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刹车空间在线自动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3175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车轮刹车空间在线自动检测设备,由下升降驱动系统、检测系统、同步夹紧驱动系统以及上驱动压紧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中不仅能够对车轮背腔的刹车空间进行检测,而且能够检测出刹车空间干涉量的具体数值;同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强大、工艺先进、通用性强、性能安全稳定的特点。

An On-line Automatic Detection Equipment for Wheel Brake Spa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n-line automatic detection device for wheel brake spac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down-and-down driving system, a detection system, a synchronous clamping driving system and an up-driving and press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detect the brake space of the wheel back cavity, but also detect the specific value of the brake space interference;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Strong function, advanced technology, versatility, safe and stabl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轮刹车空间在线自动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轮刹车空间在线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车轮在汽车底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用来承载车辆的全部载荷,而且为了节省空间,车轮的背腔必须安装刹车盘;在车轮的制造过程中,必须对车轮背腔的刹车空间进行检测,否则装入刹车盘后可能会与车轮产生干涉;传统的对于车轮背腔刹车空间的检测方式是人工手持刹车检板进行检测,不仅检测效率低,而且检测误差非常大,而且,检测不合格时无法得出偏差量;因此,需要一种在线式的自动检测设备对车轮的背腔刹车空间进行检测,同时能够检测出刹车空间干涉量的具体数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轮刹车空间在线自动检测设备,它在使用中不仅能够对车轮背腔的刹车空间进行检测,而且能够检测出刹车空间干涉量的具体数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轮刹车空间在线自动检测设备,由下导柱、下导套、带轮Ⅰ、下固定板、下升降板、轴Ⅰ、轴承座