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轴芯搓槽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980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精密轴芯搓槽模具,包括定模、定模侧面的动模以及贯穿定模与动模的稳定杆,所述定模的一侧嵌合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模芯腔,所述稳定杆的侧面嵌合有第二模具,第二模具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模芯腔,所述第一模芯腔与第二模芯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通过密封组件密封,密封组件包括嵌合环与密封圈;第一模具的外侧表面增设有嵌合环,第二模具的外侧表面增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侧表面开设有嵌合槽,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连接的过程中嵌合环会与密封圈贴合,同时嵌合环能够嵌合进嵌合槽的内部,有效的提升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密封性,模具加工的过程中有效的避免飞边,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Precision Shaft Core Rubbing Groove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密轴芯搓槽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更为具体地涉及精密轴芯搓槽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但是,目前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缺陷,目前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动模和定模的接触面不够紧密,磨具内部的物料在高压作用下会产生飞边,造成生产的零部件不合格,再就是目前的压铸件脱模时采用脱模针将其顶出进行脱模,脱模针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形变,造成脱模效果不理想,针对目前的模具使用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模具的结构进行改进并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精密轴芯搓槽模具,有效的提升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密封性,模具加工的过程中有效的避免飞边,提升产品的合格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精密轴芯搓槽模具,包括定模、定模侧面的动模以及贯穿定模与动模的稳定杆,所述定模的一侧嵌合有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模芯腔,所述稳定杆的侧面嵌合有第二模具,第二模具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模芯腔,所述第一模芯腔与第二模芯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通过密封组件密封,密封组件包括嵌合环与密封圈,所述嵌合环一体成型在第一模具的外缘处,所述密封圈一体成型在第二模具的外缘处。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密封组件还包括嵌合槽,嵌合槽开设在密封圈的外侧表面,嵌合槽与嵌合环相吻合。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模与动模的外侧表面对称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定模与动模侧面并与第一模芯腔、第二模芯腔的内部连通,所述气缸输出轴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顶板,所述顶板与第一模芯腔以及第二模芯腔的内壁接触。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模的上方设有物料管道,物料管道的一端贯穿定模的表面并与第一模芯腔连通。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均为棱柱体构件。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嵌合环与密封圈为四边型构件。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模与动模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模芯腔的内壁均匀设有轴芯搓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第一模具的外侧表面增设有嵌合环,第二模具的外侧表面增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侧表面开设有嵌合槽,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连接的过程中嵌合环会与密封圈贴合,同时嵌合环能够嵌合进嵌合槽的内部,有效的提升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密封性,模具加工的过程中有效的避免飞边,提升产品的合格率。(2)定模与动模的外侧表面增设有气缸,气缸在动作的过程中能够使得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内部的轴芯快速的退出,减少定模或动模内部卡模的概率,减少设备的故障率。(3)嵌合环与密封圈侧面同样有凸出结构,工作人员在更换第一模具或者第二模具时可以使用夹爪夹住凸出结构即可对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进行更换,工作人员在更换第二模具与第一模具时不需要使用夹爪对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内壁进行夹持,整个过程避免了对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内壁造成刮伤,提升产品的表面光滑度,提升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2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沿图2中C-C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模;2、稳定杆;3、物料管道;4、气缸;5、动模;6、第一模具;7、第一模芯腔;8、第二模具;9、第二模芯腔;10、顶板;11、嵌合环;12、密封圈;13、嵌合槽;14、轴芯搓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技术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精密轴芯搓槽模具,包括定模1、定模1侧面的动模5以及贯穿定模1与动模5的稳定杆2,定模1的一侧嵌合有第一模具6,第一模具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模芯腔7,稳定杆2的侧面嵌合有第二模具8,第二模具8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模芯腔9,第一模芯腔7与第二模芯腔9相连通,第一模具6与第二模具8之间通过密封组件密封,密封组件包括嵌合环11与密封圈12,嵌合环11一体成型在第一模具6的外缘处,密封圈12一体成型在第二模具8的外缘处,本实施方案中,嵌合环11与密封圈12能够有效的提升第一模具6与第二模具8的紧密度,减少压铸时轴芯的飞边几率。具体的,密封组件还包括嵌合槽13,嵌合槽13开设在密封圈12的外侧表面,嵌合槽13与嵌合环11相吻合,本实施例中嵌合槽13能够提升嵌合环11与密封圈12的连接紧密度。具体的,定模1与动模5的外侧表面对称设有气缸4,气缸4的输出端贯穿定模1与动模5侧面并与第一模芯腔7、第二模芯腔9的内部连通,气缸4输出轴的顶端一体成型有顶板10,顶板10与第一模芯腔7以及第二模芯腔9的内壁接触,本实施例中顶板10在运动的过程中将轴芯从第一模芯腔7、第二模芯腔9的内部顶出,避免模具卡料。具体的,定模1的上方设有物料管道3,物料管道3的一端贯穿定模1的表面并与第一模芯腔7连通,本实施例中物料管道3能够将物料输送进第一模芯腔7的内部。具体的,第一模具6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精密轴芯搓槽模具,包括定模(1)、定模(1)侧面的动模(5)以及贯穿定模(1)与动模(5)的稳定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的一侧嵌合有第一模具(6),所述第一模具(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模芯腔(7),所述稳定杆(2)的侧面嵌合有第二模具(8),第二模具(8)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模芯腔(9),所述第一模芯腔(7)与第二模芯腔(9)相连通,所述第一模具(6)与第二模具(8)之间通过密封组件密封,密封组件包括嵌合环(11)与密封圈(12),所述嵌合环(11)一体成型在第一模具(6)的外缘处,所述密封圈(12)一体成型在第二模具(8)的外缘处。

【技术特征摘要】
1.精密轴芯搓槽模具,包括定模(1)、定模(1)侧面的动模(5)以及贯穿定模(1)与动模(5)的稳定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的一侧嵌合有第一模具(6),所述第一模具(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模芯腔(7),所述稳定杆(2)的侧面嵌合有第二模具(8),第二模具(8)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模芯腔(9),所述第一模芯腔(7)与第二模芯腔(9)相连通,所述第一模具(6)与第二模具(8)之间通过密封组件密封,密封组件包括嵌合环(11)与密封圈(12),所述嵌合环(11)一体成型在第一模具(6)的外缘处,所述密封圈(12)一体成型在第二模具(8)的外缘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轴芯搓槽模具,其特征在于,密封组件还包括嵌合槽(13),嵌合槽(13)开设在密封圈(12)的外侧表面,嵌合槽(13)与嵌合环(11)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轴芯搓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与动模(5)的外侧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洪彬肖唐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浩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