液压系统连接,主压头8固定连接在液压系统下方。所述主压头8下表面、下压头1上表面为近半圆形凹面,主压头8、下压头1可配合形成圆形空腔。实施例1一种钢管校直机,包括工作台2、龙门移动式框架3、下压头1、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辅助液压系统6、电控系统,所述龙门移动式框架3、下压头1、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沿工作台2长度方向布置在工作台2上,所述工作台2上有内、外两副导轨,两副导轨相互平行;一根内侧齿条固定在内导轨侧、二根外侧齿条固定在工作台2两外侧面上,各齿条方向与导轨平行;所述龙门移动式框架3下端设置有两个分离的底梁,二个底梁分别置于工作台2两侧的外导轨上,沿外导轨运动,每个底梁上安装一个龙门式移动框架驱动电机,电机轴上的龙门式移动框架驱动齿轮分别与工作台2外侧的二根外侧齿条啮合。所述辅助液压系统6布置在工作台2的一端,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通过管道与辅助液压系统6连接,通过辅助液压系统6控制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的升降。每一组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上安装有电机,通过电路连接实现辊道的正常运转。所述的纵向输送辊道5数量有4组。所述的旋转辊道4数量有2组。所述下压头 1数量有2个。所述龙门移动式框架3上设置有活动横梁7,活动横梁7通过电机控制升降,活动横梁7与液压系统连接,主压头8固定连接在液压系统下方。所述主压头8下表面、下压头1上表面为近半圆形凹面,主压头8、下压头1可配合形成圆形空腔。实施例2一种钢管校直机,包括工作台2、龙门移动式框架3、下压头1、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辅助液压系统6、电控系统,所述龙门移动式框架3、下压头1、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沿工作台2长度方向布置在工作台2上,所述工作台2上有内、外两副导轨,两副导轨相互平行;一根内侧齿条固定在内导轨侧、二根外侧齿条固定在工作台2两外侧面上,各齿条方向与导轨平行;所述龙门移动式框架3下端设置有两个分离的底梁,二个底梁分别置于工作台2两侧的外导轨上,沿外导轨运动,每个底梁上安装一个龙门式移动框架驱动电机,电机轴上的龙门式移动框架驱动齿轮分别与工作台2外侧的二根外侧齿条啮合。所述辅助液压系统6布置在工作台2的一端,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通过管道与辅助液压系统6连接,通过辅助液压系统6控制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的升降。每一组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上安装有电机,通过电路连接实现辊道的正常运转。所述的纵向输送辊道5数量有5组。所述的旋转辊道4数量有3组。所述下压头 1数量有3个。所述龙门移动式框架3上设置有活动横梁7,活动横梁7通过电机控制升降,活动横梁7与液压系统连接,主压头8固定连接在液压系统下方。所述主压头8下表面、下压头1上表面为近半圆形凹面,主压头8、下压头1可配合形成圆形空腔。在使用本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副液压系统6控制,降低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道4的高度至低于下压头1处,将钢管安放在下压头1上,然后通过控制副液压系统6升起纵向输送辊道5、旋转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业春夏尧林戴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瑞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