Ⅰ、活塞、轴Ⅱ、齿条Ⅰ、下导轨Ⅰ、齿轮Ⅰ、左立板、伺服电机Ⅰ、左横板、下导轨Ⅱ、伺服电机Ⅱ、轴承座Ⅲ、齿条Ⅱ、齿轮Ⅱ、轴Ⅲ、检测板、传感器、配重块、密封块、缸杆、涨块、齿条Ⅲ、左支架、立表、横表、右支架、滑动板、齿条Ⅳ、齿轮Ⅳ、下导轨Ⅲ、伺服电机Ⅲ、右横板、伺服电机Ⅳ、右立板、下导轨Ⅳ、齿轮Ⅲ、气缸Ⅰ、上固定板、齿条Ⅴ、上导轨、左滑板、左轴承座、左轴、V型滚轮、锥形压头、十字铰、轴Ⅳ、轴承座Ⅳ、上升降板、上导柱、上导套、带轮Ⅱ、伺服电机Ⅴ、同步带Ⅰ、带轮Ⅲ、气缸Ⅱ、齿轮Ⅴ、右轴、右轴承座、右滑板、伺服电机Ⅵ、伺服电机Ⅶ、同步带Ⅱ、带轮Ⅳ、气缸Ⅲ以及机架等所组成。下升降驱动系统包括:四个下导套固定在下固定板的下方;与下导套配合的四根下导柱固定在下升降板的下方;两个气缸Ⅲ固定在下固定板的下方,其输出端与下升降板的下方铰接;轴承座Ⅰ固定在下升降板的上方;轴Ⅰ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Ⅰ内部;轴Ⅰ的下方固定有带轮Ⅰ;伺服电机Ⅶ固定在下升降板的上方的右侧,其输出端固定有带轮Ⅳ;带轮Ⅰ和带轮Ⅳ通过同步带Ⅱ连接;检测系统包括:轴Ⅱ通过轴承安装在轴Ⅰ上端的孔内;活塞与轴Ⅱ上的孔配合;缸杆固定在活塞的上方;缸杆的上方呈锥形;密封块固定在轴Ⅱ的上端;密封块上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T型槽;若干个涨块与密封块上的T型槽配合;若干个涨块的中间形成一个圆锥面,与缸杆上方的锥形配合;活塞、轴Ⅱ和密封块、缸杆形成一个密闭的自制气缸;齿条Ⅰ固定在轴Ⅰ的左侧;左立板通过下导轨Ⅰ安装在轴Ⅰ的左侧;伺服电机Ⅰ固定在左立板的左侧,其顶端固定有齿轮Ⅰ;齿轮Ⅰ与齿条Ⅰ啮合;左横板固定在左立板的顶端;轴承座Ⅲ通过下导轨Ⅱ安装在左横板的顶端;齿条Ⅱ固定在轴承座Ⅲ的左侧;伺服电机Ⅱ固定在左横板的下方,其输出端固定有齿轮Ⅱ;齿轮Ⅱ与齿条Ⅱ啮合;轴Ⅲ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Ⅲ的内部;检测板固定在轴Ⅲ的左侧;传感器固定在轴承座Ⅲ的右侧;配重块固定在轴Ⅲ的右侧;右立板通过下导轨Ⅳ安装在轴Ⅰ上方的右侧;齿条Ⅲ也固定在轴Ⅰ的右侧;伺服电机Ⅳ固定在右立板的右侧,其输出端固定有齿轮Ⅲ;齿轮Ⅲ与齿条Ⅲ啮合;右横板固定在右立板的上方;滑动板通过下导轨Ⅲ安装在右横板的上方;左支架固定在滑动板上方的左侧;立表固定在左支架上;右支架固定在滑动板上方的右侧;横表固定在右支架上;齿条Ⅳ固定在滑动板的右侧;伺服电机Ⅲ固定在右横板下方,其输出端固定有齿轮Ⅳ;齿轮Ⅳ与齿条Ⅳ啮合。同步夹紧驱动系统包括:齿轮Ⅴ固定在上固定板的上方;左滑板通过上导轨安装在上固定板上方;两个左轴承座固定在左滑板的上方;两根左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左轴承座的内部;右滑板通过上导轨安装在上固定板上方;两个右轴承座固定在右滑板上方;两根右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右轴承座内部;两根左轴和两根右轴的上方都分别固定有V型滚轮;伺服电机Ⅵ固定在右滑板的下方,其输出端与其中的一根右轴的下方连接;气缸Ⅰ固定在上固定板上方,其输出端与左滑板相连;左滑板和右滑板的下方分别固定有齿条Ⅴ,且同时与齿轮Ⅴ啮合。上驱动压紧系统包括:四个上导套固定在机架的顶端;与上导套配合的四根上导柱固定在上升降板的上方;气缸Ⅱ也固定在机架的顶端,其输出端与上升降板的顶端铰接;伺服电机Ⅴ安装在上升降板的顶端,其输出端固定有带轮Ⅱ;轴承座Ⅳ固定在上升降板的下方;轴Ⅳ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Ⅳ内部;轴Ⅳ的顶端固定有带轮Ⅲ;带轮Ⅱ和带轮Ⅲ通过同步带Ⅰ连接;十字铰的顶端固定在轴Ⅳ的下方;锥形压头固定在十字铰的下方。实际使用时,气缸Ⅰ通过齿轮Ⅴ、齿条Ⅴ以及上导轨使四个V型滚轮将车轮同步夹紧;伺服电机Ⅵ使夹紧后的车轮旋转;气缸Ⅲ通过下导柱、下导套使轴Ⅰ和涨块等顶升,保证轴Ⅱ的上端面与车轮的法兰盘接触;活塞使缸杆向上运动,致使涨块将车轮中心孔涨紧;气缸Ⅰ通过齿轮Ⅴ、齿条Ⅴ以及上导轨使四个V型滚轮将车轮松开;气缸Ⅲ通过下导柱、下导套使车轮继续顶升;气缸Ⅱ通过上导柱、上导套使锥形压头将车轮冒口压紧,车轮被完全定位。伺服电机Ⅰ通过齿轮Ⅰ、齿条Ⅰ以及下导轨Ⅰ精确调整检测板的高度;伺服电机Ⅱ通过齿轮Ⅱ、齿条Ⅱ以及下导轨Ⅱ精确调整检测板的水平位置;伺服电机Ⅶ通过带轮Ⅰ、带轮Ⅳ以及同步带Ⅱ带动轴Ⅰ旋转,同时也带动检测板旋转,此时即可检测车轮背腔的刹车空间;当车轮背腔的刹车空间不合格时,检测板会与车轮背腔发生干涉,检测板会转动一定的角度,带动配重块的位置会发生变动,传感器会立即检测出干涉信号;如果传感器没有发生信号即刹车空间合格。当检测出刹车空间不合格后,伺服电机Ⅴ通过同步带Ⅰ使轴Ⅳ和锥形压头旋转,同时带动车轮旋转;伺服电机Ⅳ通过齿轮Ⅲ、齿条Ⅲ以及下导轨Ⅳ可精确调整横表和立表的高度;伺服电机Ⅲ通过齿轮Ⅳ、齿条Ⅳ以及下导轨Ⅲ可精确调整横表和立表的水平位置;横表和立表能够分别检测出车轮背腔圆周方向和轴向方向的跳动量,从而可以更直观的显示刹车空间干涉量的具体数值。本技术在使用中不仅能够对车轮背腔的刹车空间进行检测,而且能够检测出刹车空间干涉量的具体数值;同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强大、工艺先进、通用性强、性能安全稳定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车轮刹车空间在线自动检测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车轮刹车空间在线自动检测设备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车轮刹车空间在线自动检测设备检测系统的主视图。图中,1-下导柱、2-下导套、3-带轮Ⅰ、4-下固定板、5-下升降板、6-轴Ⅰ、7-轴承座Ⅰ、8-活塞、9-轴Ⅱ、10-齿条Ⅰ、11-下导轨Ⅰ、12-齿轮Ⅰ、13-左立板、14-伺服电机Ⅰ、15-左横板、16-下导轨Ⅱ、17-伺服电机Ⅱ、18-轴承座Ⅲ、19-齿条Ⅱ、20-齿轮Ⅱ、21-轴Ⅲ、22-检测板、23-传感器、24-配重块、25-密封块、26-缸杆、27-涨块、28-齿条Ⅲ、29-左支架、30-立表、31-横表、32-右支架、33-滑动板、34-齿条Ⅳ、35-齿轮Ⅳ、36-下导轨Ⅲ、37-伺服电机Ⅲ、38-右横板、39-伺服电机Ⅳ、40-右立板、41-下导轨Ⅳ、42-齿轮Ⅲ、43-气缸Ⅰ、44-上固定板、45-齿条Ⅴ、46-上导轨、47-左滑板、48-左轴承座、49-左轴、50-V型滚轮、51-锥形压头、52-十字铰、53-轴Ⅳ、54-轴承座Ⅳ、55-上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刹车空间在线自动检测设备,由下导柱(1)、下导套(2)、带轮Ⅰ(3)、下固定板(4)、下升降板(5)、轴Ⅰ(6)、轴承座Ⅰ(7)、活塞(8)、轴Ⅱ(9)、齿条Ⅰ(10)、下导轨Ⅰ(11)、齿轮Ⅰ(12)、左立板(13)、伺服电机Ⅰ(14)、左横板(15)、下导轨Ⅱ(16)、伺服电机Ⅱ(17)、轴承座Ⅲ(18)、齿条Ⅱ(19)、齿轮Ⅱ(20)、轴Ⅲ(21)、检测板(22)、传感器(23)、配重块(24)、密封块(25)、缸杆(26)、涨块(27)、齿条Ⅲ(28)、左支架(29)、立表(30)、横表(31)、右支架(32)、滑动板(33)、齿条Ⅳ(34)、齿轮Ⅳ(35)、下导轨Ⅲ(36)、伺服电机Ⅲ(37)、右横板(38)、伺服电机Ⅳ(39)、右立板(40)、下导轨Ⅳ(41)、齿轮Ⅲ(42)、气缸Ⅰ(43)、上固定板(44)、齿条Ⅴ(45)、上导轨(46)、左滑板(47)、左轴承座(48)、左轴(49)、V型滚轮(50)、锥形压头(51)、十字铰(52)、轴Ⅳ(53)、轴承座Ⅳ(54)、上升降板(55)、上导柱(56)、上导套(57)、带轮Ⅱ(58)、伺服电机Ⅴ(59)、同步带Ⅰ(60)、带轮Ⅲ(61)、气缸Ⅱ(62)、齿轮Ⅴ(63)、右轴(64)、右轴承座(65)、右滑板(66)、伺服电机Ⅵ(67)、伺服电机Ⅶ(68)、同步带Ⅱ(69)、带轮Ⅳ(70)、气缸Ⅲ(71)以及机架(72)组成,其特征在于:下升降驱动系统包括:四个下导套(2)固定在下固定板(4)的下方;与下导套(2)配合的四根下导柱(1)固定在下升降板(5)的下方;两个气缸Ⅲ(71)固定在下固定板(4)的下方,其输出端与下升降板(5)的下方铰接;轴承座Ⅰ(7)固定在下升降板(5)的上方;轴Ⅰ(6)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Ⅰ(7)内部;轴Ⅰ(6)的下方固定有带轮Ⅰ(3);伺服电机Ⅶ(68)固定在下升降板(5)的上方的右侧,其输出端固定有带轮Ⅳ(70);带轮Ⅰ(3)和带轮Ⅳ(70)通过同步带Ⅱ(69)连接;检测系统包括:轴Ⅱ(9)通过轴承安装在轴Ⅰ(6)上端的孔内;活塞(8)与轴Ⅱ(9)上的孔配合;缸杆(26)固定在活塞(8)的上方;缸杆(26)的上方呈锥形;密封块(25)固定在轴Ⅱ(9)的上端;密封块(25)上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T型槽;若干个涨块(27)与密封块(25)上的T型槽配合;若干个涨块(27)的中间形成一个圆锥面,与缸杆(26)上方的锥形配合;活塞(8)、轴Ⅱ(9)和密封块(25)、缸杆(26)形成一个密闭的自制气缸;齿条Ⅰ(10)固定在轴Ⅰ(6)的左侧;左立板(13)通过下导轨Ⅰ(11)安装在轴Ⅰ(6)的左侧;伺服电机Ⅰ(14)固定在左立板(13)的左侧,其顶端固定有齿轮Ⅰ(12);齿轮Ⅰ(12)与齿条Ⅰ(10)啮合;左横板(15)固定在左立板(13)的顶端;轴承座Ⅲ(18)通过下导轨Ⅱ(16)安装在左横板(15)的顶端;齿条Ⅱ(19)固定在轴承座Ⅲ(18)的左侧;伺服电机Ⅱ(17)固定在左横板(15)的下方,其输出端固定有齿轮Ⅱ(20);齿轮Ⅱ(20)与齿条Ⅱ(19)啮合;轴Ⅲ(21)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Ⅲ(18)的内部;检测板(22)固定在轴Ⅲ(21)的左侧;传感器(23)固定在轴承座Ⅲ(18)的右侧;配重块(24)固定在轴Ⅲ(21)的右侧;右立板(40)通过下导轨Ⅳ(41)安装在轴Ⅰ(6)上方的右侧;齿条Ⅲ(28)也固定在轴Ⅰ(6)的右侧;伺服电机Ⅳ(39)固定在右立板(40)的右侧,其输出端固定有齿轮Ⅲ(42);齿轮Ⅲ(42)与齿条Ⅲ(28)啮合;右横板(38)固定在右立板(40)的上方;滑动板(33)通过下导轨Ⅲ(36)安装在右横板(38)的上方;左支架(29)固定在滑动板(33)上方的左侧;立表(30)固定在左支架(29)上;右支架(32)固定在滑动板(33)上方的右侧;横表(31)固定在右支架(32)上;齿条Ⅳ(34)固定在滑动板(33)的右侧;伺服电机Ⅲ(37)固定在右横板(38)下方,其输出端固定有齿轮Ⅳ(35);齿轮Ⅳ(35)与齿条Ⅳ(34)啮合;同步夹紧驱动系统包括:齿轮Ⅴ(63)固定在上固定板(44)的上方;左滑板(47)通过上导轨(46)安装在上固定板(44)上方;两个左轴承座(48)固定在左滑板(47)的上方;两根左轴(49)通过轴承安装在左轴承座(48)的内部;右滑板(66)通过上导轨(46)安装在上固定板(44)上方;两个右轴承座(65)固定在右滑板(66)上方;两根右轴(64)通过轴承安装在右轴承座(65)内部;两根左轴(49)和两根右轴(64)的上方都分别固定有V型滚轮(50);伺服电机Ⅵ(67)固定在右滑板(66)的下方,其输出端与其中的一根右轴(64)的下方连接;气缸Ⅰ(43)固定在上固定板(44)上方,其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刹车空间在线自动检测设备,由下导柱(1)、下导套(2)、带轮Ⅰ(3)、下固定板(4)、下升降板(5)、轴Ⅰ(6)、轴承座Ⅰ(7)、活塞(8)、轴Ⅱ(9)、齿条Ⅰ(10)、下导轨Ⅰ(11)、齿轮Ⅰ(12)、左立板(13)、伺服电机Ⅰ(14)、左横板(15)、下导轨Ⅱ(16)、伺服电机Ⅱ(17)、轴承座Ⅲ(18)、齿条Ⅱ(19)、齿轮Ⅱ(20)、轴Ⅲ(21)、检测板(22)、传感器(23)、配重块(24)、密封块(25)、缸杆(26)、涨块(27)、齿条Ⅲ(28)、左支架(29)、立表(30)、横表(31)、右支架(32)、滑动板(33)、齿条Ⅳ(34)、齿轮Ⅳ(35)、下导轨Ⅲ(36)、伺服电机Ⅲ(37)、右横板(38)、伺服电机Ⅳ(39)、右立板(40)、下导轨Ⅳ(41)、齿轮Ⅲ(42)、气缸Ⅰ(43)、上固定板(44)、齿条Ⅴ(45)、上导轨(46)、左滑板(47)、左轴承座(48)、左轴(49)、V型滚轮(50)、锥形压头(51)、十字铰(52)、轴Ⅳ(53)、轴承座Ⅳ(54)、上升降板(55)、上导柱(56)、上导套(57)、带轮Ⅱ(58)、伺服电机Ⅴ(59)、同步带Ⅰ(60)、带轮Ⅲ(61)、气缸Ⅱ(62)、齿轮Ⅴ(63)、右轴(64)、右轴承座(65)、右滑板(66)、伺服电机Ⅵ(67)、伺服电机Ⅶ(68)、同步带Ⅱ(69)、带轮Ⅳ(70)、气缸Ⅲ(71)以及机架(72)组成,其特征在于:下升降驱动系统包括:四个下导套(2)固定在下固定板(4)的下方;与下导套(2)配合的四根下导柱(1)固定在下升降板(5)的下方;两个气缸Ⅲ(71)固定在下固定板(4)的下方,其输出端与下升降板(5)的下方铰接;轴承座Ⅰ(7)固定在下升降板(5)的上方;轴Ⅰ(6)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Ⅰ(7)内部;轴Ⅰ(6)的下方固定有带轮Ⅰ(3);伺服电机Ⅶ(68)固定在下升降板(5)的上方的右侧,其输出端固定有带轮Ⅳ(70);带轮Ⅰ(3)和带轮Ⅳ(70)通过同步带Ⅱ(69)连接;检测系统包括:轴Ⅱ(9)通过轴承安装在轴Ⅰ(6)上端的孔内;活塞(8)与轴Ⅱ(9)上的孔配合;缸杆(26)固定在活塞(8)的上方;缸杆(26)的上方呈锥形;密封块(25)固定在轴Ⅱ(9)的上端;密封块(25)上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T型槽;若干个涨块(27)与密封块(25)上的T型槽配合;若干个涨块(27)的中间形成一个圆锥面,与缸杆(26)上方的锥形配合;活塞(8)、轴Ⅱ(9)和密封块(25)、缸杆(26)形成一个密闭的自制气缸;齿条Ⅰ(10)固定在轴Ⅰ(6)的左侧;左立板(13)通过下导轨Ⅰ(11)安装在轴Ⅰ(6)的左侧;伺服电机Ⅰ(14)固定在左立板(13)的左侧,其顶端固定有齿轮Ⅰ(12);齿轮Ⅰ(12)与齿条Ⅰ(10)啮合;左横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博文刘鑫汉崔宝军郭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